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榕光
中元节,俗称“七月半”,是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
英都民间有句俗语,可以证明这个中元节在人们心目中是多么重要:
出门的人,清明无回家无墓,七月半无回家无祖,年兜无回家无某。
闽南人认为,一年有3次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即:清明节扫墓,七月半(中元节)祭祖,“年兜”(除夕夜)这一天更是祭拜祖先的重要节日,出门的人更应该回家,说“无回家无某(老婆)”当然是一种“戏说”,过年不回家,祖先不要,难道老婆也不要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可见,中元节是个很重要的节日。这个节日的形成,不但历史悠久,而且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道教的神仙系统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各有一个节日。天官的诞辰日是正月十五,这一天叫“上元节”,功能是“赐福”;地官的诞辰日是七月十五,这一天叫“中元节”,功能是“赦罪”;水官的诞辰日则在十月十五日,这一天叫“下元节”,功能是“解厄”。
道教认为,农历七月十五是地官诞辰日,在这一天祈求地官为逝去的亲人亡灵赦罪最有效。“阴曹地府”将会在这一天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亡灵都可回家团圆。因此,这个“七月半”节也就被俗称为“鬼节”。
佛教则将七月十五称为“盂兰盆节”。这个说法来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为救堕落为饿鬼的母亲,虔心求教于佛祖,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为其讲说盂兰盆经,并教他在七月十五日以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其母,目连的母亲终于得救。为了纪念目连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盂兰盆节”也是作为“鬼节”来举行宗教活动的。
中元节的形成,应该追溯到先秦,那时是将中元节作为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来进行的。农历七月已有若干农作物成熟登场,民间按例祀祖,用新米等祭供祖先,向祖先报告丰收,叫做“祭祖先”“荐时食”。现在我们做“七月半”给祖先的供品,有用夏收新米蒸的“粿”“糖粿”“菜粿”、芋头等(安溪农村“七月半”供品还有“芋包”“芋粿”),这些都是古代“七月半”向祖先“荐时食”的风俗遗存,也就是所谓的“春祀秋尝”。七月已进入秋天的季节,先秦时代,“秋尝”的日期并不固定,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一般是立秋后的第一个月圆的“望日”,这是秋气新来的阴盛之时。至汉,定于七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祭供祖先之后,将供品摆在河边,请僧道在河边超度,祭祀那些无主的“孤魂野鬼”,我国江淮一带将这一民俗行动称为“斋孤”。
由此可见,中元节可以说是道教、佛教和世俗的融合。经过演变,从向祖先荐新祭供演变成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这是个追念祖先的节日,它的意义,远远胜于西方的“万圣节”。佛教和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佛教强调孝道,道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度”。
闽南,特别是泉州一带则将“普度”一节做得特别隆重,将“七月半”与“普度”分开做。七月十五日做中元节,中午在厅头供家先,傍晚则在门外祭孤魂,俗称“门口外”。另设一日为“普度”日,以古时的铺、境、社、里等区域划分或自然村定日举行。祭祀的对象包括因历代各种战争、自然灾害、瘟疫恶性传染病而致死亡的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这可以说是中华大地规模最大的祭祀活动,故泉州人又将“普度”称为“普祀”。历史上因“倭患”侵扰、满清的“留发不留头”民族征服性镇压及各个朝代更迭的战争牺牲者,各种风、火、水、旱自然灾害及流行瘟疫的无辜死难者,统统都是“普祀”的对象。由于“普祀”渗透着丰富复杂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人文关怀等文化元素,因此这一民俗历久不衰。
▲闽南“普度”的壮观场面我认为,我们不应把“七月半”“普度”简单地斥为“迷信活动”或“陋习”。只要我们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和精神内涵,回归本真,就可以把这一孝道文化和普世人文关怀的节日发扬光大。人们通过这个节日,怀念祖先,祭供祖先,追念先人生存不易,创业维艰,从而躬行孝道,践行人道。至于某些地方借“普度”过节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甚至酗酒斗殴,把庄重的节日变成为愚昧的闹剧,与“普祀”的本义背道而驰,应该坚决禁绝。
有两句有关“七月半”的俗语,很有意思,记之于文后:
七月半鸭仔,不知死气。(意为“七月半”节快到了,而那些鸭子还不知死日之将至。可能是以前做七月半宰鸭作供品较多,故有此说)
无惊七月半鬼,尽惊七月半水。(农历七月是台风多发季节,经常闹洪灾。所以过去一说起“七月半水”是很吓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