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七月十五的真实含义 [复制链接]

1#

 在中国人的传统认识中,农历七月十五是极富神秘色彩的,大多数人都听人说过,这是“*节”或“*门开关日”之类的话,并且也会随俗进行一些烧纸、供饭或做其它祭祀活动,但为什么要这样做,恐怕自己也说不清楚。至于七月十五是不是“*节”?又为什么会是“*节”?则更搞不明白了。

 想说明这个问题,需要站在一个文化的交融、传承、积淀与变异的角度上。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农历七月不是“*月”,而是“孝月”;七月十五不是*节,而是缅怀与超度自己多生父母的日子,应称作“孝子节”。这当然是受佛教的影响。中国古人对于“七月十五”的最初概念,源自于佛教。在佛教中,七月十五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它称作“佛欢喜日”,又称“盂兰盆会”;当初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目健连尊者,就曾经在七月十五日,救出了他去世后落入饿*道的母亲,所以后人对此日十分看重。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民间出现了“力劈华山,目莲救母”之类的神话故事,这很显然是国人杜撰的,依据的是《佛说盂兰盆经》。正如杜撰《白蛇传》一样,依据的是《五灯会元》中,法海上人登金山修行,有水桶粗的白蛇主动让出山洞的公案,但后来就改得面目全非了。国人就爱虚幻这样的故事,结局总是扶弱祛强,皆大欢喜。但我不太欢喜,因为它们都冠以真人的姓名,这样对圣贤有点不敬。

 七月十五为什么称“佛欢喜日”呢?在古印度,释迦牟尼佛的僧团中,有这样一种制度,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三个月,在印度是雨季,此日化缘很不方便,而且雨季虫蛇横行,不安全。所以佛陀就让所有的僧人集中居住在一个地方,修行办道。到七月十五日,等于出关了,他们一个个在佛前汇报自己的心得。会有很多人在这三个月精进修行中,证得果位,所以佛很欢喜,就叫佛欢喜日了。

 为什么又称“盂兰盆会”呢?盂兰盆是梵语,是十方普及的意思,《盂兰盆经》中记载,佛的大弟子目连尊者,得了天眼,看见自己的母亲死后堕在“饿*”道,那是很悲惨的。饿*“千年不闻浆水之名”,别说看到饮食,就是听到名字也不容易。我们眼中的江河湖海,在它们眼中全是火焰。根据佛教教义,在人间极度贪啬的人,死后就会变成饿*。(一些垄断资本家,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为一己不利,不惜一将功成万骨枯,如大鳄索罗斯之类,怕也是属于将来要下饿*道的)。目连尊者,看见自己母亲在饿*道受苦,于是用神通力,将一碗食物送到母亲面眼,他母亲立即以左手遮住碗,(怕其它的饿*抢),右手抓饭吃,结果,饭未入口,就成了火炭。(可见一个人的福祸,全然在于自己,别人是强加不来的。他母亲虽在*道,贪啬的心不变,如果当时能以平等的心普施大众,说不定当下就出了*道了。)结果仍然不得食。目连尊者十分悲痛,哭泣于佛前,佛说,你虽有神通,但无法变更你母亲的业力;只有礼敬十方大众一切圣贤,共同帮助你母亲。于是目连尊者设“盂兰盆会”,就是把各种饮食聚在一起,请所有的僧众贤圣随喜,以大众的力量,使他母亲超越了一个劫的时间,从饿*道中出离了。这就是“七月十五”故事的完整真实来历。

 因为中国文化受佛教影响至深至远,所以自汉明帝时期佛教正式传入以来,人们的很多观念与生活方式不自觉地纳入了佛教的轨迹。每年的七月十五,帝王将相与民间百姓都要举行盂兰盆会,追念与超度自己多生多世的父母。到了这天,家家供食,人人燃香,不分僧俗,不分老少,不分贵贱,因为孝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所在。久而久之,便被当成是纪念*的活动,七月十五,也就成了“*节”了。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烧纸”或“供食”呢?这样做,祖先究竟能不能得到好处呢?我个人认为,这并不重要,因为人们这样做,并不是带有强烈功利性的行为,而是一种文化行为,一种精神上的东西。有的人认为这是出于迷信,或是无知,我不这样看。其实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多的是立足于“今生”而非“来世”,更注重的是人,而非*神;但对于祭祀,却向来十分看重。祭祀祖先,其实是一种精神要求,儒家特别讲究的“事死如事生”,所谓“慎终追远”。孔子《孝经》中提出,作子女的,对于父母要做到五条: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就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什么意思呢,是说:和父母住在一起,以恭敬为原则;奉养父母,以讨其欢喜为原则;父母有病,要真实牵挂于心;父母去世,要十分悲痛;祭祀父母,要整肃庄严。为什么对去世的人,还是定期祭祀,而且要整肃庄严呢?这就是不忘本的道理,要慎终追远。孝经上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光显父母,孝之终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世世代代以来,尽管绝大多数人没有“天眼”,不能亲见究竟有没有冥界,自己的多世父母祖先究竟能不能收到自己所“烧”的“钱”,但他们一样会去做,而且做得诚诚恳恳,就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

 其实在佛教中,也是一样,佛教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