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农历七月十五,大家一定不陌生,中国传统的中元节,传说这一天是*门大开的日子,所以也有“*节”之称,关于节日基本的知识大家都知道,但是如果两个人真的细聊起来,“中元”究竟是什么,“中元”和*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个节日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主要风俗是什么,恐怕还有很多人不知道。那现在咱就来聊聊“中元节”的这些事。
中元节荷灯
首先我们来说说“中元”是什么?中元的说法来源于道教,我们知道道教有“三官大帝”,分别是天官、地官和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又称“三元”,以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三官神诞,所以,正月十五元宵节也称“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这就是中元节这个名称最早的由来。
天地水三官画像
那中元节又是怎么和“*”关联起来的呢?按照道教的说法,地官赦罪,主管地府,在七月十五这一天诞辰会释放地府所有的**,赦免或减轻他们的罪过,所以在这一天,道教会设立法会超度亡*,普渡孤*。但是对于七月十五,佛教还有另外的说法,可能很多人不清楚,七月十五其实也是佛教的“盂兰盆节”,这个节日的源于佛教“目连救母”的故事,话说佛祖的弟子目连,其母生前吝啬贪婪,不修善果,死后在地狱受尽苦难,目连见之不忍,求于佛祖。佛祖教他于七月十五设盂兰盆会供养众僧超度亡人,使他母亲脱离苦难。所以这一天在佛教中的意义则是祈祷先人洗净罪恶、脱离苦难。虽然日子相同,但是宗教有别,起源有别,不能混为一谈。
目连救母
关于七月十五这天祭祖,最早的记载要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的梁武帝萧衍,是一个虔诚的信佛之人,由他带头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仿照佛家礼仪,举行盂兰盆会,自此,这个节日便延续了下来。而道家中元节大概也是在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我们知道,佛教自汉代流入中国,魏晋之后,在民间基本是佛道相融,神佛一体,而佛道两家又把这么一个意义相似、形式相近的节日安排在了同一天,所以在民间它们的界限也就越来越模糊,因为“中元节”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说法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所以七月十五中元节的称呼也就这样流传下来了。其实在南北朝之前,中国就有七月祭祖的风俗,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时间是到了农作物收获的时期,以新谷祭祖祭神祈求来年丰收,另一方面中国自古就有月圆过节的习惯,所以虽然没有规定确切的时间,但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在七月十五这天“荐新”。到了南北朝后,中元节兴起,这个节日又和原本的习俗相近,便一并融合到节日里,就形成了现在我们民间过的中元节。
七月十五这天,佛道两家自是有各自的礼仪风俗,而在民间多是以祭祀祖先、亡*和放河灯为主。与上元节不同,正月十五赏的是陆灯,而七月十五放的是河灯,人们认为,陆为阳,水为阴,而且水在地下,更能接近孤*,所以将灯放入水中来普渡亡灵。
放河灯
说了这么多,总结来看,七月十五中元节虽然被人们称为“*节”,但我们以脱离迷信的角度去看中元节,它实际的意义并非恐吓,而是为了祭祀祖先,宣扬向善之道和怀先的孝道。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对于中元节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需要改正的地方,请在评论中留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