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习俗考
小寒食、寒食、大寒食以及清明节的历史沿袭变迁
文:枯木
《扫墓》
东风春雨至,
寒食杏花飞。
祭祖乡村外,
思亲不欲归。
春风春雨春季节,花开花落花满天。又到一年扫墓时,遍地尽是惆怅人。如今祭祖扫墓,对传统习俗不了解的人,因为国家清明节放假,往往以为清明节是传统祭祖习俗,而对寒食节要么不甚了解,要么更是清明寒食混为一谈。
其实清明节和寒食节是完全不同的节日,虽然都是古老的灿烂的中华历史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然而,清明节属于反映自然节律变化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属于农耕节气;而寒食节则是传统四大祭日(正月初一春节、冬至百五寒食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初一寒衣节)之一,也是民间郊外扫墓上坟最为隆重的第一大祭日。
除了清明节和寒食节容易混淆外,在民间还有“小寒食”、“大寒食”习俗,并且还有“寒食不烧纸,清明不上坟”的说法,虽然有不少人听说过,却不知道其来历和缘由,以及这些习俗究竟是哪一天也多有不知,下面我们就追本溯源,沿着历史轨迹,解开历史迷题。
一、寒食节的来历
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晋国大臣介子推(cui)而设立。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因“骊姬之乱”在外流亡十九年,介子推始终跟随左右,历尽磨难,不离不弃,一直辅佐在身边,忠心耿耿,甚至“割骨奉君”。晋文公复国后,励精图治,时值周室内乱,“未尽行赏”,便出兵勤王,是以“赏从亡者,未至介子推”。
对此,介子推没有他人一样主动请赏,并且不屑与屑小为伍,不食君禄,携母入绵山隐居,晋文公发觉后入山寻找,为了让介子推出来,便举火烧山,没想到介子推拒之不出,与母同时焚身绵山。晋文公悔恨不已,便下令在介子推忌日(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吃冷食,结合墓祭,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到了汉代,墓祭之风渐盛,于是寒食节祭祖传播到中原大部分地区;到了三国魏晋时期,更是因为晋代与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习俗掌故特别垂青,于是寒食节禁火寒食祭祖习俗扩展到了全国各地,从此成为全国性的节日。
二、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因而节气是以天象为基础的科学观测自然变化规律节点。
其中清明节气最初指清爽明净之风,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在古代只是节气,因为和寒食节相近,一般在寒食节后一二日,此时正是踏青时节,而且到了唐代法定寒食节放假,一般在四到七天,清明节包含在内,因而人们经常会把寒食清明一起来讲,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就是例子。
三、小寒食的来历
小寒食和寒食节的天数有关,关于寒食节禁火,历史上有不同记载,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以及一个月之说,甚至有一百零五的误解,该考证笔者另撰文讨论,这里就不赘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到了南北朝时期,寒食节已经变成禁火三天,诸如南北朝时宗懔撰著的《荆楚岁时记》有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因为寒食节禁火三天,日期为冬至后一百四日、五日、六日,正日为冬至一百五日,即“寒食节”,而另外两天也吃冷食,于是就出现了“小寒食”和“大寒食”的说法。关于“大寒食”如今民间部分地区还有遗存,可是查询历史资料却甚少记载。而关于“小寒食”却非常之多,可以肯定的是,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小寒食”的说法,然而具体哪一天却值得讨论。
唐代的小寒食日,依据的是杜甫的诗词《小寒食舟中作》和诗僧皎然的《遥和康录事李侍御萼,小寒食夜,重集康氏园林》。在杜甫诗词中有“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句,明代文学家王嗣奭(年-年)著述的《杜臆》认为“小寒食,为寒食前一日”,清初学者仇兆鳌(年-年)持不同见解,依据诗句的意思解释,认为小寒食是寒食后一日,也就是冬至后一百六日,“次日清明,始有新火,故食犹寒;禁火则酒亦寒,故云强饮。”
然而笔者认为,仇兆鳌的解释略显牵强,因为唐代寒食节禁火三天,如果最后一天是小寒食,依据是“食犹寒”,那么前两天寒食和所谓“大寒食”的程度就较难解释。
更主要的是,到了宋明时期,延续了唐代的风俗习惯,并且“小寒食”明确是寒食前一天,这有很多诗词为证。诸如明代藏书家张萱(年~年)的诗词《小寒食深青驿留题》有“明朝又是逢寒食,倦客如何未到家”,文学家梅鼎祚(年~年)的诗词《小寒食》有“客边寒食似来朝,游兴今年觉尽消”等,都说明小寒食就是寒食日的前一天,也就是冬至后第一百零四天。
四、大寒食的说法
大寒食的说法很少见有历史资料记载,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间以一百四日禁火,谓之私寒食,又谓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俗有寒食一月节之谚。”,可见南宋时期大寒食是指寒食前一天,这和明代说前一天是小寒食相悖。
笔者认为,寒食禁火三天,早在南北朝就成定例,而在三国时期北方曾有寒食一月之俗,直到曹魏才取消,因而大寒食应该是泛指,指的是一个月寒食,不是禁火三天的确指。因而得出推论,如果大寒食不是泛指,而是确指,那么禁火第一天为小寒食,第二天为寒食,第三天是大寒食。
另外从语意和禁火吃冷食的程度来讲,禁火第一天开始,食物略微显凉(也就是杜甫诗云“犹寒”),第二天则寒凉,第三天则更凉,因此寒食后一日叫“大寒食”,也比较合理。当然,由于宋代以后没有大寒食的记载,只是在民间少部分地区有流传,因而笔者也是推测,尚需进一步考据。
五、寒食节和清明节的日期变迁
寒食节在南北朝变为三天,并在唐代以法典形式固定下来后,日期是固定的,即冬至后第一百零五日。清明节为自然节气,日期最早也是固定的,本来互不干涉。后来因为历法原因发生改变,并且随之也带动了寒食节的改变,我们就来简单谈谈历法。
古代历法最早确定的节气是冬至,因为这一天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用圭表测量正午日影最长,冬至确定后到下一年冬至为一周期年。确定月则依据月相盈亏为朔望月,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确定二十四节气则依据北斗七星星象转移制定,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循环旋转,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一岁则二十四节气。
然而,如何确定朔和节气历代不同,原因是依据不同,这牵扯到几个名词,那就是平朔、定朔、平气、定气,这是历法推算的基础。所谓“平朔”,是南北朝以前,历法家取月的平均日数为29.5日,大月30日,小月29日,大小月相间,用这种方法定出的每月初一日叫“平朔”。
然而,平朔依据的是平均原理,并非实际观测,于是太阳和月球*经相等的时刻不一定在每月的初一,日食有时发生在月终的晦日,有时发生在初二。因而就出现了“定朔”,即以日﹑月*经度相等的时刻定为朔,以这天为朔日,称定朔,南北朝(宋)何承天首倡,唐初始采用。
所谓“平气”,也叫“恒气”,是推算二十四节气的方法,就是把一周年按时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从立春开始,每隔15.22天(÷24=15.)就一个节气,因而叫“平气”,古代用平气法测定节气一直延续到明末,因而在明代以前,清明节基本上也是固定的,就是在寒食节后两日(冬至开始计算,寒食节为第天,清明节为15.22*7=.54天)。
假如太阳运行时均匀的,那么清明节和寒食节也是固定不变的。然而,由于太阳在*道上每天运动快慢不匀,所以节气之间的天数也不一样,比如冬至前后太阳运动得快些,两节气之间只有14天。夏至前后太阳运动得慢些,两节气之间达16天。这样用平气法定节气就显得不太合理,因而需要定气,所谓“定气”,就是以太阳在*道上的位置为标准,自春分点起算,*经每隔15°为一个节气,这样比较准确。
早在隋朝天文学家刘焯就曾提出推算定气的方法,但一直未被采用,直到清初才被改变。明末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协助徐光启完成了卷帙浩繁的《崇祯历书》,其中节气就是以定气为基础,然而未及正式颁行而明已亡。明亡后汤若望献给清*府并被采纳,最初名为《西洋新法历书》,睿亲王多尔衮定名为《时宪历》,后避乾隆皇帝弘历讳,改为《时宪书》。
《时宪历》用定气法比较准确地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然而却带来一些问题,会出现一月三节气或一年中可两闰月等现象,为此汤若望被杨光先弹劾,被判凌迟处斩,后因京师地震,汤若望被赦免,其他5名钦天监官员被杀,“时宪历”亦遭废止。结果延续定气旧历发现误差日大,于是在康熙九年(年)《时宪历》适当调整后重新被颁布,一直延续到现在(当然在不断调整,这是另话)。
《时宪历》还有一个和本文有关的问题,那就是由于清明节日期不定,因而有可能是寒食节后一两日,也有可能和寒食节重合,这对于老百姓来说很难接受或遭到抵触(毕竟传统是寒食节祭祖,清明节踏青游玩时节),于是,在调整时,规定先确定清明节,然后前一天为寒食节,取消了原本冬至后一百五天的算法。这样,就保留了寒食节和清明节,并且不重合,所谓皆大欢喜。
六、寒食不烧纸,清明不上坟
寒食节自古延续禁火,到了清明节由朝廷赐火或传火,百姓重新举火,一直延续到宋代。到了宋代,随着火镰的普及(火药早在唐代就已经被发明,然而被正式使用在宋代),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用具,于是到了南宋,寒食节禁火三天吃冷食的习俗逐渐式微。
到了元代,朝廷取消了寒食禁火三天规定;而明代又恢复寒食禁火三天习俗;清代则又取消禁火,因而小寒食和大寒食逐渐消失,惟只有寒食节祭祖扫墓得以保留,不过民间很多地区依然保留寒食吃冷食的习俗。
然而,到了民国,寒食节却被清明节逐渐吸收替代。年民国*府规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反而寒食节不放假,从此清明节逐渐成为替代寒食节的民俗节日。到了建国后延续民国规定,依然是清明节扫墓放假,于是城市工作的很多人,逐渐都不甚了解寒食节了。至于小寒食和大寒食,由于年深日久,更是闻所未闻,逐渐消失在岁月长河中。
然而对于民国*府规定,中国老百姓很有意思,嘴上不说,却在行动上消极抵制。毕竟老百姓对于清明节放不放假不感兴趣,因而依然按照古老的习俗进行,那就是寒食节禁火吃冷食扫墓祭祖,清明节则踏青游玩,于是就有了“寒食不烧纸(钱),清明不上坟”说法,广为流传,如今依然在很多地方的乡村沿袭。
/4/1榆木斋
主要参考文献:
《淮南子天文训》西汉刘安
《汉书律历志》东汉班固
《新论卷十一离事》西汉桓谭
《后汉书周举传》南北朝(刘宋)范晔
《荆楚岁时记》南北朝(萧梁)宗懔
《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
《岁时杂记》北宋吕原明
《癸辛杂识》南宋周密
《岁时广记》元代陈元靓
《清史稿卷二七二列传第五十九汤若望传》
《二十史朔闰表》商务印书馆陈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