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是七月十五“中元节”了,很多家庭也都一早开始准备烧“七月半”,但是按传统习俗,七月半并不是中元节,七月祭祖到底哪天好?传统习俗别弄错。
1·中元节的来历
在传统习俗里,中元节和上巳节、清明节、寒衣节被并称为四大传统“鬼节”,是比较重要的祭祖节日。
中元节一说最早出现在北魏时期,道教被创立后,主张世界主要由“天、地、水”三元构成,“三元日”也因此产生。
古籍《蠡梅集》中记载:盖天气主生,地气主成,水气主化,用司于三界。而三时月之望候之......
“三时月之望”,指的就是春、秋、冬三季第一个月的望日,也就是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而“三官”为天庭代表,考籍三界诸事,上元天官赐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
据说每年的七月初一,地官都会打开下界之门令所有人返回地面享受奉供,有家归家,无家游荡。
七月十五晚上地官降临,对他们进行考校,道观里也会在这天举行吉祥道场,建醮祈祷。七月的最后一天地门关闭,下界重新封闭,人间重获安宁。
2·中元节的习俗
虽然“中元节”源自道教,但习俗中却也被糅进了不少佛教的成分。在佛教中农历的七月十五更是僧徒们功德圆满,举行“盂兰盆法会”的日子。
据经书记载,佛家有位叫目连的尊者,从小一心向善,最终修得正果。但他的母亲却因贪财、杀生等被打入下狱,目连用法力给母亲送饭,饭到嘴边就化成了火焰。
他向佛陀求助,佛陀教他在七月十五备下百味饮食,再把桃、李、杏、栗、枣五果放进盂兰盆里供养十方僧众,最终借大家之力救出母亲。
经书被翻译传入之后,有人认为这个故事与孝道文化相当吻合,就着意进行了强调。于是民间纷纷效仿,在七月十五前后抄《尊胜目连经》,演《目连救母》戏、放荷灯引度等,宣扬孝道,祭先怀祖。
《东京梦华录》中有载:七月十五中元,先数日,市井印卖经书,做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焚之。搬演,目连救母杂剧,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
因此中元节本来的烧祭、供奉习俗中,又多了放荷灯、僧众募钱米荐亡的习俗。
3·七月半不是中元节
其实传统习俗中的七月祭祖并不在“中元节”,而在七月十四。早在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在这个日子祭祖了。
《易经》中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意思阳气消散之后七天就能重生,这是阴阳消长的规律,也是天地运行之道。
七月本来是收获的季节,所以人们选择在七月的“双七”之日,也就是七月十四祭祖、荐新,举行丰收时祭,认为双七为以阴返阳,寓意祖先回归。
人们会把祖先的排位一一请出,早午晚三顿用新米、新果供奉,称祭祖尝新。宋代《东京梦华录》卷一中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也称祭祖是在中元前一日,也就是七月十四。
七月半和中元节有何不同呢?
其实最大的不同在于“祭祖”和“普渡”上,按古籍中的说法,七月十四是祭祀自家祖先的日子,无论是焚香烧纸、饭食尝新,还是“烧包”送物,都在这天傍晚之后进行。
而中元节则是“普渡”之日,无论是道观里的道场,还是僧众的荐亡超渡,对应的都是“无家可归”者,意在安抚他们,不使其为乱人间。也有些地方,人们会在七月十四烧纸时刻意留下几张,放到中元节傍晚在门外、路边焚化,以饲“游客”。#一座城就是一部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