盂兰盆节是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慎终追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
根据民间习俗,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盂兰盆会”,也称“中元节”(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尤以华南为十三或十四,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
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依照佛家的说法,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地称新亡人,死亡超过三年的称老亡人。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
关于盂兰盆节,佛教中还有这样一段传说。 一次,目连在七月间结夏安居打坐时,突然想起生身的母亲;因为母亲在世间时贪、嗔、痴的行为三项具足,对人、处事都有非常不好的举止,他非常担心,不知道母亲往生后到底会落在何处?目连急于想知道他的母亲生在何处,于是进入定中看到一处很恐怖的地方,原来那里就是地狱。在地狱中,目连看到被行刑的罪人,样样刑具都有,每一个都非常的可怜,真的非常苦啊!再走到饿鬼道的境界中,他看到的饿鬼模样都是:圆又大的肚子、细又长的脖子、干如柴枝般的手脚,每个都在哀嚎、饥饿难耐,那种境界令人惨不忍睹。当他看得十分不忍时,忽然发现自己的母亲就在不远处哀嚎。
只见目连的母亲此刻满面愁容、泪水涟涟,饥饿正煎熬着她,目犍连尊者看了内心非常痛苦。目连于是便问母亲受了哪些苦报?母亲说:“我非常饥饿,没有水、没有食物可吃,肚子里好像有火在烧,我急需要水,还有粮食!”目连在佛陀的弟子中号称神通第一,他立刻运用神通,变出一钵饭、一壶水,恭恭敬敬地送到母亲面前。他的母亲十分欢喜,尽管双手无力,也急急忙忙伸手来接,她忍着颤抖和痛楚,将食物拿到嘴边,想先喝口水再吃饭;可是饭与水才一到嘴边,她的口中就吐出一团大火,瞬息间水干了,饭也变成了焦炭。
目连看到了这种境界,非常痛心也觉得万分无奈,尽管他的神通广大,但是母亲的业障如此深重,让他无能为力,因此带着万分的失望从定中醒来。当他出定后,赶紧去请教佛陀,在佛陀面前恭恭敬敬、五体投地礼拜说:“佛陀!我心里很痛苦!到底我的母亲曾种下什么业?要用什么方法才能救她呢?”他泪涟涟地诉说。佛陀说:“众生的业力确实是自作自受啊!你的母亲生时造下了贪、嗔、痴的恶业,她贪图别人的劳力与财力而造业,除了贪业之外,且有憎恨心,不懂得赞叹他人,时时毁谤造业。她心中的嗔火十分旺盛,生前也不懂得尊重三宝、不肯修行,反而毁谤三宝,这样的痴业使她无法得救;自己造的业必须自己承受罪报,业如须弥山,任何人都对它无可奈何啊!”
目连听了佛陀的开示,心里觉得很无奈,但他仍请求佛陀给他力量,教他如何救度自己的母亲。他的一番孝心令佛陀感动,佛陀说:“要救你的母亲,光凭你的神通是不够的,因为你的母亲业障太重,必须靠许多有修行且已证果的僧众,将清净的福业累积在一起,用心力一起回向来帮助她。”目连听闻便问到:“我要去哪里找这么多有清净福业的人呢?”佛陀说:“这倒不难!从四月结夏安居到七月期间,许多清净的比丘专心致力于去除烦恼、增长智慧,在这段期间已探讨了真理、透彻了妙法,这些僧众就具有最清净的福德;如果能请这些人同心合力为你的母亲祝福,那么她就可以得救了。”
目连听了,内心非常欢喜,他就向每位僧伽、比丘一一顶礼请求。佛陀又告诉他:“你应该为你的母亲造福,在七月十五日当天,也就是解夏那一天举行供僧与大家结善缘,以这分清净心加上欢喜心,共同为她祝福,这就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唯有这股力量才能转她的业。”
于是目连在七月十五日那天准备了很丰盛的素斋,并且在每一位比丘面前准备了一盆清水,并亲自奉上让比丘们净手——因为印度人用手抓饭团吃。他用最虔诚的心来供养,这一场供养非常的殊胜庄严。之后,大家的心力凝聚在一起,同心为他母亲祝福,因为每个人平时勤于修行,福德具足,这股福慧、欢喜凝聚的加持力量确实非常大。
目连在当天晚上初夜时分,于定中看见一位很庄严的天人从远处飘飘然而来,向他顶礼,仔细一看,原来是他的母亲。她向目连答谢说:“蒙受你的力量和孝心以及众多尊者的慈悲愿力,更承受佛陀的慈心加持,我已超越饿鬼的境界,现在要生天道了。”目连见到此一境界,非常高兴,出定后赶快去向佛陀礼谢,也向所有的比丘顶礼。
目连孝心殷切,又承受着众人的慈悲、智慧及清净福业的帮助,所以他的母亲得救了,目连非常的感恩。因此,故事就这样被流传下来,从此大家认为要为亡者祈福,必须在“结夏安居”结束的七月来供僧,这也是孝心及感恩心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