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华民间杂谈中国民间传统的信仰习俗
TUhjnbcbe - 2023/3/26 19:48:00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民间信仰主要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人们自发产生的有关神灵崇拜的观念、行为、禁忌、仪式等信仰习俗惯制,也称信仰民俗。民间信仰承袭了原始信仰“万物有灵”的朴素自然观。

对门神的信仰

门神是我国民间最流行的神祗之一,其历史之久、流传之广、种类之多,在诸神中是很突出的。说起门神的来历,不能不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祭门和挂桃人习俗。

门神

古代先民们由最初的“巢居”、“穴居”,逐渐进化到了“屋居”——学会了建造茅棚屋舍。屋舍不但可以遮风避雨,防止野兽和敌人的侵袭,还能存放食物财产,使人类得以生息安居。于是人们十分感激门户造物主。早在周朝,就有了祭门的风俗,其用意与祭灶祭社(土地)相同。

门神的产生还与古人的*神崇拜有关。殷周尚*,人们将许多坏事和怪事都看成是*怪作祟,对此充满恐惧心理。房门的出现,虽可防范敌害闯入,但古人还觉得缺乏安全感,需要有个能降*降妖的神明,来替自家“站岗放哨”,因此人们必须造出一个“门神”来,保护自家的性命和财产。《白毛女》中喜儿唱的“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小*进不来”,正是这种心理的写照。

最初的门神是两个“桃人”——用桃木雕成神像,悬于门上。他们其实是两位神将的化身:神荼和郁垒。传说他们二人是奉*帝之命把守“*门”的,发现害人的恶*,没说的,马上捆起来扔到山后去喂老虎,于是妖魔*怪们望风而逃。人们用桃木雕成二神模样,春节时挂于门上,使恶*不得进入,保护自家一年平安。雕桃人比较麻烦,逐渐简化为用桃板一左一右钉在门上,上面画二神图像或干脆写上二位的大名或画些符咒,此即桃符,开后世楹联(对联)之先河。

继捉*喂虎的神荼、郁垒之后,又出现了一位专门斩*吃*的门神,此即赫赫有名的钟馗。以后又出现以历史上的著名武将为崇拜对象的门神。武将门神虽也是神,但与神荼、郁垒、钟馗等相比较,“神”味儿少了,而多了些“人”味儿。

唐代以后,出现的最著名的武将门神,当首推秦琼、尉迟恭。有一阶段唐太宗李世民情绪很不好,晚上睡觉常常听到卧房外边抛砖掷瓦,*魅呼叫,弄得后宫夜夜不宁。他很害怕,将此事告诉君臣。秦叔宝说:“臣戎马一生,杀敌如切瓜,收尸犹聚蚁,何惧*魅?臣愿同敬德披坚执锐,把守宫门。”李世民同意。当夜果然无事。自此以后,便让二将夜夜守卫。后来李世民嫌二人辛苦,便命画工绘二人如往常守卫的全身像悬挂在门口,邪祟从此便绝迹了。上有所好,下必效仿,于是门神就传到了民间,至今民间所贴门神还有秦琼、敬德的形象。

二门神像通常贴在临街大门上,极其威猛,堪可镇住*魅。除秦琼、尉迟恭以外,武将门神尚有赵云、马超、薛仁贵、盖苏文、孙膑、庞涓、*三太、杨香武、燃灯道人、赵公明、马武、姚期、萧何、韩信乃至哼哈二将等。北方还有以孟良、焦赞为门神的,可能二人的身世不太硬气,曾落草当过强盗,故不登大雅之堂。这二位只屈尊降贵,在牛棚、马圈等处充当守卫——对付那些连畜生都不放过的小偷小摸。

以后,只有驱*镇妖一种功能的武将门神,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于是又出现了文官门神和祈福门神。后者寄托了人们祈望升官发财、福寿延年的愿望和心态。

文官门神以赐福天官居多,大都贴于院内堂屋门上,以别于街上驱*镇邪的武士门神,并含有迎福进财之意。

文官门神大都与升官发财有关,而祈福门神却与多子多福、福寿延年挂钩。二者有时也配对,如天官(或状元)门神,常与送子娘娘匹配。此外,还有喜神、和合二仙、刘海、招财童子等。

祈福门神上常常画一些吉祥物,取其吉利,多用谐音,以借双关之意。如爵、鹿、蝠、喜、马、宝、瓶、鞍等,寓“爵禄福喜,马报平安”。

如此,门神已成为具有驱邪魔、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多种功能的保护神,成为民间诸神中最受群众欢迎的俗神之一,至今兴盛不衰。

祭灶神风俗的由来

中国是信奉多神的国家,在我国古代人们信奉的众多神灵中,灶神在民间的地位是最高的。民谚曰:“三祭灶,四扫屋……”即指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一说二十四)祭祀灶神。灶神,俗称灶君、灶爷、灶王爷,是由原始的火崇拜发展起来的一种神祗崇拜。原始人群在长期与大自然搏斗的生活中,学会了使用火,火成了原始人的自然崇拜之一。在原始人氏族群居的生活中,那一堆永不熄灭之火便是他们的灶,因而在原始人那里,火神与灶神是一致的。不过,自灶神产生之日起,其职掌便与火或灶火毫无关系,他是天帝派驻各家的监察大员,是一家之长,负责监督一家老小的善恶功过,定期上报天庭,因而得到一般老百姓的顶礼膜拜。

腊月二十三(有的地方是腊月二十四),人们一大早就把好吃的东西摆在灶神的牌位前,然后嘴里不停地念叨,大意是让灶神上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说他(她)一年来受到优待,请玉皇大帝赐福本家。随后还要拿出特别黏的糖,由大伙代替灶神吃,意思是说,即使不能上天说好话,也决不能说坏话,索性把嘴封住。

灶神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流传着“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俗谚。孔子在向其弟子解释人们“媚于灶”的原因时指出:“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见《论语·八佾》)也就是说,如果不讨好灶神,他就会向上天告你的恶状。由于人与天帝无法沟通,所以,天帝那儿只能任凭灶神胡言乱语,凡人“无所祷也”。灶神告什么状,天帝就会给你定下什么惩罚。葛洪《抱朴子·微旨》说:“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一百日也。”也就是说,谁要是得罪了灶神,严重的要少活三百天,轻微的也要少活一百天。试想,平白无故地丢掉几百日的寿命,这种惩罚实在是让人畏惧。

据《淮南子·汜论》载:“炎帝作火死而为灶。”而《太平御览》一百八十六卷引《淮南子》佚文曰:“*帝作灶,死为灶神。”这灶神忽而是炎帝,忽而又是*帝,其级别还是蛮高的。有人说灶神原来是一位美女。据《经典释文》引司马彪语:“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这红衣女郎做了灶神,难免要受一些委屈,只是她与北方人俗称的“灶王爷”在性别上有了区别。

其实,早期的灶神产生于人们对火的自然崇拜。在秦代以前,祭灶就已成为国家祀典的“七祀”之一了。到了汉代,祭灶又被列为大夫“五祀”之一,并且灶神也被人格化,并被赋予新的功能。《太平御览》卷一八六引《淮南万毕术》就说:“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郑玄注《礼记·记法》也说:“(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这说明,至少在汉代,灶神已成为督察人间过错,专向天帝打小报告,说人坏话的神了。

所以,人们如果要祈福禳灾,便要对灶王爷恭恭敬敬,如不得用灶火烧香,不得击灶,不得将刀斧置于灶上,不得在灶前讲怪话、发牢骚、哭泣、呼唤、唱歌,不得将污脏之物送入灶内燃烧等等,名目繁多。每年到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王爷要升天报告一年的情况时,人们还要为灶王爷摆上供品,供上好吃好喝的,这就是所谓的祭灶。祭灶时,麦芽糖和酒是必不可少的,酒是为了让灶王爷喝得忘乎所以,晕头转向,而麦芽糖又甜又粘,把它糊在灶神嘴上,一来灶神嘴吃甜了,就不好再恶言恶语,只能说好话,二来麦芽糖粘住嘴巴,想说坏话也张不开口,只能说个含含糊糊。老百姓把“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软”这一套人世生活经验,也用在了对灶神的供奉上。宋代范成大《祭灶诗》即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猪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这哪里是祭灶,分明是向灶神送礼行贿。

古时祭灶不分身份的贵贱、高低,上至皇宫、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对灶神都是毕恭毕敬。据有关资料记载:每年腊月二十三,清朝皇帝例行在坤宁宫大祭灶神,同时安设天、地神位,皇帝在神位前行九拜礼,以迎新年福禧。祭灶这天,坤宁宫设供案,安放神牌,神牌前安放香烛供品,殿廷中设燎炉、拜褥。像民间一样,在灶君临升天汇报工作前,要用粘糖封住嘴,以防他在玉帝面前胡说八道。祭灶时,宫殿监奏请皇帝到坤宁宫佛像、神像、灶君前拈香行礼。礼毕,宫殿监再奏请皇后依次向灶君等神位行礼。

灶神的崇拜,从早期的企求降福,到后来的谨盼避祸,曲折地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己命运的茫然不解,只能把自己遭遇的各种吉凶祸福托之于神,而灶神不许有怨言、说怪话、发牢骚的种种禁忌,则被统治者加以利用,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一种工具。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不断进步,祭灶的风俗渐渐淡化,它必将慢慢远离人们的生活。

祭灶习俗与熟食习惯

发明熟食之前,“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之实,食赢蟒之肉,多疾病*伤之害”(《白虎通·号》)。但是,随着火的发现,原始人将火逐渐使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生产上,如出现刀耕火种;生活上,如出现熟食。自熟食出现,人们明显减少“多疾病*伤之害”,对延长人类的寿命,显然是一重大贡献。而熟食与烹调食物设备的“灶”,是密不可分的。正如《说文解字》里指出的:“灶,炊也……灶,造也,创造食物也。”“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作用,《汉五行志》里作了高度概括:“灶者,生养之本。”

那么,究竟是谁发明熟食与“创造食物”的“灶”呢?自古就有不同的说法,如《礼记·礼器》篇里记载:“灶者,是指老妇之际。”东汉经学家郑玄不仅明确指出是妇女,而且认为创造食物的“灶”,亦是妇女。他说:“老妇,先炊者也。”(郑玄释:《礼记·礼器》)而与郑玄同一时期的经学家许慎则认为是祝融,他说:“为祝融,祀以为灶。”

对于此说,东汉时期的学者高诱加以解释,说祝融是“火正”,“死为神,托祀于灶”。后唐经学家孔颖达,将史前的“老妇”之说,与祝融为“火正”、“死为神”的解释相结合,提出合二为一的看法,就是为了祭祀发明熟食与“灶”的创造者,主张“祀火神而以老妇为配”。他说:“古者原奥神,礼器所谓燔柴于奥者也,盖老妇之际,历世奉以为炊。中夏则祭灶,而此奥配之。”

孔颖达的“合二为一”之说的基本特征是,既不称做祀“火神”,也不叫做祀“老妇,先炊”,而是统统合称做“灶神”。所以,此说不仅逐渐演变成为民间生活中讲究“祀灶”的习俗,而且逐渐受到帝王的重视,如《五经异义》里,作了比较透彻的解释:“孟夏祀灶,王者所祀,古之有功德于人。”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旧时民间传统八月十五拜祭月神,腊月二十三祭祀灶神,几乎家家户户无一例外。不过在拜祭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禁忌,即“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民间信仰认为月亮是月神,又称月姑、月亮娘娘、月亮奶奶、太阴星君。拜月之俗始自先秦,魏晋时广泛流传,唐宋至明清一直盛行不衰。至今我国各地仍有许多中秋祭月的“拜月坛”、“拜月亭”、“拜月楼”等古迹遗存。据说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朝嘉靖九年(年)修造的供皇家祭月的地方;北京颐和园,也是清朝慈禧太后率大臣、后妃和宫女祭月的场所。

过去拜月仪式很隆重,方式也很多。或供月光神杩,或以木雕月姑为神像,都把神像供在月亮出来的方向,设供案,摆供品,焚香烧纸,下跪叩拜。《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官符像,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清嘉录》载:“每户瓶兰、香烛,望空顶礼,小儿女膜拜月下,嬉戏灯前,谓之‘斋月宫’。”有些地方的妇女边拜月还边念叨:“八月十五月亮圆,西瓜月饼敬老天。敬得老天心欢喜,一年四季保平安。”苏州的妇女们则盛行“走月亮”。据《清嘉录》载,中秋夜,妇女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结队出游,或拜亲访友,或到尼姑庵寺庙上香,直到鸡声响起,还婆娑于月下。

无论从史料记载还是从民间相传看,拜月的主角都是妇女,祭灶的主角都是男性。中秋节男子可以赏月、玩月、咏月,但一般不去祭拜。腊月二十三送灶,则是“男儿酌献女儿避”。为什么要“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呢?据说是因为月神为女性,且为漂亮的仙女,嫦娥奔月就是这种传说的一个嬗变形态;而灶神是男性,又是个美男子,他娶了郭丁香以后,还与王海棠勾搭成奸,是一个淫夫形象。男子拜月,女子祭灶,有“男女授受不亲”之嫌,甚至恐怕抵挡不住诱惑,会产生想入非非或节外生枝的事情。

对土地神的信仰

土地神又称“土地公公”、“土地公”、“土地爷”,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众神之一,流行于汉族地区,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属于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在年及其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现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诸神中地位较低的神祇。

在一般民间的信仰中,神明多半会有明确的出身,但土地神的出处很多,传说之多不胜枚举,此举中之两例。一说为:周朝一位官吏张福德,生于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自小聪颖至孝,三十六岁时,官朝廷总税官,为官廉正,勤*爱民,至周穆王三年辞世,享年一零二岁,有一贫户以四大石围成石屋奉祀,不久,由贫转富,百姓咸信神恩保佑,乃合资建庙并塑金身膜拜,取其名而尊为“福德正神”,故生意人常祀之,以求生意发展。

另一说为:周朝上大夫的家仆张明德(或张福德),主人赴远他地就官,留下家中幼女,张明德带女寻父,途遇风雪,脱衣护主,因而冻死途中。临终时,空中出现“南天门大仙福德正神”九字,盖为忠仆之封号,上大夫念其忠诚,建庙奉祀,周武王感动之余说:“似此之心可谓大夫也”,故土地公有戴宰相帽者。

明清以后民间又多以名人作为各方土地。例如,清代翰林院及吏部所祀之土地,传为唐代大文人韩愈。杭州太学一带,原是岳飞的故乡,於是太学就奉岳飞为土地神。现在的土地庙中常配祀有土地婆婆,其俗约起于南宋。

《公羊传》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土地神为一方乡土的保护神,过去在每一村落都建有土地庙,但大都非常简陋,有的甚至只由四块石头相垒而成。一般在祭宗祠、扫墓、破土之前总要先祭祀土地神。俗传二月初二为土地神诞辰日,届时家家作祭,土地庙中除供拜外,还演戏娱神,为土地公公祝寿。土地神的配偶称“土地奶奶”。

趣话城隍庙

我国各地城市无论大小,都建有一座城隍庙。过去,城隍庙里香火很旺,是城里最热闹的一个去处。城隍庙里供奉着城隍神,城隍神是一个城市的守护之神。如果说,土地爷是乡村农民普遍崇拜的神祗的话,那么,城隍神就是城镇百姓普遍信仰的神明。因此,土地庙遍及全国农村,而城隍庙则遍及各地城镇。

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

城隍神的起源很早。最早见于史册的城隍庙,是安徽芜湖的城隍庙,修建于三国时代吴国赤乌二年(公元年),算起来也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南北朝时,城隍的影响渐大,到唐代,国泰民安,商业繁荣,城市高度发达,民间对城隍神的信仰更为普遍,各城镇纷纷立庙祭祀。就连道教也把城隍纳入自己的体系,称他是去恶除凶、护国安邦之神,并管领一方亡*。

到了宋代,城隍信仰已是民间非常普遍的信仰了,元代文宗天历年间,朝廷让城隍爷配享夫人,从此城隍庙里就有了寝殿,专门供奉城隍爷及城隍夫人。

到了明代,朱元璋更是推崇有加,相传朱元璋称帝之前,曾经宿身城隍庙而幸免大难。朱元璋称帝之后,于洪武元年(公元年),下旨封都城隍为监察司显佑王,职位正一品;与朝廷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和左右丞相平级。同时封各府城隍为监察司民城隍威灵公、职位正二品;封州城隍为监察司民城隍显佑侯,职位正三品;封县城隍为监察司民城隍显佑伯,职位正四品。正是在这一时期,各州府县,纷纷修建城隍庙。都城隍庙由皇帝亲自勅建,皇宫拨付银两,庙内住持由朝廷直接任命,各府、州、县则按照等级,依次效仿,规模等级完全参照地方官署衙门,按级别配制冕毓官服。明洪武三年(公元)年朝廷颁布了专门祭祀城隍的典章制度。并下诏去除了城隍封号,封京都城隍为“都城隍”。其它只称某府某州或某县城隍。

城隍神为一方神圣,民间对之十分迷信。若有人生病,民间认为住进城隍庙即可治病。老百姓遇到冤屈和不平之事,可以写好状子,送到城隍爷面前焚烧,以为城隍老爷不会坐视不管,一定能为之申冤。另外,当地如发生瘟疫或久旱不雨,人们就将城隍塑像抬去出巡,以镇压*魅,保护地方太平。还有,若有人在异乡去世,灵柩运回原籍时,必须到城隍庙去领“路票”,这样才能引*回籍,否则就成了异乡之*。

在各地的城隍庙里,一般都有两座城隍像,一座是泥塑的,摆在那里永远不动;一座是木雕的,大小与真人相仿,能立能坐,以供抬着出巡之用。城隍庙的大殿正中是城隍爷,有的还有城隍奶奶,两旁分列判官、牛头、马面、黑白无常等*卒,显得阴森恐怖。

城隍一般在每年的清明节、阴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和阴历十月初一出巡。出巡时,仪仗威严,前呼后拥,煞是气派。也有的地方,城隍出巡时,仪仗队伍中有人扮牛头马面、判官小*之类,以壮声势。

与土地神的情况十分相似,各地都有自己的城隍神。城隍为主管阴间事务之神,因此民间常将已故的英雄和正直的名臣奉为本地的城隍神,祈望他们的英灵能像生前那样保护百姓,伸张正义,除暴安良。

如杭州的城隍神是明代的清官周新。周新是广东南海人,明朝永乐年间任浙江按察使,为官清廉,人称“冷面寒铁”。他到杭州上任后,公正廉明,先清除了衙门中一批为非作歹、欺压百姓的官吏、差役。接着又微服出巡,亲自询问狱中犯人的案情,纠正了一大批冤假错案,使贪官污吏闻风丧胆,而百姓则称他为“青天大老爷”。后来,他因触犯了权贵而被诬陷下狱,他在明成祖面前敢于大声争辩,临死前还大呼:“生为直臣,死当做直*!”

周新死后,杭州百姓愤愤不平,明成祖为了平息民愤,就假惺惺地说,自己已梦见周新死后升天做了杭州的城隍神。从此,杭州人就在吴山上为他立了座“城隍庙”,吴山也因此被称做“城隍山”了。

上海也有座城隍庙,如今已成为著名的豫园商场。上海与各地不同,一个庙里有三位城隍神,一位是汉朝大将霍光,一位是河北大名府人秦裕伯,另一位是清末爱国将领陈化成。秦裕伯在元朝末年迁居上海,对上海人民有感情。他死后因“显灵”救了上海百姓,而被立为城隍。陈化成原为福建水师提督。年6月16日凌晨,英国炮舰进攻吴淞口,陈化成亲临西炮台指挥应战,击沉敌舰八艘。后因两江总督牛鉴先和东炮台守将临阵脱逃,造成陈化成孤*奋战,最后陈化成与其部属全部壮烈牺牲。上海人民为纪念这位爱国将领,将其塑像请进城隍庙,还将吴淞一座桥命名为“化成桥”,在吴淞海滨公园立其塑像,供后人缅怀凭吊。

西安都城隍庙,是由朱元璋亲自敕建,由朱元璋次子秦王朱樉亲自负责监修,在唐辽王府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修建之初,被朱元璋敕封为都城隍庙,统辖西北诸省大小城隍。在城隍信仰的序列中,级别最高、影响最大。自明洪武二十年(公元年)创建至今,已有年历史。六百多年来,风雨沧桑,朝代更迭,都城隍庙历经兴衰。自元朝定都北京以后,西安就失去了作为国都的优势和辉煌,明清之际,经济中心也以江南为主,陕西渐渐成为西北偏远落后的地区,但当年朱元璋敕建的都城隍庙,威严依旧,雄伟依旧。

湖南省安仁县城隍庙,位于县城城关镇凤凰山,为安仁境内重要的道教活动场所,安仁县道教协会就设于庙中。庙中主持为李松林道长。城隍庙处在凤凰山腰,坐东朝西,青山环抱。庙宇气势宏伟,雕梁画栋,十分精美。凤凰山灵气也赋予了该庙以无限生机。因为有此庙的存在,凤凰山也成为儒、道、佛三教合一的人间仙境。民间传说凤凰山的菩萨灵,有求必应,由此招来边县区众多信男善女焚香朝拜,多年来香火兴旺。

甘肃省兰州市城隍庙,在兰州市张掖路。建于宋代,有殿3楹,祀奉汉将*纪信,又名纪信庙。明代重修后改易现名。清乾隆年间(—)毁于大火,后重修。坐北向南,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大门3间,为忠烈侯坊,二门为硬山顶式环廊戏楼,北有卷棚歇山顶式享殿,后为重檐歇山顶式正殿,左右有厢房、钟鼓楼等。回廊下原有壁画,现已不存。年辟作兰州市第一工人俱乐部。

河南省郑州市城隍庙,在郑州市商城路北。建于明代初年,弘治十四年(年)重修。坐北朝南,有山门、前殿、乐楼、大殿、寝宫等。建筑均为琉璃瓦覆盖,卷棚出厦,飞檐四出,造型精致,结构紧凑。乐楼高达15米,歇山式双层建筑,正脊浮雕游龙数条,有凤凰在上下飞舞,有荷花、狮子在左右陪衬,异常生动。大殿正脊两端雕有吞脊吻兽,两侧刻滚龙数条,并饰凤凰、牡丹;殿上刻有“八仙过海”及苍松翠柏、人物鸟兽,构图和谐精致。道教庙宇。在河南省郑州市东大街路北,全称城隍灵佑侯庙。建于明初,弘治十四年(年)重修,其后屡有修葺。庙宇坐北面南,主要建筑有山门、前殿、乐楼、大殿、寝宫等,均为琉璃瓦覆顶,卷棚出厦,飞檐高举,造型精致,结构紧凑。乐楼高达15米,双层歇山式建筑,正脊浮雕游龙数条,间以凤凰飞舞,荷花、狮子陪衬,异常生动;大殿正脊两端雕有吞脊吻兽,两侧刻滚龙数条,并饰凤凰、牡丹,殿上刻有八仙过海、苍松翠柏、人物、鸟兽等图案,构图精致,栩栩如生。庙内绿树成荫,碑碣四立。

此外,浙江会稽(今绍兴)的庞玉,南宁、桂林的苏缄,北京的杨椒山,襄阳的萧何等,也都是历代名臣,并与当地有某种渊源关系,因而被人们奉为城隍神。

中国民间迎财神、祭财神的习俗

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户户悬挂财神像,希冀财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吉,象征平安;利,象征财富。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财,自然十分完美,这种真切的祈望成为人们的普遍心理。求财纳福的心理与追求,充分反映在春节敬拜财神的一系列民俗活动中。

主管财源的神明分为两大类:一是道教赐封,二是民间信仰。道教赐封为天官上神,民间信仰为天官天仙。道教赐封并不称为财神,而是在其官职上加封神明。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一种主管财富的神明。佛教里也有财神,分别是北方多闻天王和善财童子。

财神

先说迎财神。除夕之夜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迎财神。除夕之夜,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吃饺子(饺子象征财神爷给的元宝),吃罢饺子彻夜不眠,等待着接财神。“财神”其实是印制粗糙的财神像,此财神像用红纸印刷而成,中间为线描的神像,两旁写着“添丁进财”、“祈求平安”的吉利话。“送财神”的是一些贫寒子弟或街头小贩,他们低价买来财神像,挨门挨户叫卖:“送财神来喽!”户主绝不能说“不要”,而要客气地说:“劳您驾,快接进来。”几个铜子就可买一张,即使再穷也得赏个黏豆包,换回一张。一个除夕夜,有时能接到十几张“财神”,这是为了讨个“财神到家,越过越发”的吉利。这种习俗在中国民间一些地区仍在延续。春节期间一些乞丐到村里挨家挨户乞讨钱财,主人施舍给他们钱财后,他们就在主人家门口的墙上贴上一张财神像。据记述,旧时苏北张家港周围贴财神的习俗为,他们用*纸刻上财神图案,去人家门上张贴,贴时口中念念有词,其词曰:“财神贴得高,主家又蒸馒头来又蒸糕;财神贴得低,主家来年好福气;财神贴得不高不低,主人家里钱铺地。”主人则答曰:“靠富。”

再说祭财神。每到春节,举国各地均祭祀财神,祭祀方法各异。北方地区春节时,家家请回财神,供奉财神像,焚香上供品。正月初二清晨祭财神像。祭祀时边行礼边念祝词:“香红灯明,尊神驾临,体察苦难,赐富百姓。穷魔远离,财运亨通,日积月累,金满门庭。”清代俗曲则云:“新正初二,大祭财神,点上香烛把酒斟,供上了公鸡猪头活鲤鱼,一家老幼行礼毕,鞭炮一响惊天地。”祭祀场面非常隆重。南方敬祭财神供品内容特别讲究,供品共分三桌:第一桌为果品,有广橘,兆示生意广阔;第二桌为糕点,多用年糕,意为年年高,糕上插有冬青枝,意为松柏常青;第三桌为正席,有猪头、全鸡、全鸭、全鱼等,有招财进宝的吉意。祭祀时,主人点燃香烛,众人顶礼膜拜。人人满怀发财的希望,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在全国各地,都有祭祀财神的踪迹,财神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便由此可见。

财神的起源颇为难考,所祭祀的神明也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财神,一般认为有所谓“正财神”赵公明,“文财神”比干、范蠡,“武财神”关羽,“偏财神”五路神、利市仙官,“准财神”刘海蟾。这些财神,又可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两大类,最为人们熟知的财神,则是“正财神”赵公明。

“正财神”赵公明

世人祭祀的财神,影响最大的当推赵公明。据《三教搜神大全》载,赵公明变化无穷,能够驱雷役电,呼风唤雨,保命解灾。故人称“元帅之功莫大焉”。做买卖求财,只要对赵公明祈祷,便无不称心如意,因此民间奉其为财神。旧时年画中,赵公明的形象多头戴铁冠,手持宝鞭,黑面浓须,身跨黑虎,面目狰狞,因此人们又称其为武财神。

民间关于赵公明的传说,由来已久。早在晋代年间,干宝《搜神记》中,赵公明为专取人性命的冥神之一。东晋时期,陶弘景《真诰》中记述,赵公明为降疾病的瘟神。隋唐时期,《三教搜神大全》载,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六月,有五力士在空中出现,分别身披青、红、白、黑、*五色袍,各手执物:一人执勺子和罐子、一人执皮袋和剑、一人执锤、一人执扇、一人执火壶。文帝问太史张居仁:“他们是何方神圣?主管哪些灾福?”张居仁奏曰:“他们乃五方力士,在天上作为五*,在人间为五位瘟神: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贵、总管中瘟史文业,主管世间瘟疫。此乃天地运行时所产生的疾病。”文帝问:“怎么才能制止而使世人免受瘟疫呢?”张居仁答曰:“瘟疫是上天降临的疾病,无法制止。”那年许多百姓死于瘟疫。是时,文帝下令立祠,于六月二十七日诏封五方力士为将*。

赵公明的瘟*性格到了《列仙全传》中就更为具体了,只是他又从五方瘟*之一变成了八部*帅之一:元明时有八部*帅,各领*兵数万亿,行于人间。刘元达领*兵施杂病,张元伯领*行瘟疫,赵公明领*施人间以痢疾,钟子季(钟士贵)施人间以疮肿,史文业行寒疾,范巨卿行酸瘠,姚公行五*,李公仲行狂魅赤眼,给人间降下许多灾祸疾病,夺走了万人性命,枉天无数。

直到《封神演义》问世,赵公明才不再像昔日那样浑身充满邪气、*气和瘟气。姜太公奉元始天尊之命按玉符金册封神,名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并统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个部下。他的职责是专司金银财宝,迎祥纳福。从此,赵公明开始掌管天下财富,做了财神爷。赵公明司财,能使人发家致富,这正符合世人求财的愿望,所以民间广泛祭祀赵公明,而他原来作为冥神、瘟神、*帅的面目被日渐淡忘了。

公正无私的文财神比干

旧时财神有文武之分,崇文尚武的不同人家各有所祀。尚文的人家供奉文财神,尚武的人家祭祀武财神,文武之道虽不同,却都各有财发。除了武财神赵公明外,还有文财神比干。民间年画中,比干的神像为文官打扮,头戴宰相纱帽,五绺长须,手捧如意,身着蟒袍,足登元宝。文财神的打扮与天官相似,二者的区别就是:天官神态慈祥,笑容满面;而文财神比干的神像面目严肃,脸庞清态。

据记载,比干是殷纣王的叔父,是一位忠义之臣。时殷纣王暴虐无道,荒淫失*。据《封神演义》载:商纣王被妲己(九尾狐)所迷惑,丧德败行,荒淫无道,巅倒伦常,又信费仲、尤浑等佞臣至朝*腐坏,丞相比干身为纣王的叔父,责无旁贷,不时力谏纣王,但被妲己等人视为眼中钉。

一晚,比干应纣王之命赴鹿台迎接群仙降临,当酒过三巡之后,他发现妲己及其所请来的神仙全是妖狐化身,于是暗中请镇国武成王*飞虎诛杀坦己的狐族,因此更令妲己含恨在心,设下*计杀害比干。

一日,妲己面带病容地对纣王假说自己心病复发,绞痛难当,记得幼时曾得异人相救,以玲珑人心一片,煎汤吃下,此疾就愈,但若无玲珑心则此命休矣,妲己又虚言比干是一位忠贤之臣,其心必定是七窍玲珑,可借一片食之,病愈即还给他,纣王信以为真,即命人急召比干。

比干闻之,既怒且惊,慌忙中打开了姜子牙留下的锦囊来看,内藏有符诀及救命法术:将符烧灰入水,饮服于腹中可护住五藏六腑;剖腹摘心之后,在路途中若见有人卖“无心菜”,你就要问:“人若是无心如何?”卖菜人若是答:“人若无心还活!”你便不死;但卖菜人回答:“人若无心即死!”你就即死矣!比干顾不得那么多,即依照锦囊内的方法去做!

他到了朝殿之上即破口大骂:“妲己贱人!我死冥下,见先帝无愧矣!”又泣:“成汤先王!岂知纣断送成汤二十八世天下,非臣之不忠耳!”遂即拔剑剖腹,但其血不流;比干将手往腹内摘心而出,掷在地上,掩袍不语速往城门外去。

比干一言不发,骑马飞奔跑了好几里路,忽然听见一妇人大叫卖无心菜,比干勒马即问:“人若是无心如何?”(妇人是申公豹变的)妇人回答:“人若无心即死!”比干登时大叫一声血如泉涌,一命呜呼。

后传说,比干因服了姜子牙的灵丹妙药并未死去,而是来到民间广散财宝。比干生性耿直,公正无私,心被挖空后成了无心之人,正是因为无心无向,办事公道,所以被后人奉为财神。当时传说在比干的荫佑下做买卖的人,无偏无向,公平交易,互不坑骗,所以比干广为世人所传颂和敬奉。

生财有道的文财神陶朱公范蠡

范蠡也是一位文财神。他是春秋战国之际杰出的*治家、思想家和谋略家,同时也是一位生财有道的大商家。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邑(今河南省南阳市)散户陇人。大约出生于公元前年,约于公元前年无疾而终,享年97岁,几近百岁,春秋末期的*治家、*事家和经济学家。著作有《计然篇》、《陶朱公生意经》等。以经商致富,广为世人所知,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被称为中国商人圣祖。

范蠡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年青时,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然纵有圣人之资,在当时贵胄专权、*治紊乱的楚国,范蠡却不为世人所识。

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年),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槜李之战(今浙江嘉兴),吴王阖闾阵亡,因此两国结怨,连年战乱不休,周景王二十六年(公元前年),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决战,越王勾践大败,仅剩兵卒逃入会稽山,范蠡遂于勾践穷途末路之际投奔越国,献“卑辞厚礼,乞吴存越”之策。议和后他向勾践慨述“越必兴、吴必败”之断言,进谏:“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被拜为上大夫后,他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砺坚,君后勿悲,臣与共勉!”

范蠡回国后又辅佐越王富国强兵,终于打败了吴国。灭吴之后,越国君臣设宴庆功,群臣皆乐,唯独勾践面无喜色。范蠡察此微情,识大体:越王为争国土,不惜群臣之死,而今如愿以偿,更不想归功于臣下。于是,范蠡毅然向越王辞官隐退,带领家属随从,乘扁舟,泛东海,来到齐国。

范蠡父子在齐国海边耕种土地,勤劳治产不久,就积累家产数十万金。齐人闻其贤,请其为相。范蠡叹息:“居家则累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他归还了相印,将钱财尽分给了朋友和乡邻,只带上最贵重的物品,暗自离开齐都,悄悄来到陶地。范蠡认为,陶地处天下之中,为交易的必通要道,由此可以致富,作为后半生的保证,自此居住下来,自称陶朱公(“陶”,指陶地,或说隐语“逃”;“朱”,一说为富翁的象征,或说寓己曾做高官;“公”,一说是对尊长、平辈的敬称,或说寓己曾做公爵)。范蠡父子靠种地、养牲畜、做生意又积累了数万家财,成为陶地的大富翁,后又分财于百姓,天下人都赞美陶朱公,拜其为财神。

陶朱公的经营智慧历来为民间所重视,于是有许多经营致富术托在陶朱公名下。如《经商十八忌》:生意要勤快,切忌懒惰;价格要定明,切忌含糊;用度要节俭,切忌奢华;赊账要认人,切忌滥出;货物要面验,切忌滥入;出入要谨慎,切忌潦草;用人要方正,切忌歪邪;优劣要细分,切忌混淆;货物要修整,切忌散漫;期限要约定,切忌马虎;买卖要适时,切忌延误;钱财要明慎,切忌糊涂;临事要尽责,切忌妄托;账目要稽查,切忌懒怠;接纳要谦和,切忌暴躁;立心要安静,切忌粗糙;说话要规矩,切忌浮躁。

十八忌为商家经验之谈,托名陶朱公,由此可见,他作为财神在民间商人心目中的智慧形象。范蠡一生艰苦创业,积金数万;善于经营,善于理财,又能广散钱财,故称其为文财神就理所当然了。

撒钱济贫的准财神刘海蟾

在中国民间信仰的众多财神中,有一类只能算做是准财神,意为未得财神封号,但由于此神能为人们带来一定的财运,承担了一部分财神的职责,于是人们就将其作为财神看待。刘海蟾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准财神。

刘海蟾其实就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散财童子”,他曾在八仙故事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他豪放、旷达、潇洒,总是乐呵呵的形象,从而成为人们心中的一种希望、寄托,深受人们的喜爱,有着丰富多彩的传奇故事。

刘海蟾,原名刘海,是五代初的道士。他本名操,字昭远,又字宗成,又名哲,字元英,出家后改名玄英,道号海蟾子,人多呼其刘海蟾,燕山(今北京)人。他曾为辽朝进士,后事燕主刘守光为丞相,平昔好谈养生的学问。一天,有个道士自称正阳子来见,他以宾礼相待。正阳子向刘海要了十枚鸡蛋和十文金钱,以一钱间一蛋高高垒起,垒成塔状。刘操惊叫起来:“太危险了!”道士对他说:“身居荣禄,足履忧患,丞相之危更甚于此!”刘海蟾顿时恍然大悟。这个正阳子据说就是钟离权,特意前来点化他的。

后梁太祖朱温于开平三年(年)封刘守光为燕王。过了两年,即乾化元年(年),刘守光僭称燕帝。刘操谏之不听,遂托疾挂印而去,并改名刘玄英,弃家远游访道。后遇吕纯阳授金液还丹之要,乃修真得道成仙,遁迹于终南山、太华山之间,清时华山尚有刘海蟾道场遗碑,惜今不存。道教全真派奉为北五祖之一,元顺帝至正六年(年)封“明悟弘道真君”,至元武宗时,又加封为“明悟弘道纯佑帝君”。

以此看来,刘海是个悟后弃富的道士,本与财神无缘,刘海成为财神也许是源于他的道号——海蟾子。蟾,即蟾蜍,因此物相貌丑陋,分泌物有剧*,对人体有害,被列为五*(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之一。又因蟾蜍的分泌物蟾酥有强心、镇痛、止血等作用,又受人们所崇拜。《太平御览》引《玄中记》云:“蟾蜍头生角,得而食之,寿千岁,又能食山精。”当时人们把蟾蜍当成了避五病、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的吉祥物,是有灵气的神物。刘海以“蟾”为道号而闻名,又以“刘海戏金蟾”的传说被抬上了财神的宝座。

刘海戏金蟾出现在大量的民间年画和剪纸中,历代画家也有不少这一题材的佳作传世。在这些作品中,刘海皆是手舞足蹈、喜笑颜开的顽童形象,其头发蓬松,额前垂发,手舞钱串,一只三足大金蟾叼着钱串的另一端,做跳跃状,充满了喜庆、吉祥的财气。刘海所戏金蟾并非一般蟾蜍,而是三足大金蟾,举世罕见。金蟾被看做是一种灵物,古人认为得之可以致富,这是刘海被塑造成财神的主要根据。据说,刘海用计收了修行多年的金蟾,得道成仙。刘海戏金蟾,金蟾吐金钱。他走到哪里,就把钱撒到哪里,救济了不少穷人,人们尊敬他,感激他,称他为“活神仙”。为此,还修建了刘海庙,把他的故事编成戏剧,到处吟唱。

关帝信仰与关帝庙

在中国,一提到关公、关羽、关云长,真可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三国演义》里,关云长身材魁梧,赤面美髯,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他手提青龙偃月刀,下跨赤兔千里马,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谱写了一曲令人感慨万千的人生壮歌。作为三国蜀将的关公,在当时并无什么特殊之处,与关羽武功处于同档水平的将领还有不少,甚至还有超过他的。他也是常人,曾被俘过两次,败走麦城是败在东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将马忠手下。

而在民间传说中,关羽是一位义气千秋、忠贞不贰、见义勇为的英雄好汉,在百姓心目中成了勇武和忠义的化身。关羽本是一位历史人物,后来怎么变成了“帝”和“神”呢?

关羽

关羽是三国时代蜀国的一员大将,公元年,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壮缪侯”。到了唐代,民间就开始流传他的故事。此后,他就成了历代帝王追封的对象。

北宋徽宗崇宁元年(年),追封为“忠惠公”;大观二年(年),复封“武安王”;宣和五年(年),再封为“义勇武安王”。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年),封为“壮缪义勇武安王”。

南宋淳熙十四年(年),封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

元文宗天历元年(年),封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年),敕建首都(今南京)关庙。

明神宗万历十年(年),封为“协天护国忠义帝”;后敕赐解州关帝庙“英烈庙”号。

万历四十二年(年),加封关公为“三界伏魔大帝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

清世祖顺治元年(年),封关公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世宗雍正三年(年),追封关公曾祖父为“光昭公”,祖父为“裕昌公”,父亲为“成忠公”。

德宗光绪五年(年),封关公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长达26字。

到此,关羽终于由一员武将变成“王”,又变成“帝”,乃至“大帝”。明清时代,关羽的地位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人们把他和“文圣人”孔子排在一起,称为“武圣人”。

关羽声名日隆,就连佛教和道教也争相把他拉入教门,以壮声威。佛教各寺院纷纷将关羽列为本寺护法神,道教尊其为“关圣帝君”、“荡魔真君”、“伏魔大帝”,甚至喇嘛教也供奉起关羽来。

关羽最终被神化,成为人们普遍崇拜的神明。民间将关帝视为万能之神,他既能给人福禄,保佑科举,又能治病消灾,驱邪辟恶,诛罚叛道,甚至还能招财进宝,庇护做生意的人。关帝的神通越来越大,又被二十多个行业供为保护神。这些行业有皮革业、烟业、绸缎业、厨业、盐业、酱园业、豆腐业、屠宰业、糕点业、理发业、银钱业、典当业,等等。

关羽由人变成了“帝”和“神”,主要是由于历代封建帝王的推崇。关羽集忠、孝、节、义于一身,对统治阶级来说,树立这种精神偶像,是“教化”亿万臣民,强化封建伦理规范,加强封建统治的“良方”。这与我国先秦时代的思想家孔子的遭遇是一样的。关帝之所以被人们所接受,成为民间妇孺皆知的偶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关羽身上的勇武、忠义等品质符合中国老百姓的传统道德观念,人们把他看做铁骨铮铮的英雄、侠肝义胆的好汉。这又与人们普遍喜欢孙悟空的情况很相似。

民间对关帝的顶礼膜拜,可从遍及全国各地的关帝庙看出。几乎每一部府志、县志等地方志书都有“关帝庙”、“关公庙”的记载。清代中叶,仅京城之内,拜祀关公的庙宇,便多达座。关羽是山西解州池南常平人,在解州至今还耸立着全国最大的关帝庙,每年举办关公文化节。

清代,随着统治势力不断向边疆推移,关公崇拜也迅速蔓延到东北、蒙古、*、西藏、台湾、香港、澳门。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墨尔根(今嫩江)、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库伦(今乌兰巴托)、巴里坤、惠远城(今伊宁)、拉萨等边疆诸地均先后建起了关公(帝)庙。拉萨帕玛日山上的关帝庙,建于乾隆年间,是中央*府在西藏有效行使主权的铁证,也是不同信仰的各族人民在古城拉萨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

尤其港、澳、台同胞对于关公的祭祀、崇拜,依然热潮如昨,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台湾岛面积不算太大,但全岛大大小小的关公庙至少有二百座;全岛人口不足四千万人,却拥有关公崇拜者八百多万人之多。

相传农历五月十三日(一说十二日)是关帝的生日。这一天各地举行热闹的关帝庙会。庙会内容一般为进香礼拜、演戏谢神和进刀马。《燕京岁时记》上记载:北京十里河关帝庙“每至五月,自十一日起,开庙三日,梨园献戏,岁以为常”。《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六合》上也说:“(五月)十三日乃关帝诞辰,官民祭享,演戏建酿,龙舟游舫如(五月)五日。”这一天还要给关帝供大刀和骏马,俗称“进刀马”。刀以铁制,马为纸扎。《燕京岁时记》上说:“十三日,进刀马于关帝庙,刀以铁,其重以八十斤,纸马高三丈,鞍鞯绣文,辔衔金色,旗鼓头踏导之。”

俗传这天又是关公单刀赴会的日子。关公在这天要磨刀,所以此日称为“关公磨刀日”或“磨刀期”,这天家家忌动刀砧。关公磨刀,老天爷要降下雨水做磨刀水,这雨被称做“磨刀雨”,这一天也便被称为“雨节”。据说“雨节”必下雨,十分灵验,所以民间有俗谚说,“大旱不过五月十三”。

华北一带,也有将关帝生日定在六月二十四日的,认为这一天必定会下雨。这个差别可能是因为我国南北降雨季节上的差异而形成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华民间杂谈中国民间传统的信仰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