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网址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襌易教育研究院
国学智慧
追根溯源
健康养生
知命转运
在中国民间的传统观念中,农历七月神秘而幽暗,尤其是七月半中元节,更是「*月」的高峰,传说这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百*夜行,亡人可回家团圆过节。
为什么偏偏七月是*月,中元是*节呢?
《说文解字》讲:「七月,阴气成。」因为这个月进入初秋,天地之间的阴气开始活跃。古人认为,人为阳,*属阴,*也跟着活跃起来了,所以就把七月称为「*月」。
《*帝内经》里说「日为阳,月为阴」,太阳的远近主导阳气,月亮的圆缺主导阴气。七月十五是阴气生成后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阴气会变得旺盛而活跃。
这股满月带来的阴气跟*有啥关系不好说,但确实会对人产生明显的影响。国外研究讲月圆之夜会产生「生物潮汐」,其实这就是体内阴气与天地之间阴气的变动同气相应的表现。
五脏之中,肺为阳中之太阴,肾为阴中之少阴,脾为至阴,都会受到影响。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脾在志为思,所以七月十五这天,很容易出现悲忧、恐惧、思虑等情绪。
有人认为*节当天的阴气特别重,身体或命格较弱的人,容易身体不适或遭遇霉运,还说最好晚上不要外出啊,别人喊你不要答应,不要照镜子等等。不照镜子啥的有点扯,但这类说法也并非完全是迷信。
中医理论而言,五脏属阴而藏精,体弱的人五脏精气不全,遇到七月十五这样阴气活跃的日子,就很容易受到外境影响,难以控制情绪,体内阴阳失衡而生病。
所谓的*,不过是阴气的一种人格化体现,大可不必害怕,人正心正,让自己的阳气强大起来就好,*神都会敬你三分。
哪怕不论*神,健康角度看也是同样道理。农历七月阴气开始活跃,我们尤其要注意避开寒湿阴邪。偏阴的邪气受到天地间渐盛阴气的加持,更容易伤人。同时,也要把阳气养足了护住了,才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民间传言,农历七月神秘而幽暗,尤其七月十五,地府*门大开,万*来到人间,或探视亲友,或寻求供奉,等时间一到,地府重关*门,群*又得返回阴间。
这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祭祀*神,缅怀祖先。这并非迷信,而是让我们停下脚步,敬畏天地、感怀先人,悲悯众生。
所谓*节,并不是什么可怕的日子
虽然大家都把七月十五称之为*节,但自古以来,这不仅不是什么可怕的日子,反而充满了感恩和温情。
在道教而言,七月十五是「中元节」,还有正月十五上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分别是地官、天官、水官的生日。这天,不少道观会诵经作法,普度孤*野*,是个祭祀祈福、赦罪消灾的节日。
在民间,七月十五*节。此时阴气开始活跃,地府会放出全部**,让已故的祖先回家团圆,接受祭拜。人们烧纸钱放河灯,正是为了给**出行提供方便。到了来年清明,阴降阳升,到了先人**回归的时候了,人们扫墓除草,让祖先有个好住处。
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开始就有三官崇拜,即天官、地官、水官。随着道教的发展他们的职责也十分清楚,天官为上元赐福(正月十五),地官为中元赦罪(七月十五),水官则下元解厄(十月十五)。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
在汉代时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合称为“三元”),认为“三元”就是天官大帝、地官大帝及水官大帝“三官大帝”的别称,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为三官大帝的诞辰。
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天官生日,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
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地官生日,用以赦免亡*的罪。
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水官生日,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
奉祀:天地水三官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为神诞之日,道教人士都进庙烧香奉祀,或建金箓、*箓道场,以祈福消灾。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海外华人华侨在清明、中元、冬至和年兜这四节会寄批银,否则便会被人认为是对祖宗不敬,对长辈不孝,对妻子不负责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
中元节有三官赦罪的说法,传说地宫掌管地狱之门,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节,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野*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
老辈人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对于*神,我们不必害怕,但应心存敬畏。心头有敬畏,就不会肆意妄为,无恶不作。懂得敬畏,我们才能善待别人,约束自己。
而对先人的祭祀和缅怀,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超能力,而是让活着的人,知道自家的历史自己的来处,自己是有根的,心里才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