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民众称为*头日,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
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著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早在周朝时,农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佈新的作息制度。
寒衣节的由来
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汉族民间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
年寒衣节是什么时候?
公历:年11月18日
农历:年十月初一星期六
《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故前代授衣多在夏历九月,日期不确定。《唐大诏令集》卷77:唐玄宗天宝二年八月制曰:“禋祀者,所以展诚敬之心,荐新者,所以申霜露之思。是知先王制礼,盖缘情而感时……自流火届期,商风改律,载深追远,感物增怀,且诗著授衣,令存休浣,在于臣子,犹及恩私,恭事园陵,未标典式。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寝陵,贻范千载,庶展孝思。且仲夏端午,事无典实,传之浅俗,遂乃移风,况乎以孝道,人因亲设教,感游衣于汉纪,成献报于礼文,宣示庶僚,令知朕意。”这一诏令直接影响到汉族民间拜墓送衣的习俗。由于十月方入冬,九月稍嫌早,这一习俗在宋代便推移到十月朔日。
宋代十月朔的习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授衣、祭祀和开炉。吕希哲《岁时杂记》载:“十月朔,京师将校禁卫以上,并赐锦袍。皆服之以谢。……边防大帅、都曹、正任侯,皆赐锦袍。旧河北、陝西、河东转运使副无此赐。祖宗朝,有人自陈,乃赐衣袄。诸*将校皆赐锦袍。”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汴梁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戏故也”,至“十月一日”,则“士庶皆出城飨坟,禁中车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宗室车马,亦如寒食节。”《梦粱录》记南宋临安也是“士庶以十月节出郊扫松,祭祀坟茔。内庭车马,差宗室南班往攒宫行朝陵礼”。《河南程式遗书》云:“拜坟则十月一日拜之,感霜露也。”宋人祀先用“绵球褚衣”,后世称之为“寒衣”,宋人尚无此称。
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有当时寒衣节的详细记载:“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上有清代寒衣节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褚,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1因先秦的迎冬礼仪脱胎而成
据《礼记·月令》记,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已经死去的人怎么受赏呢?为他们“送寒衣”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上行下效,遂相沿成习。
2朱元璋“授衣”传说
农历十月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月份,此时正是稻谷收获进仓之际,“是月也,天子始裘”(《礼记·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仪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
3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相传,秦时江南松江府孟、姜两家,种葫芦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杞良。后来,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寻到长城脚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筑城墙里。孟姜女悲愤交加,向长城昼夜痛哭,终于感天动地,哭倒长城,露出丈夫尸骨。孟姜女哭倒长城八百里,秦始皇垂涎其美貌,欲纳为妃。孟姜女不畏强暴,怀抱丈夫遗骨,纵身跳海殉夫。由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长城内外便将农历十月初一这天,称作“寒衣节”。
寒衣节的习俗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
汉族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十月一日,妇女忌出行。汉族民间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莜面。
如何送寒衣1准备祭品
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2进行拜祭
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只有烧的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到了坟前,焚香点蜡,把饺子等供品摆放齐整,一家人轮番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还有的人家,在坟头划圆圈时,不忘在旁边另加个圆圈。其用意乃在救济那些无人祭奠的孤*野*,以免他们穷极生恶,抢走自家祖先的衣物。
3寒衣节祭祖须知
寒衣节祭祖跟中元节祭祖基本相同,主要分为坟地祭祀,遥祭,供奉牌位。
唯一不同的是,送寒衣可以焚化一些纸的衣服祭祀先祖。
在烧的时候一定要慢,让火烧完,不要拿棍子乱去戳,乱挑,再加上烧的时间我们也要等着火着完,连这个明火暗火都成了灰了你再走,为了杜绝产生火灾。这是唯一跟中元节祭祀有区别的地方。
无论是哪一种祭祀方式,切记要怀着一颗恭敬感恩的心。
4墓地祭祀注意事项
在这里,首先要郑重的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让别人代哭代祭,这样是不可取的!
寒衣节祭祀,我们要注意的就是:
第一,服装,不要穿大红大绿。你要记着这是去祭祖,不是参加什么社交活动去了。
第二,在墓地里面不要大吼小叫,一定要严肃。
第三,在点香、点蜡、烧纸、供水果、供糕点的过程中,以及供完以后的注意事项。
5祭祀祖先要诚敬,做到七敬
第一,行为有敬。行为端正,在坟地那个地方,烧纸要有烧纸的样,跪要有跪的样,行为有敬。比如给去世的人磕头,是连磕三个头的,磕头一定是头往下连续点三次,这是给去世的人磕头。
第二,出言有敬。出言有敬非常重要,言语只能赞扬去世人的功德和对你的帮助,切不可揭人伤疤,上坟的时间千万别说这话。
第三,发声有敬。在墓地不要大吼小叫,不要说一些与祭祖没有关系的言语,我们进了墓地是非常严肃的,要不就是念太乙救苦天尊,边烧纸边念,要不就心里念。祭祖时一定要发声有敬,声音不要高低不匀,不然孩子对你说话会没大没小,直呼其名啊!
第四,先后有敬。谁先上香,谁后上香,一定要符合礼仪,由长到幼,由男到女,这叫长幼有序。你父亲要去上了,你不能把你父亲的光夺了。为什么呀?你抢在他前面上,这是不符合礼节的,所以,烧香、烧纸,让你父亲先烧。
或者纸比较多了,大家都围在一块共同烧也可以。可是点这个香,点这个纸的第一把火,一定是你的父亲,或者是爷爷,要在世肯定就是爷爷,不要仓促,礼节上面一定把这个序要排好,先男后女。我们既然做,就要做得第一如礼,第二如法,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要先让父亲母亲长兄长姐烧完,然后自己再烧,这叫什么呀?合理合法,这五伦要顺应。
第五,进退有敬。我们要进退有敬,如何进退是非常重要的。
进坟地的时候要非常的肃静,一定要肃静,不要再抬头了,要非常地低视,看着祖先的墓碑墓地,上坟不是去公园看景去了,所以不要在坟地以后东张西望。在形态上面进退有敬,要有一种悲哀的心:现在自己过得这么好,父母、祖先到底有没有享到福?没有哇!是不是?确实没有啊!
就像我一样,我现在生活好了,每次去给我爷爷上坟,我就讲了:“孙子现在过得这么好,您老人家没有享到孙子的福啊!”我每次想到这一块,心里很难过啊!要有这种心理啊,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离开的时间,不要转身给祖先一个屁股,不要烧完香、烧完纸以后,我们“嗵”转身就走了,后退三步,转身再走,这是个礼貌问题。现在很多人都不注意,烧完纸转身就走,不急那两步嘛!我们倒后三步怕啥?我们为什么旺不过三代啊!我觉得与这可能也有关系。
第六,临近墓地有敬。墓地可能是一个大型公墓,我们不光要尊敬我们的祖先,对别人家的祖先也要尊敬,进到墓地以后不要大声喧哗。
第七,祭祀行礼有敬。人在墓地不要边烧香,边想着:我家里孩子回没回来?我爸不知道今天在街买啥了?我妈今天上午做什么饭?心跑了就麻烦了!你人在墓地,当下心意里头一定要在墓地想着,千万不要抛锚,要一心一意!不要在上坟的时间三心二意,操心这个操心那个。
6最后需要注意
一、在墓地不要拍照:
我们进到墓地,衣服也要整理得整整齐齐,还有在墓地不要随便拍照,现在很多人不懂,在墓地乱拍照,墓地是属阴的地方。很多人还更有意思,看到个墓碑就说:“这个墓碑还不错,和墓碑合影。”你说这人跟谁合影不行,非要跟墓碑合影?所以,人对这类的事情是不能不懂啊!
一个是墓碑,一个道观的神像,一个在寺庙的佛菩萨像,都不能随便和它合影拍照的。现在人不知道,一看这神像这么庄严,我给他拍张照吧,千万别拍!他们都是圣贤啊!这对他们不恭敬啊!你看他们坐那是一尊像,不会说话,你就乱拍照!很多道观寺庙门口人家就写的有告示“禁止拍照”,你要遵守人家道观寺院的这个禁忌。
那墓地没贴这个怎么办?我们在墓地也不要乱拍照,这个是一定一定要注意的,千万不要在墓地拍照。那在墓地乱拍照,结果不光受小人暗害,还经常会被公检法查处,就犯这个呀!对我们是非常有影响的,所以我们大家在这个上面呢,千万千万不要去做这类的事情。
二、隆重的祭祀:
家里今年有考大学的子女,需要考大学,可以非常隆重地去祭祀,烧的香比较多,可以非常隆重地去祭祀,我给大家讲过,三百六十五根香代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们希望我们的祖先天天都能饱受香火,也希望祖先能保佑后代子孙,天天能吉祥平安,这是这种含意。
要是这一年有闰月,有闰月了就需要把这三十天,加在上面去,大概就是三百九十五天,就要焚这么多的香。它焚的数字是不一样的,有闰月就要多一些。
整个家族要是来祭的话,就按照男女来分,我们想一想,三百六十五根香,要是姊妹十个怎么办?那就分十把,一人三十六个,老大多分几根就可以了。要是有十二个分十二把,有五个就分五把,在坟地上面把香全部点起,这叫什么呀?补阳。你阳上有亏啊,我们用这个方法把阳补了,这叫补阳。内在一改,我们再把这个阳去补上,这个时候纸和香可以烧的越多越好,这是为了补阳,求祖先原谅。需要注意的是,三百六十五根香需要插在坟前,如果实在没有地方,可以放在焚纸盆燃尽。
寒衣节禁忌
1.晚上出门不宜呼喊名字。
2.不穿带自己名的衣服。
3.夜晚,少去荒郊野外或偏僻的地方。
4.不拍别人肩膀。
5.不吹口哨。
6.不可去危险水域。
7.不可偷吃祭拜的祭品。
8.不宜玩碟仙笔仙灵异游戏。
9.不要随便捡起路边的钱。
10.路经丧事场所,嘴里及心里不可有不敬的念头或言语。
11.忌乱踩冥纸或乱烧冥纸。
12.不要伤害无辜生灵。
13.夜游时最好不要乱照相。
14.吃饭时不可以将筷子插在饭碗之上。
15.走路不宜勾肩搭背。
16.晚上睡觉鞋头不宜对床。
17.不宜在床边挂风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