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七月十五,古称“中元节”、“*节”。在我们儿时,每年这一天都要“放河灯”
河岸上,放灯的人们内心满怀虔诚,默默祝福着河中属于自己的那盏灯、那颗星、那双眼睛,能绕过险滩、越过暗礁一直亮到崭新的明天,达到理想的彼岸
放灯的人中有祈求子女在外平安的老人,有希望老人病体康复的孝子,有盼望丈夫远行早归的妇人,有祝福儿女金榜题名的父母,更有祝愿早日获得甜蜜爱情的少女、小伙。总之,一盏灯就是一颗心,就是一个希望。
团风民俗
七月十五放河灯梅玉荣
农历七月十五,是人们非常重视的节日,古称“中元节”,又称“*节”。团风是个滨江县城,每年的这一天,都要“放河灯”,举行大型的祈福活动,长盛不衰。
据传此习俗始于元代末期,经明清两代渐成规模,其目的由最初的河神崇拜,祭奠河中冤*,逐步演化为祈福求祥,庆祝丰收,表达一份祝福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如今,人们更多的是通过放河灯祈求生活富足,游戏娱乐,聪明的商家还加入广告宣传的成分,赋予了这项古老仪式以浓厚的现代气息。
夜幕低垂,明月刚刚爬上树梢,县城的男女老少便赶集一般,把个江堤挤了个水泄不通,到处人声车声响成一片。
天渐渐暗下来,一些人在江边的铁船上燃烧*纸,另一些人则划着船去到江心。不久,便看到船上点亮各色河灯,放到水面上,红蓝绿紫,五色交辉,一只,一只,又一只……所谓“河灯”,大多是用厚厚的牛皮纸制成,剪成莲花瓣状,里面盛上豆油,浸上一根棉花芯子。点燃之后,在夜幕的映衬下,在河水的托浮下,灯光摇曳,煞是美丽。一时间,河中水映灯影,灯耀波光,忽明忽灭的灯火似点点繁星,似双双明眸,在碧波上跳跃、漂移。
岸上人头攒动,笑语喧哗。有人指指点点,有人邀朋唤友,还有大人们在给小孩子讲述河灯的来历与意义……站在岸边看去,一支庞大而悠然的队伍缓缓向前。一盏又一盏的河灯,随流水一起一伏,如一队挑灯夜行的士兵,又如一队秉烛夜游的小精灵。河灯越放越多,队伍也越拉越长,刚出发时,灯与灯之间是等距有序的,但漂着漂着便乱了套,仿佛大家耐不住寂寞,又仿佛是怕在茫茫黑夜浩浩长河上过于孤单冷清,于是就三个一组,五个一群,汇成了一个个小集团。靠近中流的,行得快些,靠近河岸的,走得慢些。还有一些则悄无声息地没了踪影。
千百盏灯影相映,在碧水中流光溢彩,将岸边的垂柳也染上一片斑斓的光彩,恍若仙境,给人梦幻之感。河岸上的人们伫立欣赏,同时满怀虔诚,默默祝愿着河中这些灯,能绕过险滩,越过暗礁,一直亮到崭新的明天。
早就有人将成堆的烟花鞭炮放在岸边,等到祭祀的*纸烧完,而河灯亮得正盛时,便燃起了烟花,点起了鞭炮。顿时,伴随一声声尖利的啸叫声,江面上呈现出一幅幅精彩纷呈的画面:有的如绽放的金菊,有的如直破长空的火箭,有的如璀璨夺目的满天星……半空火树银花,河面莲灯闪闪,上下相映,其灿烂光华,早已盖过星月的光辉。人们在噼啪声中驻足惊叹,享受这一道难得的视觉盛宴。
等到焰火燃尽,河灯渐远,一轮圆月也慢慢升高,将清辉散布人间。这时,人们才惊觉了月亮的圆,不禁叹道:“过了七月半,一天短一线。”然后,在凉爽的秋风中各自散去。
.8.17《湖北日报》
原文转自团风文联,本文所有图片由郑幼鹏拍摄提供,特此致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