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七月十四是广西一个隆重民间节日,劏鸭拜
TUhjnbcbe - 2023/7/25 22:13:00

每年的七月十四,广西外出的人都回家乡过节日,这个传统节日,在他们那里都是比较隆重的,也是继农历三月三之后的又一个民间传统节日。

三月三是广西人拜祭自己的祖先的节日,祭品都是以米粽为主,几乎家家户户都包米粽,三五斤重的米粽要煲十几个小时,用木柴来煲,既要添柴加水,花心思,捱眼训,都是为了那口米粽的美味。

七月十四,很多的地方都叫中元节,广西很多的地方的人叫“*节”,也有人叫“水*节”,民间传说是拜祭亡灵的节日。

乡村人家都是买鸭、劏鸭来祭祀自己的先人,亡灵,民传历来都有这样的传说。

传说一:农历七月十四,俗称“*节”。**借节假日回家探亲,古籍说:人为阳,*为阴;陆为阳,水为阴。可惜过不了奈河,于是用鸭子拖*过河,所以是要吃鸭子。

传说二:鸭子是用来祭拜用的祭拜祖宗时,所用的金银衣纸、都要靠鸭子驮过奈河的,所以,*节时一定要吃鸭子。

传说三:鸭属寒,盛夏吃正合适。民间历来有吃鸭子的风俗,“鸭”与“压”同音,吃鸭子就能压住这些天上来游走寻食的孤*野*。

传说归传说,很多人都说没有科学根据,但是在科学不普及的乡村,农村人家就是按传说中去做,这个并不是没道理的。

广西历史上都是农林牧渔业生产地区,过去经济发展落后,交通落后,生产力落后,乡间一年到头都是只有节日才劏鸡杀鸭,买猪肉来拜祭神灵祖宗,除了吃鸡就是吃鸭。

乡村人家都有养鸡鸭的习惯,每年早造插秧之后,农户都买回鸭苗,放入田涧里,让鸭子吃稻田中的野草,小虫,鱼虾蟹等小动物,到了早稻收割之后,鸭子又开始捡拾漏在田涧里人谷穗,吃得体圆骨正,肉滑骨香。农户干完晚造插秧工作,正好是七月十四,劏几只肥大肥鸭子来拜神灵,让自己一家人享用,犒劳犒劳大家大半年来的辛勤劳作。

每年到了七月十四,正是离九月一号开学相差几日的时间,不少外出的人都是这个时候带小孩子回广西乡村,准备做好开学读书的准备,考上高中大学的人的父母,兄弟姐妹也回家过七月十四,劏鸡杀鸭,拜祭自己的祖宗,感谢神恩,也有人家摆上升学宴,宴请亲朋好友吃饭,所以广西大部分地区的乡镇的七月十四都是比较隆重。

平时的民间节日,民间美食都是以鸡、扣肉为主,唯有七月十四的节日才可以劏鸭来拜神灵,这个习俗广东粤西地区,桂东很多的地方都有,做法也相同,这个也是两广地区的民族文化。

民间过七月十四也有很多的忌讳,乡间老人家都说:七月十四小孩子不要去野外游泳,夜晚不要一个人出街,即使出去都要快去快回,在路口烧香拜神的时候,祭祀不要全部都收拾回家,留些米饭、水果、糖干饼干放在那里,让那些无人拜祭的孤*野*捡去吃了,七月十五晚上乖乖回去,不要出来害人。

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乡村各自例。大家说说:你哪里人中元节是怎么样过的?与两广地区的有什么的不同?

我是老张看城市,致力于给大家推荐各地城市,风土人情、乡情乡音、民间美食、喜欢我就

1
查看完整版本: 七月十四是广西一个隆重民间节日,劏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