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阴历七月十五,为何被称为佛欢喜日净慧国
TUhjnbcbe - 2024/5/13 17:09:00

佛教是出世间法,是慈悲为本、利济群生的存在,凡所作为皆是想解脱众生苦恼,令众生安乐。所以见众生弃恶从善,转迷成悟,离苦得乐便是佛所期望的,因而升起欢喜。可是为何在阴历七月十五,被我们称为鬼门关大开的日子,被佛教称为佛欢喜日呢?

阴历七月十五被称为“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在这天民间会对逝去的亲人祖先进行拜祭,烧冥钱元宝、纸衣蜡烛,放河灯,做法事,以祈求祖先庇佑,消灾增福或是解除怨结、抚慰亡灵。而盂兰盆节最初是中佛教的盂兰盆会演变过来的。

在《大藏经》中记载了盂兰盆会的始末。佛陀的十大弟子中有位叫目犍连的尊者,他的神通在佛弟子中无人能及,神通第一。而目犍连尊者的母亲逝世后堕入了饿鬼道,在饿鬼道的母亲身体庞大,喉咙却细如发丝,每天忍受着饥饿之苦。目犍连尊者来到饿鬼道运用神通变化了食物和水给母亲吃,可是因为饿鬼道业力的缘故,食物被母亲吃进入口中就变成了火炭、水也变成了火焰。这让目犍连尊者的母亲更痛苦了。

目犍连尊者不忍心看到母亲受苦,但是自己的神通在母亲的业力面前丝毫帮不上忙,便去祈求佛陀。佛陀因目犍连尊者的孝心而感动,便为弟子们宣讲了《佛说盂兰盆经》。而目犍连尊者和其他的弟子们,也遵循佛的教诲,在阴历七月十五这一天用盂兰盆装满了水果食物、素斋等,举行了一场法会来供奉地狱、饿鬼里的众生,众生因为佛力加持,终于吃上了一顿饱饭。至此每年的七月十五都会举办盂兰盆法会,而当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因为目连救母的故事非常符合中国的价值观,百姓便把它吸收到了自己的习俗文化当中,成为了今天的“盂兰盆节”。

而佛教中称阴历七月十五为佛欢喜日是另外的原因。在佛在世的印度,每当到了夏日便会进入雨季,会出现很多昆虫在地面活动,出去一不小心就会踩死很多昆虫。佛陀为了爱护众生的性命,本着慈悲的心怀,制下一种叫“结雨安居”的制度。在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这段时间,所有的僧侣不外出拖钵,只在山林间打坐经行,专心修持。在中国,这个被称为“结夏安居”。

七月十五日,是大众僧结夏安居的圆满之日,三个月的精进修行,所有的僧众都会向佛陀汇报他们的修行情况。安居到此结束,所以也叫做“解夏”。佛陀见僧众能安居精进修行圆满生欢喜。解夏后,僧众能自我检讨,并且相互指出道友的在这九十天出现的问题,均能发露忏悔恢复清净故令佛欢喜。正值佛陀在世的正法时代,很多人都会在夏安居中开悟得道,证得果位,佛陀看弟子道业有成而感到欣慰欢喜。

因为结夏安居的最后一天佛陀有诸多欢喜,所以才有了七月十五佛欢喜日的由来。又因为结夏九十日期的最后一天,僧众必须举行自恣法,自我检讨在结夏期中身、口、意三业是否犯过,然后请其他僧众举示对自己修行过程中见、闻、疑三事上是否有所犯,最后在大众中反省自我,以发露忏悔,改过自新。所以这一天也叫做“僧自恣日”,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无分毫关系。

1
查看完整版本: 阴历七月十五,为何被称为佛欢喜日净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