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农村俗语三月清明挂在前,二月清明挂在后
TUhjnbcbe - 2023/7/23 19:14:00

在我国农村流传一句俗语“三月清明挂在前,二月清明挂在后”,也有的地方说成“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莫在后”。这句俗语中的“挂”是什么意思?反映了农村什么样的习俗呢?

1、俗语中“挂”的意思

我句俗语指的是清明节上坟扫墓,俗语中的“挂”就是“挂青”,有的又写成“挂清”,是一些农村清明节期间祭祖扫墓的另一种说法。

“挂青”或者“挂清”,有的地方又习惯称为“挂白”或“插白”。也就是在清明节期间,到先人的坟头上,用柴棍挂上纸钱、纸花、纸葫芦等,挂在坟头顶上,人们称“插肚脐眼”。因为坟头的最高处,正好是先人“肚脐眼”的上面,所以,人们称之为“插肚脐眼”。柴棍称为“青纸棍”,所挂的纸称为“青纸”,两者统称为“青纸”。凡是用纯粹烧纸做成的钱、纸花、纸葫芦,因为颜色是*白色的,称为“挂白”,而用彩色纸做成的多种样式的纸钱、纸花、纸葫芦等,称为“青朵”。

挂白或挂青朵,在一些农村是有讲究的。农村挂青通常有多种形式,家族统一在一起挂青,称为“挂大众青”,每一个支派要插一根“青纸棍”;支派一起挂青,称为“挂小众青”,每个支房要插一根“青纸棍”;以家庭或大家庭(三代以内)挂青,称为“挂私青”,每个家庭或儿子要插一根“青纸棍”。因此,“青纸棍”代表后人“挂青”的人气。

不过,在坟头插“青纸棍”也是有规矩的,不是你想怎么插就怎么插,插哪家的坟就插哪家的坟。一般来说,自己家的人只能插自己家的坟,包括自己祖先及其亲兄弟的坟,其他的坟就不能插,如果乱插人家的坟,别人就会生气。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由于塑料制品发展起来了,有些商家制作出漂亮的塑料“青纸”,挂在坟头随风飘扬,甚是好看,且不怕风雨,经历很久的一段时间都不会落下来,只是颜色褪去,有的到次年清明挂青时,上一年所插的“青纸”依然还在坟头飘扬。这种塑料“青纸”曾经在农村扫墓中盛行一时,但是,近年来农村开始弃用塑料“青纸”,而是仍然采用传统烧纸做的“青纸”。

其中的主要是因为塑料“青纸”不容易腐烂,在地方越积越多,污染了坟地。而传统烧纸做的“青纸”,虽然在坟头的时间不长,有的今天扫墓,有的晚上下雨,次日“青纸”落下来了。可是这种传统“青纸”落下来后就化作泥土,不会对坟地造成污染。还有一些人认为,塑料“青纸”不符合祭祖传统,是对祖先不敬。当然,也有人说塑料“青纸”不化掉,祖先就得不到这些东西。因此,农村人挂青时使用这种塑料“青纸”的人越来越少了。

2、为何“三月清明挂在前,二月清明挂在后”?

要弄清楚为什么农村会有“三月清明挂在前,二月清明挂在后”的说法,先得弄清楚清明节的来历。

我们都知道,清明节在阳历的日子相对固定,也就每年的4月5日左右,即4月4日、4月5日和4月6日之间变动。比如,去年(年)的清明节阳历的日子就是4月4日,今年(年)的清明节阳历的日子就是4月5日。

但是,在我国农历中的变动就比较大,不仅每年的日子不固定,连月份也不固定,有清明节在农历二月的,也有清明节在农历三月的。比如,去年(年)的清明节阳历的日子就是农历二月二十三,今年(年)的清明节阳历的日子就是农历三月初五。如此,我国民间就有了农历上的二月清明和三月清明之说。

据考证,史学上认为我国清明节,大约起源于周代,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二十四节气之中一个节气的名称,到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变,清明既是节日又是节气。

唐代以前,还有两个比较固定日期的节日,一个是寒食节,另一个是上巳节,都在农历三月上旬,而清明节气是根据农历的推算来确定,有时在二月下旬,有时在三月上旬。尤其是清明在三月上旬的时候,几乎与寒食节和上巳节日子非常接近。唐代以后,人们逐渐将这两个节日融合在一起,寒食节和上巳节的民俗都集中于清明节,到后来就只有清明节了。

不过,我国少数地区,至今仍然保存了寒食节和上巳节,只是习俗与古代这两个节的习俗保留很少了,或者完全相反了。

古代的上巳节,现在很多历史研究资料说得最多的是“祓禊”,也就是在水滨举行祓除不祥的祭礼,实际上,古代上巳节被称为我国民间四大“*节”之一,即上巳、寒食(后改为清明)、中元、寒衣四个节日。这四个节日都与祭祀祖先有关。《风俗通义·祀典·禊》:“巳者,祉也”,也就是祈求福祉降临。又传说这天是*帝的生日,又是西王母的生日,因此,古人在上巳节到水边祭祀,既祭祀*帝和西王母,也祭祀自己的祖先。在长江流域,农村至今还有“三月三,九月九,没事别往河边走”,有的地方甚至说“三月三,九月九,神仙不要往河边走”。这种说法就如同中元节一样,中元节的这天夜晚,民间忌讳到野外行走。

只不过古代的上巳节也是不断变化的,从到河边祭祀祖先变成“祓禊”,也就是到河边沐浴用兰草洗身,又祭祀祖先。到后来就变成祓除不祥的祭礼。再到后来,也就是晋代时候,上巳节就固定在三月初三,其风俗也演变为多种民间习俗,与祭祀古俗相去越来越远。比如,现在我国很多农村有过三月三的习俗,男女老少有戴地菜花、用地菜熬汤沐浴、用地菜花煮鸡蛋等习俗。也有的变成山歌会、青年情侣相会(情人节),以及各种民俗娱乐活动。

我国古代的寒食节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也与上巳节一样不断演变,直到最后消失。

据史料记载,寒食节最早为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为民间所仿效,成为我国古代民间第一大祭日。古代最初的寒食节,民间要禁火三天,最多时一个月不能在家里生火,皇家官府派人专门监督。寒食节还有相关来源的传说故事。汉代以后,因这种习俗对百姓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在历史上曾被一些地方官府禁止。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操为丞相时颁布《明罚令》取消此俗:

“闻太原、上*、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从这段句中我们不仅知道曹操禁寒食的内容,同时也知道古代寒食节的时间,即冬至后的天,也就是清明节的前一二天。因此,在古代,寒食节又有“一百五”的别称。

南北朝到唐朝以前民间出现寒食节扫墓祭祖,当时还没有被官方所接受,被视为“野祭”。到了唐朝时,寒食节扫墓祭祖正式官方所接受,并编入《开元礼》,此书卷第八十七有:“(寒食)王公以下拜扫”。寒食节扫墓祭祖也就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到后来寒食节正式演变成一种礼制,即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和祭先贤、百姓上坟等。唐朝以后,寒食节、上巳节、清明节这三节逐步合而为一,宋代又是这种演变的关键时期,其中上巳节就是在宋代消失的。到了明代只有清明节了。例如明代刘侗、于奕正同撰写,周损编辑成书《帝京景物略》有这样的记述:

“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实际上,在现在的农村,寒食节之名,到现在仍然还存在,也就是清明节的前一天为寒食节。在很多农村,寒食节的存在,为人们所记往,并非因为寒食节的祭祖扫墓,恰恰相反,这些地方习俗,寒食节这一天是忌讳祭祖扫墓的。至于为什么寒食节这天忌讳祭祖扫墓,现在人很难说明其中的原因,可能与古人在寒食这天不能“生火”有关吧,没有“火”就无法煮热熟食和焚香烧纸祭祀祖先。

在古代,清明节的习俗是古代上巳、寒食、清明三个节日的合并,而冬至后的天,清明节的前一二天,这两个节几乎在一起,清明节既有二月清明,也有三月清明,同样,寒食也有二月寒食和三月寒食,只有上巳都是在三月上旬上旬巳日。古代上巳并不固定,按照阴历日历的日子来过节日,到后来就固定在三月初三。

通过对农历的研究你会发现,二月清明之后到谷雨节,三月清明之前到春分节,都是三月初三,甚至三月上旬的上巳日,都包括清明扫墓的期间。因此,我们从“三月清明挂在前,二月清明挂在后”的这种说法,还可以看到上巳、寒食、清明三个节的历史影子,也就是古人的这种说法,就是为了尽量将这三个节日的民俗活动,放在同一时间段,即三月初三左右的时间内。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按照一些地方的农村风俗,清明扫墓(挂青)不一定就是清明节这天上坟,而是指节气中的一段时间。比如,三月清明,到了春分节气的十五天后半段就可扫墓了,而二月清明则在清明节气的十五天内都可扫墓,只是农村习惯放在清明节气的前半段。清明节那一天,在农村被称为“正清明”,一些地方不仅寒食节忌讳扫墓,正清明这天也忌讳扫墓。

3、清明扫墓(挂青)日期的不同地方习俗

俗语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农村,清明扫墓(挂青)日期除了有“三月清明挂在前,二月清明挂在后”的这种说法外,还有“前三后四”的说法。

所谓“前三后四”,实际上是对“三月清明挂在前,二月清明挂在后”这句话的补充,也就是说,不管是三月清明,还是二月清明,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都可以扫墓。也有些地方认为,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是清明节扫墓最佳的时间段。

还有一些农村,不管是三月清明,还是二月清明,有“往前赶”的扫墓习俗。也就是说都是在春分的后半段,清明节以前,必须要完成扫墓,其中不包括清明前一天的寒食节和清明节这两天,过了清明节以后就不能扫墓了。

虽然清明节是我国民间普遍祭扫的节日,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没有清明祭墓一说,而是安排在其他的节日里。比如,有的地方是中元节上坟祭扫,有的地方是寒衣节祭扫,还有的地方则是在冬至节祭扫等。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民间习俗的多样性和地域性特点,这些地方习俗都应该尊重。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村俗语三月清明挂在前,二月清明挂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