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农历七月十五,称七月半,中元节,是俗称的*节之一。小时候,在农村经常会听到闹*的故事,所以每到*节,天黑了就不出门。村里一个老人说起自己遇见*的故事:
七月十四的一个晚上,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老人从外地赶回老家,一路上没见个人影,马上快到家了,拐弯处突然有一个黑影在晃动,老人心想谁这么晚了还在外面,村子不大,村里的人们基本都认识,于是老人喊到,“谁呀?”没有应声。老人又喊“谁呀,说话呀!”那影子动了动还是不应声。
老人站在那心想,平时大家都说有*,我从来不信。今天难道真遇上了?老人想,你是来吓唬我的,我才不怕。走过去,用脚猛地一踢,影子使劲晃动,老人的脚踢到的是一个立着的竹竿,竹竿上面还有一些缠着的布条。回到家才知道,村里刚送走一个人,主家搭建的灵棚可能天黑还没拆利索。
*到底什么模样?人们头脑中可能都有不同的概念和画像,大家面对*神的态度也不同。《论语.先进》中孔子的徒弟子路问老师如何和*神打交道时,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
从孔子对子路的问题回答方式,我们一方面看出老师因材施教的方法,启发子路思考生死问题;另一方面,在这个回答中,孔子强调的是先学会与人打交道,再去与*打交道。
我们大多数人毕竟是在与人朝夕相处的社会里,生活在与常人互动的日常生活里,而不是与*神较量中,尤其是真正的*神什么样,我们凡人也不容易看得出,就像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除了孙悟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辨认出*神的伎俩。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子路继续追问如果我们不考虑*神,怎么面对死亡呢?人为什么活呢?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
与第一个问题使用了同样的启发回答,孔子的回答中表明了他对生和死的态度,一个人活不明白,又怎么理解死呢?
这个回答告诉我们,人要先活明白,才能更理解死。每个人都有自己活着的意义,有人非常清晰,有自己的目标、责任、使命和梦想;有人态度鲜明,努力活出生活的质量,体现自己的价值;也有人认认真真过每一天,每一个当下,平凡地走向生命的远方。
有人说人活着贵在过程,因为每一个人起点是生,终点是死,不同的是活着的过程,就像“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
小说《人都是要死的》中有一句话“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走向死亡,但是在出生与死亡之间是生命。”活着,是为实现自己的信念和理想献出生命,——这就是人的存在价值和人生的意义。相比于永恒的客观世界,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是情境,人的生命总是短暂的。小说主人公吃了长生不老药,活了六七百年,看似永恒的生命中,却有着一颗孤独和疲惫的心,单调乏味空虚无聊的生活,六十秒和六十年对于一个长生不老的人没有什么区别。
因此,不管人的生命的长度如何,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活着,每个人在有限的生命时空中都有自由选择和自我塑造的权利。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名著《存在与时间》里提出了一个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这个概念让我们明白有意义的生命可以通过内涵延长,即精神成长,通过提高生命中每分每秒的质量和长度,尽己之力,创造价值,来提高整个生命的效能和价值,感受自我存在的美好过程。
不管是孔子对“知生”和“知死”的探问,还是“人都是要死的”这样的宣告,或是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的生命意义,我们看到:人生就是个一边活着,一边活好,一边活出价值和意义的过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