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们有传统中元节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07/5910012.html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主播朗读音频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传统节日中元节。

这一天,无论对于道教、佛教,还是中华民族的“祖宗教”,都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在早已告别迷信不信*神的今天,了解中元节的来历、习俗这些文化,更多是如下面这几篇文章的标题所倡导的,有一颗善恶敬畏和感恩先人之心。

1.善恶敬畏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传统节日中元节。道教有“三元”的说法,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相对应的就有三个节日,其中上元节就是元宵节。

道教又有“三官”的说法,即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

中元节作为地官诞辰,相传七月十五这天,地官出巡人间,分辨善恶,并察看人*劫数,所以那些饿*囚徒也在这一天聚集起来,等待赦罪超度。

中元节在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传说目连为佛祖十大弟子之一,号称“神通第一”。

他在修行中仍很想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发现母亲已经变成饿*,吃的喝的都没有,境况可怜。

目连于是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目连看到这种情境后非常心痛,就向佛祖求助。

佛祖对目连说,他的母亲在世时,做了不少恶事,犯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道中,万劫不复。后来佛祖告诉目连解救他母亲的方法。

古人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头顶三尺有神明”,我们应该有敬畏之心,敬畏天理,敬畏生命,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善去恶。

2.祭祖感恩

中元节又是亡人节、祭祖节。

祭祖主要是上坟祭奠先人,在坟头“压纸”,告诉先人此墓已经有后来人祭扫;或用纸做灯,焚烧于坟前,意喻亡人前程光明。如果先人亡故满三年者,儿女们要在这一天脱去孝服,改穿常衣,俗称“换孝”。

祭拜时,依照辈份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向先人汇报并请先人审视自己这一年的言行,保佑全家平安幸福。

中元节祭祀除烧纸钱外,还有烧衣、烧包袱等习俗。在有的地方,还需要用麻和谷向祖先献祭,来报告秋熟,所以又称“麻谷节”,有的地方甚至用麻和谷来祭墓。

从祭祀活动形式看,表达生者对亡人的一种缅怀心理——思念,释放着生者对过世亡灵的一种特殊的思念方式。前人做给后人看,后人留给后人悟,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直至今日。

纪念先人和什么迷信不迷信没有关系,这是一种尊重,一种对于先人发自内心的敬爱和感恩,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

如果这些悼念方式不是一种纪念,那么那些纪念伟大人物的纪念馆岂不是一种浪费?

所以说,烧纸钱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世道人心最直接的体现方式之一,只是在今天要考虑到祭祀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可以改变一些形式,但是其表达感恩的精神内核应该继承下来。

3.普渡慈悲

中元节民间常称为“*节”“七月半”。

中元由上元而来的。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那么中元节是*节,也应该张灯,为*庆祝节日。

不过,人*有别,所以中元节张灯和上元节张灯不一样。人为阳,*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节张灯是在陆地,中元节张灯是在水里。

由此中元节有放河灯的习俗。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和其他孤*野*。放河灯,尤数*河里放灯壮观。

古人认为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

所以放灯代表对那已死去的冤*怨*还没有忘记,是古人慈悲的表现,富有人情味。

道士在这一日的夜里诵经,让饿*囚徒得到解脱。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度法会,就是“盂兰盆会”。

“孟兰”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施食物给孤*野*。

中元节人们还会“烧街衣”,在入黑后,带着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4.阴阳禁忌

按照古人的观念,人死后有另一种存在形式,就是通常说的“*”。*是纯阴之物,大多数时候只能生活在阴界,很少能到阳间来,但是农历七月是个例外。

据说从农历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厉*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月,七月初一*门关开启,到三十日*门关关闭。

平时阴间看得紧,**出不来,只有到了七月才能出来,所以小时候,大人警告我们,七月夜晚听到陌生声音喊名字,千万不能答应,答应了*就被掳去了;单独一个人在没人的地方,特别是河边,看到花花绿绿的东西千万别去拿,那有可能就是*变的,等等,至今还记忆犹新。

一到七月十三日后,大人更是严厉地叮嘱,“七月半,*乱窜”,*昏后不要到外面去玩耍。因为到处都是**,那些孤*野*,无处发泄怨气,很可能捉弄小孩。尤其要防吊死*,因为吊死*带三分阳气,太阳一落山,天还亮时,她们(吊死*多数都是女*)就可能现形出来活动。

为此,七月半的夜晚,小孩们是不敢在外面乱跑的,早早地便上床睡觉了。第二天,公鸡的一声长鸣划破了清晨的宁静,宣告着“*节”已过,“*门关”已闭,一颗不安的心才算彻底地放下来。

5.气清凉生

宋代刘辰翁在《水调歌头》一词中吟咏中元节说:“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

之所以认为中元节是第一,是因为对比上元节和下元节,中元节正值一个暑热已经退了,初秋的新凉在慢慢产生,让人心清气爽的时期。

唐诗里说:“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中元节时,初秋已经露出它光洁的额头,虽说白天有时秉承了夏的暴热,但暴热之后那些蒸发的水汽又凝聚在冷空气的周围回到了地面,天地之间顿时清澈明净起来。夜晚来临,中元节的月亮圆如中秋的月亮,月光如水,夜气清凉。

月光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见。中元节的月光照见了心头很多尘埃,却也给生命注入了更多的神秘。

街道上有在路口烧纸钱的,闪烁的红红的火焰,那袅袅的清烟,那火后的灰烬,都在提醒人们,过去的岁月,无论是遗憾也好,是完美也罢,都已是过眼烟云,现在才是更值得让人珍惜和相守的。

世人在世俗之中流连,在热闹中迷失,又在没落中找回自我。喧嚣的时候可以忘乎所以,思索却注定要在孤寂中行进。对于离开的人,除了安静地存在于无声,其它的你无从知晓,那是一个沉默如谜的世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