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不忘祖辈坟,中元不忘祖辈名。
中元节,中国传统节日,民间俗称“七月半儿”,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称谓。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并相沿迄今。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元节民间俗信行为中,最为突出的是烧纸。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
而宋代从江西九江德安县人口分家的“义门陈”在“七月半儿”则是烧包袱祭祖,将纸钱叠成诸如现代的“红包”,现分布在湖北郧西的“果石庄”后裔,一直如此。
烧包袱的“讲究”很多。
第一步:打“火纸”。纸是山竹制作的“火纸”,在包包袱前要用铜钱“打纸”,即在纸上印出钱痕,铜钱之间不能相连,否则祖辈收钱后拆不开,若上午“打纸”就放桌子上打,下午就放地面打。现在市场上很多将钱印在了火纸上,就无须打纸了。
打纸第二步:叠包袱。五张一叠或三张一叠,按火纸幅面大小对四折或三折,钱面叠到里面。纸钱不要叠完,预留一小部分待烧包袱时烧给无家可归的亡者。
叠包袱叠包袱第三步:包包袱。将叠好的火纸用白纸或皮纸包裹起来,五张一叠的一个包袱包三叠,三张一叠的一个包袱包五叠,就是一个包袱有15张火纸。
包包袱包包袱包包袱第四步:写包袱。一般写四代祖辈,玄曾祖考(妣)、曾祖考(妣)、祖考(妣)、先考(妣)。从左至右竖排四行内容,第一行:节日化财,表示中元节给祖辈烧钱;第二行:故先考x公xx大人名下收用。男为“考”、“公”、“大人”。女为“妣”、“母”、“孺人”,对女也可尊称为“大人”。第三行:“上奉”,即敬上、奉上。第四行:落款,即中元之期孝子(孙)XX俱袱。包袱背面接口处要写“封”字,两头也要封闭严实。
写包袱第五步:烧包袱:烧包袱得提前烧,不能等到“十五”那天烧。祖传有“君三民四鬼十五”之说,祖辈有朝廷为君的十三晚上烧,平民百姓则是十四晚上烧,十五就是孤坟野鬼出来捡拾钱财的时间。“义门陈”是十三晚上烧。烧包袱时,要准备6个或3个祭菜(也有准备一大桌的)、3个酒杯、香或鞭炮,先弄一些可以引燃的柴草,然后将写好的包袱按名次放在柴草上面,将柴草点燃。把香燃烧,三鞠躬后插在包袱堆旁,酒杯先后樽3遍酒,最后一遍将酒杯樽满。烧时别造动包袱,以免纸钱混合或破碎,祖辈领钱时发生纠纷或使用不了。
包袱正烧时,将预留的纸张,在包袱堆两侧移步焚烧,目的是给无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祖先的钱了。
待包袱全部烧为灰烬后,还需要叫三声,请祖辈领钱收用,然后叩头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