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益新:“院士”并非对学者的唯一评价
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常委会副主任曾益新公开回应饶毅、施一公落选中科院院士事件
【《财经》 孙滔】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于12月9日落幕,最终产生的51名新院士中并无今年的热门人选饶毅和施一公。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因为在学术研究和带动国内科研方面受到广泛认可,当选院士的呼声颇高,但却双双落选。其中,施一公在第二轮选举中被淘汰,而饶毅则在8月份的初选中即出局。此前,两人曾撰文就中国科研经费制度和中国科学界风气提出批评。
对于饶、施二人落选,学术界一直颇多争议。饶毅在12月9日增选结果揭晓当天即发表博客文章称,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的选举出现“逆淘汰”现象。此前,饶毅在8月份被淘汰之后,即发文声明以后将不再参选院士。
就在最终结果揭晓前数周,有关施一公落选一事,科学界亦有种种猜测,以致在12月9日的当选院士证书颁发仪式暨座谈会上,有中科院高层一再叮嘱媒体报道院士增选要低调。
增选结果出炉后,《财经》向了解此事科学界领*人士写信询问饶、施二人落选内情,其中包括40余位具有投票资格的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截至目前,仅有曾益新作出回应,这也是今年院士增选“局中人”目前对此事仅有的公开回应。曾益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同时是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第十四届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学组组长。
曾益新:
要评价施一公教授和饶毅教授今年院士落选的事情,我个人的看法,首先要明确“院士”这个称号的真实定位:
第一,不管叫“院士”还是以前的称呼“学部委员”,其实都是国家给予的一种荣誉,它更多是强调一个学者过去的科学贡献和科学成就,当然也看是否还继续活跃在科研领域。它不像科研基金的申请,也关注过去的工作基础,但主要是看将要做的项目是否可行、创新性如何、设计是否合理等等。
第二,“院士”也代表同行们对一个学者的学术水平和学术道德的评价,但绝不是唯一的评价。评价一个学者的学术水平还有很多的指标体系(包括其它的一些荣誉称号,比如国家科技奖励、“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长江学者成就奖”等等)。其实,一项科学工作的价值一方面需要时间来验证,另一方面主要靠小同行来评判。在我们肿瘤领域,很多人都认为p53基因的发现对于肿瘤学以及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都有巨大的影响,但这么多年诺贝尔奖也没有颁发给那几位发现者,还得期望更多的同行(尤其是大同行)的认可。
所以,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觉得施、饶二位教授回国工作并不是奔着荣誉回来的,他们回来后的工作非常勤奋、非常出色,“院士”这个称号对于他们,有固然好,暂时没有也不会影响对他们学术水平的看法。他们不仅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而且关注国家的科技*策和科技管理,发表过许多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可以有不同看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他们的观点激发了大家的反思和讨论,这无疑对中国的科学事业是有利的。
连接:
饶毅,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此前他在美国西北大学神经内科学担任讲席教授,2007年全职回国之前,他一直从事分子和发育神经生物学研究,目前则以果蝇、小鼠和人为研究对象,分析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的分子和细胞机理。
施一公,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长江讲座教授,此前担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主要运用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手段研究肿瘤发生和细胞调亡的分子机制,与重大疾病相关膜蛋白以及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机器的结构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