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泰兴人的记忆中,总有些味道,在时间的沉淀下愈发香醇。这味道可以是街坊小吃,亦可是登入大雅之堂的佳肴。每个味道的背后或是乡愁,或是儿时记忆,都是一段历久弥新的故事。欢迎你来这儿讲述难忘的美食故事,分享独特的美食心得。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又称中元节,是继清明节之后又一重大的祭祖日子。在泰兴,中元节远比“七夕节”受人们的重视。扁食是泰兴人中元节那天中午祭祖必备的主食,现在人们也会把扁食称为馄饨。
这扁食的美味,主要在于馅儿的调制。扁食馅儿花样繁多,常见的有青菜猪肉、荠菜肉、芹菜肉、韭菜肉、菠菜肉、豇豆肉、香菇虾仁等等,而我偏爱的是母亲做的芹菜扁食和豇豆扁食。
做扁食从取材到成品,可是整套功夫活,基本上要忙活一个上午。面皮都是买现成的,泰兴的面皮绝对是地方一绝,薄薄的,如蝉翼,且不会破,厚了不招待见。面皮大小一致,呈长方形,层层叠叠地扎在食品袋里,以免敞开后,面皮被风干,不易捏合。
一大清早,母亲会买来新鲜的芹菜,去根拣叶,清洗干净。然后放到锅里,滚水汆一下,捞篓捞出,时间不能长,以免把菜烫*,烫老。再在案板上剁成菜末,放到有漏眼的袋子里挤干水待用;将新鲜的猪肉剁成肉糜,倒进菜盆里,加上食盐,葱姜蒜,鸡蛋,进行充分搅拌。搅拌时,母亲会时不时地闻一下味道,以判定盐量的多少,倘若闻不出味道,一定是盐少了,会适量添少许。咸淡不是靠尝的,而是靠嗅觉体会,这是做扁食的老手才有的本领。直到闻着丝丝的香气,馅儿就算完成了。
大多数人家都有一个竹筛子,用来放包好的扁食。母亲把面皮摊在左手掌上,右手筷子夹馅,大小适中,然后把面皮一卷,左右角折叠,再卷一圈,捏合,一个个似簸箕状的扁食就完成了。母亲将包好的扁食沿着竹筛的外圈开始整齐排放,一圈又一圈,排满整个筛子,煞是好看。
紧接着就是煮扁食。将扁食滚水下锅,盖上锅盖,眨眼的功夫,便要用铲刀铲一下锅底,防止粘锅。眼看着扁食一只只浮起,热气腾腾地翻滚,剔透油亮,就可以出锅了。考究一点的人家,会做个浇头或者麻油酱汁,蘸着吃。
筷子夹着的扁食,呈半透明状,依稀可见翠绿相间,轻轻一咬,松软适中的馅儿和滑溜的面皮完美融合,舌尖与美食碰撞,香气四溢,口感饱满,下肚以后,依然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记得儿时物资贫乏,扁食成了桌上珍品。只有过节气,或者家里来了客人,才会以扁食相待。若是平常煮了扁食,母亲通常会左邻右舍的送上一碗,分享美味,不胜欢喜。扁食成了人们对美好富足生活的向往。
现如今,扁食不再是人们期盼的宠儿,老百姓的生活日渐富裕,扁食愈发平常无奇,但泰兴人对扁食可谓情有独钟。扁食有包容万物之态,更有团圆美满之意。逢年过节,像清明节、中元节、冬至、除夕,约定俗成,家家户户都会吃扁食,人们排队买面皮的场景,不亚于赶集。
在泰兴,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中午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供桌上摆放扁食及肉鱼鸡鸭等佳品,祭拜时,依照辈分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然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怀念亲人,祈愿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