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民间也称之为鬼节。中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密切的关系,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对应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和十月十五下元节。上元节祭拜天神,中元节祭祀祖先,下元节纪念贤人。
传说在中元节这天,阴曹地府会放出全部鬼魂,所以各地都会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这一天也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中元节“鬼”是活人
今天,我们谈鬼色变,认为鬼是死亡、黑暗和邪恶的化身,是人类无法控制的超自然现象。但“鬼”究竟是什么?《韩诗外传》说:“鬼者,归也。”《礼记·祭义》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
中元节从“鬼”的古文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戴着很大的鬼脸面具的招魂人,他招来的正是祖先的灵魂,所以“鬼”指的是我们逝去的亲人。在古人眼中,鬼只是生命的回归,回归并不等于终结,而是回到未有生命之前的寂静。这样看来,鬼其实一点都不可怕。
“鬼”所代表的祖先,不仅不可怕,而且还个个高大神武,所以最初汉字里的“鬼”可以引申为高大之义。比如“魁”,北斗星里最大、最闪亮的一颗星,组词有魁梧、魁首;比如“嵬”就是高大的山,崔嵬一词多用于形容高大雄伟的山;再比如“傀”就是大大的木头人,傀儡比喻受人操纵、不能自立的人。
中元节“魂魄”其实很科学
有了“鬼”才有了“魂魄”,《礼记外传》曰:“人之精气曰魂,形体曰之魄。”古人认为,“魂”是卷曲着的大脑(“云”有卷曲之义),主宰人的思想和精神;而“魄”是小脑,管理人的身体和行动。所以“魂”和“魄”,实际上是古人用来区分大小脑功能的不同称呼而已,并没有太多封建迷信的含义。
魂荀子曰:“君子以为文,小人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由此可见,对于那些无法鉴定真伪的事物,君子往往将它们理解成一种必要的文化,升华为一种教化民众、维护秩序的智慧。但那些无知的民众和居心叵测之徒往往曲解它的意思,将它理解为真实存在的灵异,所以后来“魂魄”才有了鬼怪的意思。
中元节阴阳两合,天人合一
人为阳,鬼为阴;魂为阳,魄为阴。千百年来,中国人对人鬼、魂魄的探索和理解,始终围绕着“阴阳两合、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内涵。
许多文学作品中都讲述了“人鬼情未了”的旖旎缠绵,中国人始终认为人鬼(神)两界是可以相互沟通的。这种融合不仅仅是文学中角色的交流和关联,更重要的是文学家们借由这些鬼神故事映射出真实社会的价值观,我们称之为“借鬼怪说教”。
《搜神记》中记录了许多孝子孝女感动鬼神,然后人鬼(神)相恋的故事,其中就包括董永卖身葬父后遇七仙女的凄美传说,它的核心其实是宣扬儒家“以孝治天下”的治世理念。
中元节今天,当我们祭祀祖先的时候,除了心存感恩,不忘先人的遗泽之外;更重要的是心生敬畏,约束自己、善待他人,这才是新时代“鬼节”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