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天中元节,老人说中元背阳走,添福也增 [复制链接]

1#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闲。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这是首中元节的诗,诗的背景就是道观举行法会,道士们在建醮超度。

中元节是个祭祖的大日子,佛家、道家都会举行大型活动,施舍、普渡,祈求人间太平昌盛。

今天是立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日,老人们告诫:中元背阳走,添福也增寿。什么是背阳走?这句话是啥意思呢?

1·中元节

中元节的名称源于道教,是说有三个天官会在不同的时间点,代表“上天”来人世间视察,这三个时间点称“三元”,分别是上元、中元和下元。

正月十五是上元节,天官下界赐福;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地官下界赦罪;十月十五是下元节,水官下界来解厄。

今天是中元节,正是地官来凡间视察赦罪的日子。

地官,就是掌管“地下”的天官员,平时负责管理已经过世的祖先,处理事务、维持秩序。但光压制肯定不行,所以就定在七月十五大地阴气初生之时,给他们放假一个月,“探亲”“游玩”。

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地官就下界来校籍赦罪,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三界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以求“三界太平”,人间清明。

民间说“七月十五,百鬼夜行”说的就是中元节这天,祖先们会聚集起来接受考校。

其实所谓的“百鬼”,也可以理解为大地阴气的聚集。立秋节气是秋季的开始,也是大地上阳气伏地,阴气上升的开端。太阳为阳,月亮为阴,立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就是阴气上升、聚集的第一个小高峰。

大地万物,包括人类都是阴阳调和体,祭祖、普渡、赦罪的目的,也都是为了调和阴阳。

2·中元节的禁忌

一牵涉祭祖,禁忌就会多。

中元节大的禁忌比如不远行、不结亲、不涉河。

不远行:阴历十五是望日,是月亮效应最强的时候,对人的情绪、行为等影响也最大,所以不宜出行;另外七月十五的祭祖属于被动祭祖,需要做的就是在家里等候、供奉,不像清明节要去墓地祭扫,所以中元节家里人要全。

不结亲:民间自古就有“初一十五不娶亲,月晦不同房”的说法,特别是十五月圆之时,正是阴气压倒阳气之时,此时娶亲,会造成牝鸡司晨、女强男弱的结果。虽然现代男女平等,已经没有这种陋习,但在古代这正是人们所不能接受的。

加上今年的七月十五是丁酉日为五离日,属于日月离,不是结婚的好日子;另外这天结婚也容易犯桃花,导致婚姻不稳定。

不涉河:有句话说“七月半鬼乱窜,没事别往河边站”。地上为阳,地下为阴;火为阳、水为阴,阳气下伏走的是火路,阴气上升走的是水路。所以高僧圆寂都走火,祖先回归都走水。

七月十四是家祭,有家可回的祖先都已返家,无家可归者大多会滞留于水中。所以民间七月十五要放荷灯,祭祖要用鸭,都是为了引导祖先,此时自然不能下水。

加上立秋后,太阳直射点南移,虽然此时水面温度还行,水下却已慢慢转凉,下水后容易引发腿抽筋,就像有东西在水底拉住一样,很容易发生危险。

除此之外,中元节的小禁忌还有一些,比如不吃生肉,容易引来不好的东西;比如不站影壁墙,会容易被撞到。

3·中元背阳走,无病到九九

中元节月圆之夜阴气盛,白天阳光充足之时背阳走,就能增添人体内的阳气,抵御阴侵。

背阳走,是说要背对太阳,意思是“晒背”。

懂养生的人都知道一句话“晒背十分钟,胜过人参吃一冬”。中医认为人腹部为阴、背为阳,人身上阳经多行于背部,阴经多行于胸腹。

人的后背有条大的经络叫督脉,它是人体“阳之海”,掌管着人一身的阳气,而人体的阳气,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寿命的长短。

清代天休子在《修昆仑证验》一书中写“与烈日中晒之,不论新旧大小病症,概能痊愈除根。”

所以今天要晒背,特别是身体比较虚弱之人。

天休子认为,晒背的最佳时间为“巳、午、未时”,也就是上午的9点下午的15点之间(巳时为9点到11点,午时为11点到13点,未时为13点到15点)。

背阳时要注意:一要避开紫外线灼伤;二是不晒头部;如果当地气温过高,可以在9点到11点之间进行,注意量力而行,防止中暑和晒伤。

人体内阳气强旺,不但能抵挡中元节的各种戾气,也可更加长寿。所以才说“中元背阳走,增福也添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