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 http://www.xuexily.com/m/时间过得好快,再过一天就是中元节了,中元节过后两天就是末伏的开始。虽然,已经立秋了,但是天气还是十分炎热的。
“早上冷飕飕,中午热死牛”,是古人对立秋后天气的描述,也就是我们说的“秋老虎”,像北方地区会表现得更明显一些,早晚凉,中午比较炎热。那么年什么时候出伏?还能热多久呢?
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个“庚日”。虽然,三伏不属于二十四节气,时间也不固定,但是,三伏确是我国传统岁时令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过伏天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在《史记秦本纪》中说:(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蛊。说明伏天在秦汉时期就是重要的节令的。
三伏天是怎么计算的?怎么来的呢?
三伏天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就记住“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四庚数中伏,秋后一庚数末伏”这句话就行了。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什么是庚日呢?
咱们古时候是用“干支历”来记录时间的,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合来表示日期。其中,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用一个天干配一个地支,组成60组不同的名字用来纪日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六十甲子”!
十天干又称“十日”,10天一循环,十二地支又称“十二辰”,代表十二个月。所以,我们说的“庚日”,就是十天干中第七位“庚”和地支配对的日子。
我们从六十甲子排列表中,7是“庚午”日,17是“庚辰”日,37是“庚子”日,47是“庚戌日,57是“庚申”日,相邻的两个“庚日”相差10天。
今年三伏天的时间表是怎么安排的呢
按古人就下来的“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四庚数中伏,秋后一庚数末伏”的算法,今年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是“庚戌日”,第二个庚是“庚申日”,第三个庚日是“庚午日”,就是出伏入伏的那一天。
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是“庚辰日”,是中伏的开始,但是我们往后数一个庚日是“庚寅日”,发展并没有到立秋,也就不符合“秋后一庚数末伏”的规定。所以,今年中伏有两个庚日组成,分别是“庚辰日”和“庚寅日”,一个庚日是10天,两个庚日就是20天。也就是说,今年中伏有20天。
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庚子日”,是末伏的开始,往后数10天,今年三伏天就结束出伏了,这天对应的公历时间是8月25日。
总结起来就是,从夏至节气到立秋节气之间,有4个庚日,中伏是10天,整个三伏天就是30天;夏至节气和立秋节气之间有5个庚日,中伏是20天,整个三伏天就是40天。
今年立秋之后还能热多久?
今年立秋之后还有中伏8天和末伏10天,也就是说最少也得热18天。
今年出伏是8月25日,而处暑节气交节的时间是8月23日,是在出伏前了。按往年的经验来看,到了处暑的时候,北方秋高气爽,南方“秋老虎”。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在秋老虎天气结束后,才会迎来秋高气爽的“小阳春”,不过要到10月以后了。
总之,越往北凉快的时间来得越早,越往南“秋老虎”会越猛烈。对于,农作物来说,高温天气反而有利于籽粒饱满和成熟。但是,要注意田间别太干旱了,要加强水肥管理。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点个赞吧!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