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衡林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唐·李郢)。中元节又快到了。中元节的正日子是农历七月十五(华南地区为七月十四),今年的中元节,在公历8月22日。
中元节是我国传统民俗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称为七月半、祭祖节等,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年,中国文化部公布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增项目,申报地区与单位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年,文化部又公布了中元节(资源河灯节)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申报地区与单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
中元节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几千年来,这个节日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承载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表达,也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人文学术甚至科学技术。
祭祀祖先是中元节的一大主题。接先人有新老之分,祭祀程序各有不同。据一些文史专家介绍,如先辈死于去年七月半以后,要早一天迎接,称“迎新客”。七月初十开始,为接旧死的人,家家焚香燃炮,有的在门外跪拜“接祖宗”,叫“接老客”。
接祖要焚香燃炮,有的将神龛上的祖宗牌位请下,置于堂上,一日三餐盛宴供奉。每到七月十四或十五日晚,在门外焚香燃炮,同时“烧包”(也叫“荐包”),即用锡箔制作金、银锭和纸折的冥箱、冥衣等,封包火化,以供列祖列宗冥间受用。
“七月十五盂兰会,呼兰河上放河灯了。
河灯有白菜灯、西瓜灯,还有莲花灯。
和尚、道士吹着笙、管、笛、箫,穿着拼金大红缎子的褊衫。在河沿上打起场子来做道场。那乐器的声音离开河沿二里路就听到了。
一到了黄昏,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奔着去看河灯的人就络绎不绝了。小街大巷,哪怕终年不出门的人,也要随着人群奔到河沿去。”
这是萧红《呼兰河传》中关于中元节的描写。
放河灯,也是中元节重要习俗之一,北方南方都有,但是各地在表现形式上还是略有不同的。
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河灯节据称起源于唐宋年间,河灯节期间会举行各种表演和商贸活动。到了晚上,汉、瑶、苗各族人民就将自己制作的河灯点亮,河灯主要有敬神灯(头灯)、莲花灯、粽子灯等,一起放到江中漂走,来进行祈福。还会将文艺表演、民族山歌对唱与河灯漂放活动结合,使活动更具观赏性。大大小小的河灯在江上飘着,装扮了城市与乡野的美好。
古往今来,我国关于中元节的诗文佳作频出。中元节诗文的主题多是怀人祭祖的,如清代纳兰性德的《中元前一夕枕上偶成》:“酒醒池塘耿不眠,帐纹漠漠隔轻烟。溪风到竹初疑雨,秋月如弓渐满弦。残梦远经吹角戍,明河长亘捣衣天。哀蛩饯晓浑多事,也似严更古驿边。”
纳兰性德与中元节有关的诗词,一共有3首,都是对亡妻无尽的思念,因为中元节是其妻子卢氏的七七祭日。卢氏比纳兰性德小2岁,两人郎才女貌,情投意合。婚后,卢氏为纳兰性德生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不料3年之后,卢氏意外去世,给纳兰性德留下了无尽的忧伤。
妻子去世后,纳兰性德仕途开始腾飞,但他并不快乐。戎马倥偬之余,纳兰性德对亡妻思念有加,一如前述这首其酒醒后所作,字里行间都是思念之情、心酸之泪。
与怀人祭祖的忧伤情绪不同的中元节诗文,则呈现着另类的风情。
一代名臣范仲淹写有《中元夜百花洲作》:“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客醉起舞逐我歌,弗舞弗歌如老何。”范仲淹这首诗虽然写在中元节,却没有写祭祀等中元节习俗,只写中元赏月,宴饮之乐。诗中的“百花洲”在今河南南阳邓州。庆历五年末,范仲淹知邓州,这首诗就作于其任职期间。
三十多年后的元丰五年(),中元节的第二天,苏轼泛舟赤壁,“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一尊还酹江月”,用豪情书写着胸中的块垒。
中元节是美的,中元节等节日所承载的悠久、厚重的传统文化,更是美的,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