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民间传奇故事中国三大鬼节的一些传说和禁忌
TUhjnbcbe - 2023/1/3 3:16:00

我们常说的*节一般是指中元节,中国阴历七月十五,民间常叫“七月半”,但实际上有中国三大*节,分别是清明、中元、寒衣。先讲讲中元节这一最大*节的由来,而关于这一*节的由来也是有很多说法和传说,一起来看看吧!

一、中元节

中元节即我们常说的“七月半”*节,也是中国三大*节中最大的一个。传说这一天,地府之门会打开,放百*会阳间度过一天的“假期”。因此,在这一天的夜晚通常都是禁止出门的。万一不小心引导了一直**上身,那可就不好了!并且*节出生的人叫天胎,也是十分恐怖。

据老人家说,七月十五这天百*放假,可以上阳间放松放松。十四的半夜*门开,一直到十五的半夜关,所有的*必须在*门关闭之前回阴间,否则就滞留阳间成为孤*野*,同时整个阴历七月也是一年中阴气最重的,游*增多,夜间不能啼哭,不能吹哨,否则易引来百*。在*节出生的孩子称为天胎(也有地方叫*仔)。也就是说,*节出生的孩子是游荡的小*变成。据说阴气重的人容易气虚,容易胃寒,四肢冰凉,而且很容易招来恶*。因此,*节出生的人八字命运坎坷。

七中元(七月十五)本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后定为地宫圣诞,而地宫掌管地狱之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府之门,也是地府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节,是中国三大*节中最重要的一个,设有道场,放馒头给孤*野*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超度。

二、清明节

其实清明一开始只是指的二十四节气中的一种,在后来历史文化的发展中结合了上巳节与寒食节的习俗而渐渐发展而来。而又因为清明这一天要扫墓、踏青、祭祖。也就成了中国三大*节之一了。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进宅。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三、寒衣节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间传奇故事中国三大鬼节的一些传说和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