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里逸谈多,
风雅清闲学东坡。
皆畏夜深游野*,
须知命寿掌阎罗。
小城依俗焚钱纸,
圆月无心说嫦娥。
一岁流光半经眼,
烟云回望又蹉跎。
中元节是中华民族的*节。在我的家乡,中元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家家户户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给逝去的先人烧纸线。虽然,清明节扫墓,主题也是追思先人,但总的来说,清明扫墓只是追思而已,并不能算是*节。而中元节则不然,中元节就是以*为主题的节日,其中人们说得最多的是开*门关,地府里的**要来到阳世人间。因此,中元*节确实有些阴森的意味。
记得小时候,大人都要叮嘱小孩,夜晚不要出门,因为开了*门关,野外会有很多的游*野*,如果运气不好,或是阳气不足,就有可能撞到*,严重的话,可能要小命不保。
谈*,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人们几乎是听着*故事长大的,因此每个人都能绘声绘色地讲很多*故事。神出*没,开了*门关,到处是游走的*,岂有不怕之理?因此,每到中元节,就没有小孩晚上到外玩耍。不但是小孩怕*,大也是怕*的。中元节期间,大家早早关锁门户,早早熄灯睡觉,是常态。
当然,传统文化,特别是民间文化,是各种文化融合的结果,而且,这个融合又比较粗糙,因此,各种*故事,就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可是,这又怎么样,中国人向来对于逻辑比较疏远,没有人会在意*故事中的自相矛盾。
比如,人们相信,如果碰到恶*,恶*可能会害死自己。可是,人们又相信,人的寿命是命中注定,寿命到点了,会有阎王勾簿,差牛头马面把人的*魄给拘押到地府,这人就要一命呜呼了。阎王注定你三更死,不曾留命到五更。这二者之间,岂不矛盾?如果我阳寿未尽,恶*又能奈我何?
人们是如此畏*,又是如此喜欢谈*。人们谈*时兴致勃勃,根本不在意其中的矛盾之处,全部予以相信,这就是民间文化的特点,要说中国人做事认真,谁信呢?
当然,要是你要向信*者指出其中的矛盾之处,十九八九会有人向你翻白眼。因为,这会让人觉得你在捣乱。信就对了,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不信,你会被人视为另类,要受人鄙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