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http://www.zhutihunli.com/about/yyjj.html中
元
节
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七月半”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ZHONGYUANFESTIVAL
后来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道教的说法。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而七月十五即为中元二品地官赦罪清虚大帝圣诞,“中元”之名由此而来。唐代以后,由于皇帝崇奉道教,道教的中元之说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并相沿迄今。据道经记载,地官名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隶属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之精结成,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
据说中元之日,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众*都要离开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回家去,没主的就游荡人间,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因此又称*节,各地普遍进行祭祀**的活动,点河灯为亡*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道士建醮祈祷,内容是为亡*的灵*超度。因此,中元节民间多称*节。
中元节当天在我国较为流行的民俗活动是“放水灯”,北方一般称为“放河灯”,南方称为“放水灯”。道教则认为,中元节“放水灯”主要与上元节“放陆灯”相对。人为阳,*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另外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七”也带着神秘的色彩,如天上有“七星”(七星高照)、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乐有“七音”、诗歌有“七律”、人体有“七窍”等等。“七”也是人的生命周期,七岁始受教育,十四岁进入青春期,二十一岁身体完全成熟……。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复生之局。“七月是个吉祥月、孝亲月,而十四日(二七)是“七”数的周期数。古人选择在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与“七”这复生数有关。
北齐时的文学作品《颜氏家训》,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宋时的《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清时的《帝京岁时纪胜》等等书籍中都提到了中元节。
现代社会人们的**观念似乎已不如古人那么强烈,但*节依然作为一种传统节日和文化记忆传承下来,这既是对中华民族孝文化、家族观念、祭祀文化等的保存,也是古往今来特有的宗教情怀的一种体现。宗教文化的独特性以及其与民俗文化的高度融合,一些传统节日的来源往往既与宗教有关,又与传统习俗有关,或者说,和儒、释、道文化不分家一样,故而我国的许多民间节日与宗教节日往往相互吸收。
中元节的意义,一是给我们历史感,让我们不忘先人的遗泽,在追思中自勉、自强,不堕家声,不忝所生,传承高贵,恩泽后世;另一种意义就在于给我们敬畏感,让我们约束自己,善待他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从这种“人*和谐”中开出人与历史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或许是新时代“中元节”的意义所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