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炎的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9052592.html·——回复『早安』,诗词君送你一天好心情——
◆◆◆
金风送爽赴盂兰,香烛冥钱遍岸滩。袅袅青烟天接地,人间老少盼平安。农历七月十五,又是一年中元节;一个“缅怀先祖,珍惜当下”的特殊传统节日,一年年的轮回、一代代的传承。这一天,我们与先祖对话,感念终生难忘的哺育之恩,重温血溶于水的凝重情感;也勾起了我们对已逝亲人的追思……思念之情千秋索,祈祷逝者长眠阙。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七月十五是秋后第一个月圆夜,此时暑热刚褪,金风正在霏微潜入,夜凉如水。中元节由来“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就这样每年到了这一天,它成为了一个秋尝祭祖又表达着祈祷祝福的华夏传统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组成了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现在,这一天叫中元节,也叫盂兰节,民间更多称为*节或七月半。佛家:盂兰节关于佛教“盂兰节”的起源,有着一个典故: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有位名叫目连的弟子,非常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的生活情况。因为其母生前铸下大错,死后境况堪怜。目连看后很心痛,求得佛祖指点:需要十方僧众一起超度的祭拜仪式,方能普渡其母脱离苦海,过得好一点。后来佛家弟子就固定在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广设盂兰盆供,为已逝的父母、亲人长辈祈祷在另一个地方过得好些。彩灯放天河,月白殇离别。追思千秋索,欲言泪先流。燃一柱香火祈祷,寄托无尽的思念。祝福他们一切安好,因为他们永远都没有离开,他们一直在我们的心里。道家:中元节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传说这一天是地官的诞辰、赦免**的日子。他会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古人也深信,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于是就在这一天祭奠,供上百味五果,虔诚祈祷,因为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管是烧纸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祭先祖,或放河灯;即使是阴阳相隔,还是满含思绪的追念。曾经的画面浮在眼前,泪流不止,但更要好好珍惜当下。中元节的本义—祭祀中元节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地位一度“置顶”!然而,今天我们对中元节的重视程度日渐衰落!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古人对于祭祀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朱子治家格言》讲,“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民间:七月半或*节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四祭》中云:“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起初,“秋尝”的日期并不确定,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一般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秋气新来的阴盛之时,最适合祭祀亡灵。又有传说: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又称为*节。而人*之别又在于:人为阳,*为阴;所以人死后的**会沉沦在神秘幽黑的水下。因此每年七月半,生者都会亲手扎上一朵五彩莲花灯,放入河水中随波逐流。普渡亡者,给他们照亮回家的路。在那萤萤闪闪的光芒里,我们始终相信他们并非真的离开,只是在另一个地方开始下一个旅程了,而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一世未完的旅程。一年一年的中元;一岁一岁的牵挂;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追思。中元习俗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中元节日中,民间俗信行为中,最为突出的是烧纸。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无家可归的野*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点击下方名片,和百万诗友一起读禅语,听禅意;共悟人生,净化心灵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据说,在中元节这天,*门开放,已故的亲人重返人间,故人们会点一盏河灯,给其照亮回家的路。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与祈祷。放河灯,尤数*河里放灯壮观。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在江苏省部分地区,很多人还会在中元节当天吃扁食(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节会吃“饺饼”,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的干粮。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实,茄饼如今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想吃的话随时可以做一盘解解馋哦。
点击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