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黄挺潮汕七月半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价钱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潮汕七月半中元节是汉族祭祀祖先的节日。称为“中元”,原本是道教所命名。在潮汕,这个节日的种种活动,都同道教无关。民间几乎没有称它为“中元节”的,都把它叫做“七月半”,因为节日就在七月十五。潮汕七月半的节日活动,围绕着祭祀祖先进行。清代本地方志的记载,数乾隆《普宁县志》最详细:“俗谓祖考*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这个节日祭祖,要比其它一些节日隆重,祭品之中,一定要准备好楮衣。或者是因为七月暑尽,季节更换,必须更衣防寒,跟人间所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经·七月》),同一种用意。一般人家,祭祖在家中公厅举行;有钱人家,则祀先于诸寺,先期醵金作“盂兰盆会”。(乾隆《揭阳县志》)现生父母增福延寿,为过去父母离苦得乐。这样,终于形成了盂兰盆会的佛教岁节仪规。《佛说盂兰盆经》的这个故事,与中华民族的孝道十分合拍,梁朝开始,在中国逐渐风行,目犍连救母的故事也逐渐中国化而且家喻户晓。到宋元以后,盂兰盆会也逐渐由孝亲变为祭*。嘉庆《澄海县志》载,七月半“各寺僧建盂兰盆会诵经,至晚营斋于焰口施食,放水灯照冥”,仪规性质就已经改变。揭阳、惠来、潮阳,南澳等县,祀祖于盂兰盆会,则还保留着佛教的本义。潮汕的祭*节,时间并不固定在七月半。自七月初一起,到七月底,各乡各里,迭次有施济孤*的祭祀,俗称“施孤”,亦称“普渡”。这也是盂兰盆会的变相吧。乾隆《普宁县志》记载了该县七月半一种独特的习俗:“农民插竹挂纸钱于田中以祈谷。”这一习俗,起源不明。不过,七月半正值水稻扬花的季节,这一民俗仪式,或者是为了祭祀稻谷之神。原文载自《潮汕文化源流》*挺著延伸阅读:施孤仪式*節施孤時,一般都在街口或广場搭起法師座和祭孤堂,法師座前供奉着超度孤*的地藏王菩薩,下面擺着各種祭品。到了下午,善男信女便紛紛把全猪、全羊、三鳥、蛋品、瓜菜、薯芋、發粿、水果以至衣服、農具等物擺到祭孤台上。主事的人則在祭品上面分別插上各色寫着“盂蘭勝會”、“甘露門開”等字样的三角紙旗。祭孤台上立着三塊牌位和招*幡,牌位上分別寫着“男孤*之位”、“女孤*之位”和“兒童男女孤*之位”。他們這樣做,大概是因为擔心女*搶不過男*,小*搶不過大*吧。盂兰盆会是佛教重要的岁节仪规之一。据《佛说盂兰盆经》说,佛弟子目犍连的母亲不信佛法,死后被打进阿鼻地狱。目犍连修成罗汉果,用天眼看见母亲在饿*群中受苦,于心不忍,用自己的法力送饭给母亲,谁料饭未到母亲口中,就化为炭火。目犍连不胜悲哀,求佛超度。佛祖指示目犍连,在七月十五众僧安居修行圆满之日,敬设盂兰盆会供,以百味果食供养十方众僧,仗其法力解脱母亲。目犍连照佛祖的话去做,果然使母亲脱离饿*道。佛祖又让佛弟子们仿效目犍连的做法,为施孤開始之前,一般都要派人四處呼喊帶路。爲使隔江孤*能夠順利過江,有些地方還特設渡船迎送。潮州城裹施孤時,選要派船趕在施孤仪式開始之前,上溯至韓江上遊的三河坝,然後邊返航邊在韓江放“水燈”(用陶钵製成的浮在水面上的豆油燈),用意在於引導韓江中、上遊的孤*前來受施。有些地方,孤棚前面還立有一個巨大的五色紙人,青面獠牙,形容可怖,稱爲“孤王”。“孤王”的職責大概是要在孤*中維持秩序了。放“焰口”施孤開始時,法師身穿袈裟,手執金刚杵,率領衆侣唸動真言,然後放炮祭孤:首先將一盤盤石制桃子及大米撒向四方,反覆三次,叫做放“焰口”(“焰口”相傳是一種饿*,張口能噴火焰,但喉頭狭窄,不能進食,需待法師唸動真言後,才能放開喉嚨飲食)。然後,主持人便將棚上的祭品一一抛下,任憑搶奪。有的人還高擧長柄網兜,在空中承接抛下的衣物,俗稱“承孤”。有些慈善家還買了犁耙、水牛甚至窮人家的女孩子當祭品,由於這些祭品不能往下抛?只能分別寫在紙片上掷向人羣,搶到紙片的人可以上台認領。這實際上是對窮人和婦女的汚辱。施孤時往往伴隨着演大戲,有時還連演數天。所以民間流傳着“有闲來看戲,無食去搶孤”的說法。“遊榕狮”中元節之夜,可以說是孩子的世界。他們往往模仿大人捕秧的樣式,把撿來的香枝插於地上,稱爲“佈田”。迷信的老人往往給予鼓励,以爲插得越多越好,是五谷豐登、糧食满倉的徴兆。於是有些調皮的孩子,佈完自己的“田”以後,又到鄰家或鄰村去“偷田”或“劫田”,雙方家長還常常因此而失去和睦。还有一般贪玩愛闹的少年,常用榕樹枝葉和纸花編扎成狮子模样,由一個装扮得奇形怪状的男孩騎在榕狮身上,手執一根長竹竿,竿梢高象征太陽的燈球,成群结队,四处遊荡,邊走邊笑邊叫喊,叫做“遊榕狮”。载自《潮汕风物谈》彭世奬著潮汕手信推广老潮兴——炒橄榄*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