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风霜·第期·文化史文案/沐小瞳图片/沐小瞳)
说起*节,顾名思义,就是跟*有关的节日。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跟*相关的节日有很多,而真正能称得上“*节”的却只有三个。虽然“*节”看起来不切实际,虚无缥缈,但是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国这三大*节。
一、祭祖踏青—清明节
基本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有这么个节日,这一天几乎家家都要祭祖,现在已经成为法定节假日了。经过历史的不断发展演变,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时期的清明节曾达到上百日,直到三国时期才被曹操改为一天,唐朝的时候又因为时间短而扩展到三天,一直延续至今。
在清明这一天,各地节日活动虽有所差异,但是祭祖踏青仍然是主流,因此由于它的重要性而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被人们并成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二、超度亡*—中元节
中元节现在已被人们淡忘,虽然时常能听起,但是大多数人对它的了解很少很少。中元节俗称七月半,也就是每年的七月十五日,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
中元节源于道教,东汉时期之后道教公认七月半是地官的诞辰,因此阴曹地府会将**全部放出,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这个说法一直流传到唐代。唐代的统治者因为推崇道教,因此中元节得到重视,慢慢开始兴盛。
在中元节这天,人们通常会做祭祖、放河灯,超度亡*等一系列活动,因此中元节也就变成了三大*节之一,成为一种传统节日。
三、祭墓烧纸衣—寒衣节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民间称之为“*头日”,是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同样,它也是我国的一个传统祭祀节日,不过至今也快被遗忘得差不多了。
在这一天,很多地方的人们都会给死去的祖先少一些纸钱、衣物等,这一行为也被称为“烧寒衣”,因此演变到后来就叫做“寒衣节”。
以上三个节日就是我国传统的三大“*节”,不过好像除了清明之外,剩下两个节日丝毫没有万圣节、圣诞节等的名气大,甚至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过。总的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将自己的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可不能对不起“泱泱”二字。
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