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都知道,要常常积善,下一世才能有一个好的开始。就是未学佛的也知道“因果”二字,这是佛教用来对世间善恶的一个评判标准,可是在道教中又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况呢?道教虽然在中国也传统了几千年,但是其教义传播较少,在民间虽然有也所供奉,但都加杂了许多佛教教义在其中,相反道教中的真正教义却很少知道了。
地府是民间传说人死之后的轮回之处,也是少有的佛道两教都有的一个存在,不同的是,佛教的主持之人是地藏王;道教是太乙救苦天尊。而民间传说则是设有十殿阎王,分别依各人在阳间所做之事来评判应该入哪一道轮回。
可是在道教中,却不这么认为,道教认为,无论人在阳世是尊卑还是贵贱,到了阴间都一律平等,都是孤魂野鬼,沉沦于饥渴幽暗之中。而这里却与佛教明显不同,佛教认为只有在世时的大恶之人才会真正沉沦,而这也是佛教因果的核心所在。
每逢中元节时,也是就民间传说中的鬼节,这一天鬼门关会大关,阎王会放阴间的鬼魂来阳间,而这一天在民间也会有祭祀活动。同样的,道佛两教也会有相应的活动,而道教祭祀常用为鲜花、香炉、水果、水盂、斛食、长明灯等六种,其中香、花、水果是用于供奉鬼差,而后三种才是鬼魂所用。
在上面我们说,道教认为在阴间的鬼魂都是一样的,无论身份贵贱,而这里的供奉则是体现了其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在鬼节这一天,道教会祭祀,为饿鬼开启咽喉,道教认为,阴间的所有鬼魂的咽喉都细如针一般,无法享用供奉,故要开启咽喉。
而佛道则一切都依鬼魂在阳间所做来进行评判,并设六道,在重庆大足石刻中,这一点就体现无疑,所谓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
两教对于善恶的评判标准不一,道教提倡天人合一,一切以不干涉天地规律为基本;佛教则劝人向善,并以世人所作为评判标准,两者相较而言,道教则是与自然、天地合而为一,佛教则以救世主形象出现,以自身评判标准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