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元节
农历辛丑年七月十五周日
中元节,一般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
部分地区是七月十四
金风送爽赴盂兰,香烛冥钱遍岸滩。
袅袅青烟天接地,人间老少盼平安。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节日
也是民间怀念先人的日子
这一天,民间普遍进行
祭祀祖先、荐时食等活动
这一天,我们与祖先对话
感念终生难忘的哺育之恩
重温血浓于水的凝重情感
也勾起了我们对已逝先辈的追思……
思念之情千秋索,祈祷逝者长眠阙
《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孤漠狼烟中,诗人独自伫立。
抬头望着夜空,不觉发出感慨:明月万古不变,边关也依旧还在。
只是那离家万里戍守边关的将士们,却迟迟没有归来。
物是人非的景色中,只留下无尽唏嘘。
倘若那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又怎会让匈奴的铁骑践踏华夏河山?
著名诗人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途中有感,作下此诗。
彼时正值盛唐,边关捷报频传。
诗词也多是歌颂繁华美景,一片欣欣向荣之态。
但诗人却用独特的视角,点出将士们的不易:
离家万里,无亲人可依,战火之下,朝不保夕。
究竟何时所有战乱都能平息?
不必再有无辜的牺牲者。
如今河山大好,家国无恙,逝去的英魂,也得以安息。
魂佑疆土,孤烟下为英雄冢。
《蝶恋花·答李淑一》
毛泽东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是一封答复友人的诗信。
信中这样写道:
我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妻子(杨开慧),而你失去了丈夫(柳直荀)。
他们二人的英魂想必已经飘向广阔的天空,不必再有死亡的忧虑。
接着展开想象:
倘若要问吴刚天上究竟有什么?
他一定会捧出月宫独有的桂花酒。
连不食人间烟火嫦娥也会被他们打动,在万里青空之上为烈士的英魂起舞。
这时,忽然听到凡间传来胜利的消息,激动的泪水化作大雨,倾泻在人间。
这是毛泽东在年所作的一首悼亡诗。
面对已经逝去的故人,难免心情低落,苦闷伤悲。
但此诗全无悼亡诗一贯的低沉之气,反而慷慨激昂,充满对未来的期盼。
更是巧用传统神话形象吴刚与嫦娥,表达对英雄崇高的敬意。
那时新中国虽然已经成立,但如何建设祖国,尚且任重道远。
将小爱化作大爱,沿着他们走过的道路,实现他们未完成的理想。
这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告慰。
烈士英魂,人民会永远铭记。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丞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去寻找?”
杜甫这样问道。
还不等人回答,他便自己揭晓了答案:
“你看锦官城(今成都)外的翠柏郁郁葱葱,便是你要找的地方。”
碧草映在石阶上,正是春意盎然。
树叶间若隐若现的黄鹂歌声婉转。
看着诸葛丞相的祠堂,他忍不住吐露自己的心声: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向您请教大计。
您辅佐两代君王,立下汗马之功。
只可惜还未完全胜利,您就病死军中,每每想到,古今的英雄无不唏嘘,涕泗横流。
这是杜甫当年游览武侯祠时,写下的一首诗。
他敬佩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亦为他功未成,身先死感到深深的惋惜。
感物思人,怀古伤今。
杜甫与诸葛亮同为怀有报国志向的文人。
若生在同一时空,想必两人之间也会生出惺惺相惜之情。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但古往今来多少文人,以笔为剑,以谋为盾。
为家国大义洒下热血。
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虽无剑戟,亦能为家国而战。
自古以来,家国之情就深深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
代代相传,造就中华脊梁。
那些为大义而献身,为人民而牺牲的人。
我们不能忘。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
无数医疗工作者挺身而出,与病魔展开艰难斗争。
年仅28岁的梁晓霞,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主动请缨支援武汉。
年轻的她作为一名护士,每天冒着巨大的感染风险,在重症病区照顾患者。
她对主任说:“来了武汉之后,才知道那么多人在等着我们救命......”
主任问她怕不怕,她说:“不怕”。
为了挽救更多生命,梁晓霞像一个陀螺一样,一刻不歇。
一天晚上,一个六十多岁的病人突发脑溢血,呕吐不止。
她丝毫没有犹豫,用自己的手帮病人抠出呕吐物,挽救了一条生命。
面对病人的感激之情,她也只是说:“这是我的职责。”
她是眼里活最多的护士,也是患者们最满意的护士。
年2月28日,梁晓霞突然晕倒,抢救之后意识也迟迟没有恢复。
昏迷88天之后,她还是永远离开了我们。
其实早在晕倒前,她就察觉到自己身体的异样,却坚持战斗在一线。
她在最后一篇日记中写道:“我是来支援的战士,我不能退缩。”
她年轻的生命成为一道光,照亮了无数患者前行的路。
而她,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7月20日,河南大水。
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捐物捐款,帮助河南共渡难关。
7月24日,刚从贵州老家赶回温州的何国勇,自发赶往河南进行救援。
一到河南,何国勇顾不上休息,便立刻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26日凌晨一点,何国勇和工友们在帮助店铺地下室抽水时,不幸触电。
工医院救治,漫长的等待过后,噩耗还是传来了。
年仅39岁的何国勇,离开了人世。
这一切发生得太过突然,他甚至没来得及给儿子们打一个电话。
说上一声“生日快乐”。
是的,他牺牲的那一天,是两个儿子共同的生日。
哥哥16岁,弟弟才8岁。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走了,家也垮了。
何国勇牺牲后,遗体被送回家乡贵州。
灵堂外围满了自发前来悼念他的人。
从一个普通人到全民英雄,他跨过了生死。
我们永远铭记,他在洪水中托举起大义的那双手。
年6月,外军公然违反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挑衅。
团长祁发宝仅带几名官兵前往交涉,却遭到对方蓄意暴力攻击。
毫无准备的他们迅速占据有利地形,一边喊话一边应战,展开生死搏斗。
团长祁发宝不幸重伤,前来支援的营长陈红军带上一名战士,突围救人。
他将生死置之度外,英勇搏斗,直至壮烈牺牲。
33岁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异乡的土地。
出发增援时,陈红军在风雪中打着手电,对战士们承诺:
“我把你们安全地带上去,也要一个不少地带回来!”
说好了要一个不少地回来,却是他自己没兑现承诺。
他入伍11年,在西部边境线上洒尽热血,是全团最年轻的营长。
虽为军人,可陈红军学的是心理学。
一手拿枪,一手拿笔,他完美兼顾,成功考上了研究生。
陈红军与妻子结婚4年,见面的日子扳着手指头都能数清楚。
最后一次通话时,他对妻子说,自己特别喜欢丫头。
他的孩子还有5个月就要出生,他却再也见不到了。
青山有幸埋忠骨,他冲锋的背影,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今天是中元节,
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谈到死亡。
没有人会不畏惧死亡,
因为我们对生命都怀抱着热爱。
但总有些东西,
会让给我们战胜这份恐惧的勇气。
那是爱,和信仰。
我们无力阻挡时间流逝,
也无法让逝去的英烈再回到我们身边。
他们将自己的生命谱写成一首诗,
跨越了生死的恐惧,
为理想与信念献身。
但死非生的对立面,
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人类的记忆,
便是对灵魂的延续。
历史洪流滚滚,
浪花淘尽英雄。
而他们,
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祖国不会忘记!
人民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