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崔永玲 http://ask.bdfyy999.com/在我的思想意识里,总觉得我的老家风俗尤其多,同为山东,可胶东地区要比别的地区讲究多很多。别的不说,单单结了婚的闺女,就有很多的束缚。不结婚便罢,只要结了婚,那就算是多了数不清的条条框框。春节不能回娘家,元宵节不能回娘家,冬至、中元节、小年等等,就连一个普通的不算任何节日的三月三,也不能随便回娘家。据说今天如果回了娘家,那就是在诅咒自己的丈夫,接下来的一年做啥事也不顺当,身体还会出现意外。
既然老辈人有这样的说辞,谁家刚结婚的闺女也不敢回娘家。不管信不信,大家都会按照规矩来,不仅不能回娘家,还要提前几天在娘家做了面塑,拿到婆婆家。面塑种类虽不像孩子百岁那么丰富多彩,需要做九十九个彩色小动物,可燕子是一定要做的。
我们胶东面塑很有特色,嫁闺女要做面塑,孩子百岁要做面塑,三月三还要给当年出嫁的闺女再做面塑,只不过每一次面塑意义各有不同,讲究也不一样。按照过去的老规矩,三月三娘家给闺女做的面塑是一对燕子,要在农历三月初三之前拿到婆婆家,只不过随着时代发展,现在年轻人嫌麻烦,有的人就定做面塑,有的人干脆不做,可不回娘家这个讲究还是必须谨记的。
农历三月初三,对于我们北方人来说,是百花齐放、南飞的燕子北归的季节,正如歌中唱的那样:天苍茫,燕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冬天飞往南方的燕子,春天要回家了。新婚的媳妇做面塑春燕,再带着燕子去到婆家,寓意也是燕子归巢。看来一些旧的习俗,也是蛮有道理的。
三月三既不是什么重要的节日,也跟节气无关,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胶东坊间虽然没有像有的少数民族那样赶庙会,或者举行比较隆重的活动,可关于三月三的风俗也是很多。听老人们传说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所以每年三月三的晚上,都会听到断断续续的鞭炮声,晚上出来散步,也会看到有人在十字路口焚纸烧香,祈祷天庭里的王母娘娘保佑众生平平安安,日子过得风调雨顺。或许正是因了这样的原因,三月三这天,新结婚的媳妇才不好回娘家。
不知道其他地方是不是跟我们胶东地区一样,也有着三月三送春燕的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