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祭祖习俗古已有之,原本是民间的祭祖节,而不是"*节","*节"是后来的说法。七月半祭祖节被称为“中元节",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分别在“三元日”为天帝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地官所管为地府,所检的重点自然是诸路*众了。将中元与上元、下元合称“三元"。据说中元之日,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众*都要离开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回家去,没主的就游荡人间,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因此又称*节,普遍进行祭祀亡*的活动,点荷灯为亡*照亮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为亡*的灵*超度。自道教兴起后,"三元说"的"中元"二字,在唐中后期正式被固定为节名,并将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形成之前,七月十五早已被佛教征用。佛教中的七月,原为一个佛的欢喜月,也不是"*节"。但为何七月的盂兰盆节成为"*节"呢?孟兰盆,是梵文的音译,原意为"救倒悬”,即解救在地狱受苦的**。佛经《盂兰盆经》在西晋时期翻译传入中国,经中有"目连救母"的故事,与当时仍然存有的孝道观念暗合,后被推崇"三教同源说"的南朝的梁武帝萧衍提倡,将其定为一个民俗节日,当时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只是到了宋代才发生了变化,发展为祭亡度*。不知是巧合,还是道教附会佛教的盂兰盆节,中元节与孟兰盆节都设定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以至于后世以为,这两个是一个节日的两个名称。同时也由于其意义和习俗早已难以分清,两个节日的习俗开始混用。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秋尝祭祖的活动,先秦时代已有之。七月半祭祖习俗是本土文化的产物,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秋尝祭祖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孟兰盆节,俗道僧三流合一。民间有慎终追远的传统,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中旬(多在七月十五,也有在七月十四)举行。如清乾隆《普宁县志》言:"俗谓祖考*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祭品之中,楮(chu)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尽,须更衣防寒,与人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对应。在旧时,中元节不仅具有信仰维度上的重要意义,在世俗层面,也是一个群众参与度很高、具有鲜明娱乐功能的节日。到了当代,"七月半"祭祖追远的文化意蕴很大程度上与清明节共有。加上由后期演变成的"中元节"所赋予与*魅"迷信"的密切关联,所以在现有的节日体系中并没有得到突出。如今原始内涵的"七月半"祭祀活动,多是民众自发地在家庭内举行,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性。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香港特别行*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