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15辑习俗袭道第03章 [复制链接]

1#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m.sojk.net/yinshijj/26826.html

第03章民族节日习俗众多/血脉传承精神象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且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这些节日久经沧桑,凝聚着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延不衰;以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令华夏子孙世代陶醉和向往;以约定俗成的民间礼仪陶冶和锤炼着民族的品格和个性;以欢乐祥和的氛围弘扬着民族的美德和精神。其传承民族血脉、提升民族精神的价值,强化民族文化记忆、心理认同的价值,维系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价值,激发与释放情感、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是任何文化形式都难以替代的。

〇一、民族节日血脉筑成/精神内涵万古长青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生存之根、立世之*、传承之本。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创造和传承的传统节日文化,可谓是最具活力和影响力、最具民族特色和个性的文化,它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生动展示了广大民众的精神世界。“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我们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过节理念,充实和丰富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中国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是厚重而多彩的,主要体现在:01.农业文明程度缩影·天人和谐相处产物。中国民族节日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土壤中,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节日日期的选择与设定是古人依据天候、物候和气候的周期性转换而约定俗成的,都对应着特定的节气和农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步入农业文明的古国之一。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国之大事在农”的观念,并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认识到:人类要生存、庄稼要收成,就必须观察和掌握:天象…日月星辰的变化;物象…动植物随季节而生的变化;气象…寒暑雨雪的变化,及其规律。顺应天地运行的节奏和气候变化的秩序,来合理地计划和安排其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为了准确地反映四季气温、降水、物候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情况,用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古人依据太阳在*道的不同位置,确定出了“二十四节气”。岁时节令一经确立,一些特别的日期就凸显出来,它们作为农耕周期中的关节点,备受先民的重视,每当特定的节气来临之时,都要举行与这个节气相应的仪式和庆典活动,这样,农耕周期便也成了庆典周期。“节」正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日时定为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民族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四时节庆,纷至沓来”。四时吉庆的和谐有序、错落有致,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洽互动。02.中华文化载体诸多·丰富多样而且感人。从远古走来的中国传统节日,是“感自然节律而成,蕴人文精神而丰”。岁月的推移和中华文明的发展,使传统节日不断被多种社会文化因素润泽渗透。有民间传说的嵌入,有宗教活动的影响,有历史人文的大量积淀,有民族智慧、情感、生活习性的融合等,节庆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如,“介子推”居功不受赏的传说之于…寒食节;爱国诗人“屈原”、忠臣“伍子胥”、孝女“曹娥”的传说之于…端午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爱情传说之于…七夕节等。又如,源于远古“腊祭”的春节,腊月初八先民用五谷杂粮做腊八粥敬祖祭神,是古代“腊祭”的开始。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各大寺庙纪念释迦牟尼成道日做腊八粥与古代“腊祭”的行事相融合,形成了民间食腊八粥的习俗。中国民族传统节日以博大的包容性,不断地融汇、积淀、丰富、发展,使之成为蕴含丰厚、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成为一面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的“多棱镜”。它能折射出中华民族独特的…风俗礼仪、民间信仰、伦理道德、人文诉求、审美情趣、文学艺术、饮食服饰。03.民族精神真实写照·深刻蕴涵传统美德。伴随着农业文明产生、演进的中国传统节日,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同时,传统节日在长期的流行和发展中,由于内涵存在着历代民众共同的理想和精神追求,又不断吸收和融入儒、释、道等多种有益的文化元素。所以,在中国传统节庆中,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思想精华,蕴含着值得弘扬的中华传统美德。囗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天地之间人为贵,以人为中心,人是主导,人追求与万物的和谐,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基调。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代代相传的传统节日之中,人始终是节日的主体。节庆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以满足人的需要、和谐天人关系、展示人的才艺、进行人际交往为主。人们在节日中,或阖家团聚、欢庆交流,或探亲访友、男女相会,或祭祀祖先、追念先贤,或结伴出游、踏青赏月,或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在普天同庆、融融之乐中,追求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人最可贵的是生命,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对健康的追求。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群众性的文体活动,许多节日还有避邪驱瘟、追求健康的内容。人们在尽情享受节日的欢娱中,在“平安吉祥”、“健康快乐”的美好祝福中,谱写着一曲曲对生命的颂歌。囗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对自己的祖先历来有着异常浓厚的感情,《礼记》称:“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仁义”与“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孝悌的基本内容则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并由此推及到尊老爱幼等。慎终追远的情怀成为中华文明的一条重要根脉,每逢佳节都要虔诚地祭祀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孝思和怀念。在祭奠与追思中,孕育着后人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囗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具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种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它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节庆文化中也有突出的显现。中国传统节日是人们展示勤劳智慧、聪明才艺的最佳时机。“元宵节的灯会,展示着各种奇思妙想和精湛的手艺;庙会上,百戏杂陈、百艺斗胜,使人目不暇接。文人可以联句咏诗,村女也可以当场对歌,刘三姐不输于酸秀才;灯谜竞猜,让人绞尽脑汁;窗花剪纸,生动传神;小女儿斗草,比的是植物知识。秋千起伏,风筝入云,孔明灯升天,荷花灯入水,各有胜场;七夕的乞巧,更是以成为巧手姑娘为美”。这些多姿多彩的节庆民俗事象,充分反映了华夏子孙刚健有为、自尊自强的进取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开拓进取、勇往直前。囗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中华民族是个重理智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坚持正义的民族气节和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不少节日是与民族气节和爱国传统相关联的,尤以清明节和端午节为代表。清明节」中融入的“寒食节”,其起源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晋国忠臣“介子推”。介子推居功不取,隐居绵山,宁被烧死,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民请命,谏言君王自修自省,勤*清明。人们把介子推蒙难的日子定为寒食节,每年此日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以示纪念。过寒食节的同时,人们也世世代代赞美与弘扬着介子推的刚正气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上下求索,为的是精忠报国。他屡遭陷害,含冤而死。民间为了凭吊屈原,于是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节俗。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通过端午节这一载体,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节庆活动中,不断地得以发扬光大。

〇二、传统节日上下千年/凝聚历史最为深沉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乃中华民族特有的特色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大年三十)、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等。此外,我国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01.节日起源自然崇拜·节气演变是为前提。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人类社会“逐渐形成,逐渐完善的文化过程“,是由猿到人类,文明进化发展得产物。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着…神话、传说、天文、地理、术数、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文献记录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得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完成,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每个中华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来源之处与形成的必要条件。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生活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对历史人物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02.节日发展于唐代期·佳节良辰已经成型。到汉代,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传统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且丰富多彩。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不断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03.节日传承则在文人·千古名篇广为传颂。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中国有七大传统节日:即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据悉,这是由中国文化促进会节庆中国协作会发起的,将七大传统节日连起来打包申遗的行动之一。已经延续上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但由于没有形象logo系统,在现代社会不利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中国七大传统节日形象logo的出炉,将有利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走向世界。

〇三、新年元宵最为隆重/普天同庆山河之中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中国人过春节已有多年的历史。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精神支柱。01.起源于远古之传说·腊祭巫仪称为*节。关于春节」的起源说法诸多,其中有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说法。春节源于腊祭、源于巫术仪式说、源于*节说等;其中最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公元前多年的一天,“舜”继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在不同时代,春节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时,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中华民国北洋*府时期,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袁世凯」将元旦定义为西历01月01日,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02.诸路神明则都要拜·充分备享人间烟火。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春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春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03.欢庆张驰很是有序·内容丰富而且多彩。各种活动接重而来,而且张弛有序,忙得不亦乐乎,并且各得其所。小年…蒸花馍。腊月23或24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除夕…贴春联。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由于农历大月有30天、小月只有29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这一天常常不论是二十九还是三十,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的习俗。初一…压岁钱。正月初一是“鸡日”,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年、月、日三者的开始。传统习俗:开门炮仗、拜年、占岁、饮屠苏酒、聚财。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崇。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二是“狗日”,这一天(北方地区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初三…烧门神纸。是“女娲造猪”的日子,故称“猪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习惯不杀猪,如果当日天气好,则当年的猪会长得膘肥体壮,主人家自然喜上眉梢。传统习俗:烧门神纸,肥猪拱门。初四…迎神接神。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传统习俗:迎神接神,接五路,吃折罗,扔穷。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初五…祭财神。正月初五是“牛日”,俗称破五。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着招财进宝。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初六…送穷启市。正月初六是“马日”,在这一天里要“送穷”。传统习俗:送穷,启市。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天人不送穷。初七…送火神。初七是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送火神,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初八…放生祈福。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传统习俗:顺星、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初九…燃放爆竹。正月初九是“天日”,传说,此日为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生日,俗称“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称之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他是统领三界十方诸神以及人间万灵的最高神,代表至高无上的“天”。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玉皇天诞。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初十…祭石感恩。十,谐音“石”,因此初十为石头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初十一…祭奉紫姑。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此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初十二…搭建灯棚。从即日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搭建灯棚。云霄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初十三…灶下点灯。正月十三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初十四…迎临水娘。正月十四,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初十五…元宵观灯。元宵节的节俗,非常有特色。节期与节俗活动,也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新年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04.远古传说已经成真·万众祈福心却连心。神话传说」虽然绝大部分不是真的。但它是祖先们闲来无事的臆想及美好远景,以及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缩影。熬年守岁…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门和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这样,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万年历法说…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桃符传说…宋代王安石在《元日》这首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形容初日的光亮。诗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总把新桃符换下旧桃符--除旧布新。关于桃符,有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东海度朔山风景秀丽,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二兄弟用桃枝打败*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从此,两兄弟的大名令*怪为之惧怕,他们死后变为专门惩治恶*的神仙。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随着时代的变化,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就是春联的前身。贴春联门神…门神:为秦叔宝和尉迟恭。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必赶回*域。*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怪都会望而生畏。人们所仰慕的捉*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魅战斗。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由于中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05.新的民俗新的文化·华人侨胞新的嫁妆。春节联欢晚会,通常简称“春晚”,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每年农历除夕晚上,为庆祝农历新年举办的综艺性文艺晚会。年,央视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应该说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这台晚会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新民俗,新文化”,每年除夕夜必看的电视大餐。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开创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先河,且引发了中国电视传媒表达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它的成功不仅牢固确立了自身的地位,而且在中央电视台衍生出系列类似的节目。如综艺大观、正大综艺、曲苑杂坛、春节戏曲晚会、春节歌舞晚会、各部委春节晚会(如公安部春晚)、以及国庆、五一、中秋、元旦等各种节日综艺晚会。随后,全国大大小小的地方电视台频频效法并力求创新。06.人口最大规模迁徙·创造世界历史纪录。中国春运」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春节期间的运输,简称为”春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运输期间。以春节为界,节前15天,节后25天,共40天,由国家经贸委统一发布(每年起止时间略有不同),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按此进行专门运输安排的全国性交通运输高峰叫做“春运”。春运期间,铁道部实行特殊运行管理,加开大量临时客车,时间为春节前后15天左右,共40天。“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将有2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的1/3。中国春运入选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周期性运输高峰。为实现…“确保安全、满足重点、平稳有序、良好服务”的春运目标。全国铁路春运总体战略是…“以客为主,客货双赢;南客北货,南车北调;统筹安排,重点必保;适度屯车,应急有备;车辆挖潜,停短保长;有流开车,无流停运”。设立“春运”的原因,是中国人口众多,而春节又是传统的团圆节日,人们纷纷回家过年,要坐车的人太多,运输部门需要全力保证旅客有车坐,能回家,过完节能回来。07.祖宗遗留诸多规矩·炎*子孙应当铭记。春节」在中国传统一般指除夕到十五。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仙、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这些习俗中也有一些禁忌,作为炎*子孙,应当记住和理解,但也不一定机械照搬,懂得与时俱进。例如:初一…不能动用扫帚的。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正月初一讲究的是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拜年,大年初一第一天,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或是打电话问候是必不可少的,说声“过年好”,祝福每个人全年都是大吉大利。初二…出嫁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初三…赤狗之日不外出。这天又称“赤狗之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了许多。年初四…要祭拜财神。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年初五…要破五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初六…商店酒楼要开张。而且还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初七…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初八…谷日谷子的生日要庆祝。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初九…玉皇大帝诞辰日要祭拜。这天则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信众要主祀玉皇大帝,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初十…石头的生日要祭祀。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初十一…子婿日要用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初十二·十五…人们要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〇四、清明时节最为庄重/路上行人则欲断*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天。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年中华民国*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01.古代帝王墓祭礼节·与寒食节对称节气。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其它起源传说:“介之推”的传说。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02.扫墓祭祖眼泪直奔·踏青游玩几多欢欣。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进宅。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扫墓祭祖…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荡秋千…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蹴鞠…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射柳…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斗鸡…古代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蚕花会…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近几年乌镇香市活动中的蚕花会,仅有…迎蚕神、踏白船、翘高竿等几个项目,大有潜力可挖。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传说,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在这一画卷,画面人物就达多人,牲畜50余头,船20多艘,车、轿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况,可见一斑。由于全国各地春天到来的时间不一,因而踏青节也就有先有后。农历二月二为福建一带的踏青节,三月三为陕西一带的踏青节。北京、东北由于春来得特别迟,到了五月初五才开始踏青。由于踏青是一项有意义的习俗,因此代代流传。插柳…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节,是百*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植树…古代人也叫“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03.勉怀先人则有忌讳·感恩方式切要注意。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是一年一度中国人对自己祖先表达敬意与感谢之意的节日。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为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多年的历史。然而,在清明扫墓期间,有些禁忌与忌讳要避免。要知道有些规矩未加注意,就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使得原本祈福求运的活动,成为挥之不去的烦恼。忌随意性祭拜…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国或者说在华人眼里,祭祖是和孝道绑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参加祭祖,就是一个不孝顺的人,一个忘记祖先的人。清明拜山…指的是“扫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诸多墓园在山上,故称为“拜山”;北方通称为“扫墓”或“上坟”。忌程序颠倒祭拜…首先要先扫墓,就是将墓园打扫干净;其次是祭祀。这一程序很关键:一是寄托哀思,二是与先人相感。因为“山有灵而无主,先人有主而无灵”,与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灵气。这就是…“风水”。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此后围坐聚餐饮酒;也可放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相关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扫墓程序,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别。忌时间段祭拜…这里涉及的是两个时间问题:其一」是清明节当日扫墓,还是前后时间均可?越早越好吗?专家认为,只要在清明节期间均可,看自己方便。当然,各地都有一些当地的习俗,我们要尊重这些习俗。还有,对于某些习俗来说,给去世一年内的亲人扫墓和给已经去世超过一年以亲人扫墓,时间上也有些差异。要遵守当地的相关习俗去做;其二」扫墓当日出发的具体时间越早越好吗?也不尽然,需要根据自己情况,最好是在5--7点,即“卯时”。古代历法中,为一。当然,现在通常不会那么早。但是,专家提醒,最好在下午三点前完成清明“拜山”活动。因为阳气已逐渐消退,阴气逐渐增长,若是时运低的人,很容易会招惹阴灵缠身或骚扰。忌孕妇拜祀…通常来说“怀孕”的妇女,要避开清明拜山活动。不仅如此,严格说来,女性来“例假”,最好也不要参加此类活动,特别是不能在下午三点后参加清明拜山活动。专家提醒:咱们祖国辽阔,南北方对于扫墓的习俗略有不同。比如:南方通常儿女均前往扫墓,而北方一些地方,则通常女儿不前往扫墓,如果是出嫁的女儿则随夫前往扫墓。忌乱买花拜祀…通常是“菊花”,因为我国古代把菊花当作寄托之花,有思念和怀念的含义。白色菊花」是最适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绿草,如百合,绿叶,康乃馨等,会更漂亮。*色菊花有长寿菊之称,比较适合看望病人。忌乱吃零食…扫墓之前最好“禁食”,当你动身开始扫墓,就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了,衣着要整齐,以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重。这一条,专家认为很重要,但是对一些朋友来说可能需要委屈自己一下了。忌嘻笑怒骂…因为墓地是阴灵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过坟墓及供品,大声喧哗、嘻笑怒骂,污言秽语,乱跑乱碰,随处小便。这样做不单只对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且对附近的灵体构成滋扰。更不能践踏别家坟墓或对墓穴设计评头品足,会被视之为亵渎,遇到不好的气场,那便惹到一身麻烦回家。忌墓地照相…在中国,祭祖并不只是纪念祖先,而是明显得带着向亡灵敬拜,祈求的意思。专家特别提醒:谨慎在先人墓地照相,无论是扫墓者自身合影,还是扫墓者与墓地合影。更忌讳照相时将其他坟墓拍进镜头。否则,你的运势很可能下降,各方面失衡。忌探亲访友…最好不要清明节当天去探视亲朋好友,隔天去探视为宜。因为清明节是祭奠的特殊时候,此时去探视亲朋好友很说不过去的,或者说不吉利。当然,你也可以请亲朋好友在外面吃饭为宜。忌选择结婚…同上理,结婚是人生大事,最好避开选择清明节时期结婚。当然,结婚的择日讲究还很多。忌乱说乱探…不要去别人祭扫比较多的山,不要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能说对亡者不敬的话,晚上活动要谨慎。因此,清明节休假出去旅游,不能说是对不起列祖列宗。忌穿红衣服…特别忌穿到大红大紫的衣服,应穿上素色的服饰。另外,不要佩戴红色的配饰(本命年者除外)。忌辈份不分…依次为:父亲、母亲、长男、长女、次男、次女…余此类推。拜祭完毕后,祭品让祖先祝福过,众人可食取祭品。最后提醒您要注意防火安全,待香烛点完后可离开。清明扫墓需尊重当地习俗…坊间有一说法:丈夫去世前3年,妻子都不能去扫墓。这个是习俗问题。专家认为,只要尊重当地的习俗即可。如果当地有此习俗,那么,最好回避之,否则日后会带来诸多的心理麻烦。如果当地没有此习俗,则无关此禁忌。忌陪朋友去扫墓…外人最好不要陪同去扫墓,因为各自的气场是不一样的。如果实在不能避免,那么建议你佩戴避邪吉祥物,如桃木手珠等,否则会犯了禁忌。忌购买新鞋…鞋与邪同音,故而通常不在此时买鞋,真有需要也要错开时间购买。如果有些朋友不慎清明这天买鞋了,如何破解?请这些朋友用红纸包好鞋子,放在门口一晚,然后清早将红纸烧掉即可。忌过生日…如果恰巧是“老寿星”在清明节过生日,那么禁忌会更多。比如,当日不要接受鲜花,同时生日蛋糕自己不可以当天吃。专家认为,这样老寿星一定会过一个平安吉祥的年,会更加长命百岁。忌娱乐活动…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在清明节去祭祖、扫墓的朋友,清明节当天尽量少些娱乐活动。更不能吵架、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语。否则,日后恐生麻烦。忌头发盖住额头…按照古人的说法,清明节也是“*节”。如果需要在此期间走夜路的朋友,一定要记得随身携带护身的吉祥物,如桃木手珠等。同时,千万不能忘记专家再三说过的:要亮出你的额头,不能因头发而盖住,因为,那是你的“神灯”所在。要净身洗衣…与清明节前忌买鞋类似,清明节扫墓回来,一定要清扫你的鞋子。同时将鞋子的鞋尖朝里,同时勿忘将身上穿的衣服洗干净晾晒为宜。囗清明祭扫具体日期。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称“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〇五、端午节日氛围很浓/纪念先人情义最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酒的习俗。自年,“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01.端午节日传说众多·南北风俗融合产物。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的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源于纪念诗人…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他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年,秦*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伤不已,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源于纪念忠良…子胥。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春秋时期的伍子胥,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辅伯嚭」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之东门上,以看越国*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源于纪念孝女…曹娥。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嫦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源于纪念…介子推。介子推」是寒食节与清明节由来传说的主角,可也有认为端午节的由来与介子推有关。据东汉时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中说,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百越族」亦写百粤族(越粤互通),指华南越地的百越族原住民。又称为越族、古越族、越人、古越人,也泛指居于古代南方越地的古代部落。百越」有许多支系,其中…干越、扬越、东瓯、闽越(闽越族)、南越(南越族)等几支百越中的大族。西瓯、驹越、骆越等演变为现代的壮侗语族,如壮族、傣族、黎族等,以及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印度境内的…京族、岱族、佬族、泰族、掸族、阿豪姆人等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02.端午节俗花样百出·注重人生生命养分。端午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节日之一,却也是中国人最陌生的传统节日之一。说熟悉,因为在中国,几乎没人不知道五月初五端午节;说陌生,因为在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端午节究竟应该怎样过。端午节,这个渐渐被我们淡忘的日子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过去的人们究竟如何度过这特殊的一天?在品粽怀古之余,不妨也体味一下粽香背后端午节更本真的味道,或可在那粽香深处寻找一些不该被遗忘的文化记忆。佩饰…旧时江浙一带端午时妇女的一种饰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清嘉录》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贯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者,供妇女插鬓。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健人一说与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骆虎状,妇人皆戴之”,似此则当有驱邪辟疫之作用;一说即古时的步摇,纯为妇女装饰品(蔡云《吴献》注)。儿童头上还会用雄*酒画上一个“王”豆娘,旧时端午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艾虎…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草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画额…端午节时以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以驱*,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长命缕…端午节时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此俗始于汉代。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戴香包…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五*…五*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虫做斗争的节日。采药…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之传说。又如湖北监利于端午“采百草”,亦采药草之俗。沐兰汤…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兮沐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饮蒲酒·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朱砂等。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入酒饮之”。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虫”。此俗流传较广。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虫,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采茶·制凉茶…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康也有好处。挂艾草·菖蒲·榕枝…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通常将挂艾草、菖蒲、榕枝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气。躲端午,时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端午雨…时民间岁时占验习俗。俗信端午节下雨,不吉;反之则吉。此种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提要录》云:“五月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雨则*曝药,人多病。此闽中谚语”。又许月卿《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云:“临川人谓端午日雨,*旺人灾”。清·赵怀玉诗自注亦引有…“端阳无雨是丰年”的谚语。划龙舟…龙舟竞渡与祭祀屈原、曹娥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有:“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湘君》即描写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踪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这即与“*舟”暗合,与楚国《人物御龙帛画》之像暗合,可互为印证。《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是日,竞渡,竞采杂药”。此后,历代诗赋、笔记、志书等记载竞渡就数不胜数了。龙舟」与普通船只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桡手人数不一。如广州*埔、郊区一带龙船,长33米,路上有人,桡手约80人。南宁龙舟长20多米,每船约五六十人。湖南汨罗市龙舟则长16--22米,挠手24--48人。福建福州龙舟长18米,挠手32人。龙船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绘(也有用纸扎、纱扎的)。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而湖南汨罗市,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的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在正式竞渡开始时,气氛十分热烈。跳钟馗…跳钟馗、闹钟馗:自晋代以来跳钟馗、闹钟馗,赐福镇宅就是端午节和春节的重要内容。钟馗」执剑祛邪图悬挂钟馗画。最早的钟馗画,据说出自画圣吴道子之手。据北宋沈括《梦溪补笔谈》记载:唐明皇患疾近一月,忽梦二*。小*窃得皇上玉笛及杨贵妃之紫香囊奔逃,大*乃捉小*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大*道:“臣为钟馗,即武举不捷之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唐明皇醒后,即病愈,便召画工吴道子,嘱其按梦中情景画钟馗捉*图,道子挥笔即成,明皇见后,竟与所梦一模一样,惊叹不已。后来,钟馗画渐渐走入民间,绘制钟馗画大都作于五月端午节这一天,或者端午节的前后几天。到了清代,江南苏、浙一带的居民大都在农历五月于大门或堂中挂钟馗图一月,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斗草…汉以前不见斗草之戏。远古先民艰苦求存,生活单调,暇余以斗虫、斗草、斗兽等为戏自娱,及至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形成中医药学后,每年端午节群出郊外采药,插艾门上,以解溽暑*疫,衍成定俗;收获之余,往往举行比赛,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清金廷标群婴斗草图轴趣;儿童则以叶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再换一叶相斗。历代文人作品中对此多有描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群婴斗草图》,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楼兰案:多为车前草,车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路边、沟 旁、田埂等处。无茎,具多数细长之须根;叶自根际丛出,薄纸质,具五条主叶脉,全缘或波状,或有疏钝齿,长达15--30厘米;具绿白色疏生花,花冠四裂,雄蕊四枚;果实成熟后会如盖子般掀开,释出四至六颗棕黑色种子,其长长的花轴,用来斗草的好材料)。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这种以人的拉力和草的受拉力的强弱来决定输赢的斗草,被称为“武斗”。斗草」除有“武斗”外,还有“文斗”。所谓“文斗”,就是对花草名。《红楼梦》第62回中:“宝玉生日那天,众姐妹们忙忙碌碌安席饮酒做诗。各屋的丫头也随主子取乐,薛蟠的妾香菱和几个丫头各采了些花草,斗草取乐。这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个说我有罗汉松”。其他活动…端午有“射箭”之戏。《金史·礼志》:“金因辽俗,重五日插柳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簇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弛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每射必发鼓以助其气”。至明代,是把鸟雀贮于葫芦中射之;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此外,北京还有…游天坛风俗。《帝京景物略》卷二:“五月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坛,日避*也。过午后,走马坛之墙下。无江城系丝段角黍俗,而亦为角黍。无竞渡俗,亦竞游耍”。上海还有…钟馗赛会,由一男子饰成钟馗,手挥宝剑,前举一纸糊蝙蝠,作“喝福来迟”状;跟随全副仪仗,穿行街市,以作驱祟。另外端午期间还有…马戏、抢鸭活动。03.壮志未酬身志先死·万灰俱念投入江中。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公元前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酒倒入汪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〇六、七夕节里最为浪漫/爱情传说则蛮动人

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是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双七节,乞巧节,女节,少女节,香桥会和巧节会等,源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传说玉帝的第七个女儿…织女,心灵、手巧、善织、令人羡慕不已。因此,人间女子就拜祭她,祈求智慧、灵巧和幸福。于是,就有了每年七月初七的“乞巧”活动,由此形成了乞巧节。千百年来,生活在中国各地的普通民众围绕着这一节日,都要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01.源于上苍自然崇拜·与女人相关的节日。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传统节日。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传说牛郎织女在每年的这一天在鹊桥相会。不要忘了在这一天,给你的女朋友/男朋友送上一份真情的礼物。七夕,传统的中国情人节之一,是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在喜鹊桥重逢的日子。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对自然的崇拜…“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对时间的崇拜…“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对数字的崇拜…“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02.女子祈愿叙诉心事·天河夜话传话爱情。古时女子多有祭拜…月亮的习俗,在传统文化里,月亮」始终是女子的祥瑞。她们常常对月祈愿或倾诉心事。古来自有女子拜月的传统,尤其是七夕、中秋。貂蝉祭月的传说大约是最动人的画面了。作为古老的节日,先人于朔日祭月,本身就是一种乞求繁衍生息意愿的反映,盖因月之盈长暗喻了长生与兴旺。夏历之尚七习俗孑遗下来,发展成为生长、长生的标志,而七月七更是长生又长生,故此这一日被称为…“人日”。《汉书》称汉武帝七月初七生于漪兰殿,诞于人日这一天必然有着种族繁荣、子民昌盛的吉兆。传统文化里,爱情」基本上都要和婚育相连。在七夕的节物风俗里,这两件事的关联是很自然的。七夕节俗中最神秘的大概要算…“夜半无人,天河私语”了。七夕兰夜,许多少女会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传说」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在社会风气开放的时代,也有情人们携手一起躲在瓜棚下偷听天河私语的。03.牛郎织女美丽传说·象征爱情欲求赐婚。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传说之一。04.游艺活动丰富多彩·乞求天赐智慧之身。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传统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穿针乞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喜蛛应巧…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投针验巧…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种生求子…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供磨喝乐…“捏塑彩画一团泥,妆点金珠配华衣。小儿把玩得笑乐,少妇供养盼良嗣”。这是关于宋代七夕节物摩侯罗(磨喝乐)的写照。宋·元」玩具很有节庆性和时令性。在日本东京,每逢初六日、七日晚,市民多结彩楼于庭,唤作“乞巧楼”,为的是放置“魔合罗”。所谓“魔合罗”,又可称之为“摩诃罗”、“磨喝乐”等,是梵语的音译,是佛经中的神名,传自西域。在宋代小说、元杂剧中,魔合罗」成为漂亮可爱的化身。最为广泛的还是泥塑的魔合罗,在宋元俗称为“泥孩儿”。在魔合罗的塑造上,以宋代苏州地区制作最为精巧,这在《岁时广记》《方舆胜览》中都有明确记载。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其实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拜织女…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拜魁星…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晒书?晒衣…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的,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为牛庆生…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贺牛生日。七姐诞…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据《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沉香浦的活动。游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她们信此日为“仙女淋浴日”。石门浦水质清洌,朝夕日出日落时返照两山,有时会像海市蜃楼一样在天空出现一些景幻。泛舟者坦希望能有运气看到奇最的出现,故姑娘们七夕游石门沉香浦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很是热闹,也成了一个节日的习俗。染指甲…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妇女洗发…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结扎巧姑…陕西*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拜七娘妈…闽南和台湾的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据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的《闽南人》一书考证,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祈祷。每年这天,人们三五成群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这天,台湾民间还流行一种“成人礼”,即孩子长到满15岁时,父母领着他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酬谢,答谢“七娘妈”保护孩子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在这一天,台南地区要为16岁的孩子“做十六岁”,行成人礼。台湾民众认为,小孩在未满16岁之前,都是由天上的仙鸟…鸟母照顾长大的。鸟母则是由七娘妈所托,因此,七娘妈就成了未成年孩子的保护神。婴儿出生满周岁后,虔诚的母亲或祖母就会抱着孩子,带上丰盛的祭品,另加鸡冠花与千日红,到寺庙祭拜,祈愿七娘妈保护孩子平安长大,并用古钱或锁牌串上红包绒线,系在颈上,一直戴到16岁,才在七夕节那天拿下锁牌,并到寺庙答谢七娘妈多年的保佑。有的家长除了在七夕节这天祭谢“七娘妈”之外,还专门为孩子举行成人礼的事而宴请亲友,庆贺一番。闽南、台湾民间七夕虽不很重乞巧,但很看重保健食俗。每到七夕之际,几乎家家户户要买来中药使君子和石榴。吃巧果…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兰夜斗巧…起源於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她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彩女们,一起到开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而有个叫徐婕妤的宫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做“斗巧”。七菜羹·人形彩帛…《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翦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相遗”(华胜即花胜,古代妇女戴的一种首饰,剪五色绸做成)。天河泪…江浙一带,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另外还有七夕杂俗。纵观七夕杂俗,也多与七夕节俗两大主题“乞巧”、“婚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几乎是从这两大习俗发展出的新的趣味和习俗。

〇七、中秋节日最为看重/祈盼团圆故乡的云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01.以月为媒寄思感情·月神人间造就福音。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中秋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起源应为隋末唐*于大业…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中作为*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而衍生之*粮问题。02.过节形式多种样性·喜悦之情由此而生。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祭月·赏月·拜月…《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观潮…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燃灯…“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猜谜…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吃月饼…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赏桂花·饮桂花酒…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玩花灯…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烧塔…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03.各个民族存有特色·追寻形式则有差别。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蒙古族…追月。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藏族…寻月。中秋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广西侗族…行月。“中秋”夜临,各山寨的芦笙歌舞队,踏着一路月光,行至临近山寨,和那儿的寨民相聚赏月,赛歌赛舞,彻夜长欢。云南德昂族…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的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槟榔、送茶订下婚约。云南彝族…跳月。入夜,该族各个村寨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山村中的开阔地,一个个束腰披纱的姑娘们和头缠布带的小伙子们以及老头、老太太、小娃子们都激情地载歌载舞,尤其是那些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得为之动情动容,越发显得妩媚皎洁。仡佬族…虎日。全寨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他们称为“八月节”。朝鲜族…望月架。当明月升空时,请数位被推选出来的老人攀上望月架。待老人望月之后,再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箫,一起合跳《农家乐舞》。广西西部壮族…祭月请神。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04.神话故事感天动地·故事传说传承至今。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嫦娥奔月…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吴刚折桂…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玉兔捣药…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玄宗故事…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朱元璋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一齐响应。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05.文人墨客都来抒情·生活常识比喻至今。唐朝诗人皮日休」曾经说过: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对中秋佳节的憧憬使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他和文人骚客一样,对中秋节的神话也是十分向往。诗词抒情…南北朝·谢庄的《月赋》;唐·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李朴的《中秋》;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玩月》《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商隐的《嫦娥》;李白的《古朗月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宋·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月》《太常引》《中秋见月和子由》;米芾的《中秋登楼望月》;戴石屏的《中秋》;现代·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民谣抒情…关于中秋节的民谣、童谣众多。如《拜月娘》《椅仔姑》《中秋拜月歌》《拜月娥》《全家拜月》《中秋夜》《月姐姐》《月光光》《月饼》;台湾民谣:《中秋旅思》《月夜思乡》《煎熬》等。谚语抒情…七月十五“*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否则就算吃乱了月饼);五月回港扒龙舟,六月割禾有钱收,七月烧纸盂兰节,八月赚钱买饼尝中秋(茂名);冬唔饱,夏唔饱,八月十五食餐饱(广州,中秋节令,供果丰富);八月十五停活的,冬至节,教学的(山西,中秋做工人停活,冬至宴请教师);到中秋,赛摸秋(鄂西·土家);八月摸个秋,摘柚抱瓜不算偷(摸秋:习俗,月夜偷摘他人田园挂失果实不视为偷。俗信,这天送子娘娘要下凡,所以未生育的已婚妇女摸秋若不被发现,可早得子)。歇后语抒情…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八月十五吃月饼“节日的美食”;八月十五办喜事“人月共团圆”;八月十五生孩子“赶上节了”;八月十五看桂花“花好月圆”;八月十五吃年糕“还早”;八月十五看灯笼“迟了大半年”;八月十五过年“差了节气”。散文抒情…忆幼年中秋夜·令人神往回味:「月沉碧海望重楼,谁放明灯惹梦游。鹑火星稀萤点点,北辰途远雁啾啾。人间每寄千般愿,天帝难平万种愁。借问飘摇风送处,今宵热泪未东流?每临近中秋,渐渐圆润起来的月亮,总勾起幼年时故乡中秋节的回忆小时候,总是期盼着中秋节的来临…当夕阳收起最后一缕绚丽的晚霞,月亮从故乡村边的河面上悄悄地升起,乡亲们在忙碌着中秋晚宴。那时也吃不上月饼,仅仅吃些用面粉蒸的糖粿,或者粿包等。虽然没有如今各种包装花俏的月饼精美。但是,这些纯天然粗粮制做的食品,味道淳朴,令人回味。更重要的是蕴含着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晚餐后,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老家院子的石榴树枝头,皎洁的月光,温馨地洒落在老家的小院子里。邻居的姐妹们围坐在石桌边,入迷地听着母亲讲述“嫦娥奔月”故事,憧憬着美好的愿望。男孩子们悄悄地跑到路边的杨柳树下,或捉迷藏或打打闹闹,玩得尽兴,欢乐的笑声在村庄里回荡。最难忘的是中秋节晚上,观赏点放孔明灯…那些渐行渐远的故乡往事,大多忘却。然而,幼年时中秋夜的情景,却是清晰地定格在记忆深处。每每想起,都倍感亲切、倍感温馨。那融融的月色,那婆娑的灯影」。

〇八、重阳节曰最为温馨/倾室而动家族之情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01.历史记载已经久远·祖先恩德需牢记心。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重阳原型…古代祭祀大火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重阳成为…夏冬交接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历史演变…老人节·敬老节。重阳节已有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年,中国*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02.习俗尽管呈多样性·过节气氛则却相同。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赏秋、晒秋、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赏秋·晒秋…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发展至今,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每年九月九也开始进入晒秋旺季,并举办隆重的晒秋节。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婺源赏秋拍摄。登高·观景…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赏菊·赋诗…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饮菊花酒…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佩戴茱萸…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03.汝南桓景除魔有功·登高避疫曾为流行。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毕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桓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这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他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用法,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04.文人抒怀话说重阳·金秋寓意则很深远。重阳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九月九,两九相重,故曰“重阳”,这一天,人们出游赏秋、吃重阳糕、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与亲友们登高望远,把酒言欢,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古代诗词及民谣中描绘重阳节的有很多。著名诗词…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在数中最尊贵,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历代诗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部分著名诗词:唐代」《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卢照邻;《蜀中九日》·王勃;《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过故人庄》·孟浩然;《九月十日即事》·李白;《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登高》·杜甫;《重阳席上赋白菊》·白居易;《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宋代」《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辛弃疾;《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重阳》·文天祥。元代」《沉醉东风·重九》·关汉卿。明末清初」《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与杨府山涂村众老人宴会代祝词·陈志岁。2)民间歌谣。民间歌谣俗语中有很多是关于岁时节日的,重阳节也不例外。几则都是有关重阳节的歌谣俗语,体现出了重阳节饮菊酒、放风筝的风俗,以及在重阳这日占卜天气的风俗。如:「菊花*,*种强;菊花香,*种康;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八月中秋哥送饼,九月重阳妹送鞋(仫佬族)。重阳节,又试话登高。究竟年年如是,有乜功劳?虽则系如画嘅秋山,游吓亦好,做乜偏要向往重阳个日,至晓得风骚。你话敢样就可以避灾,亦何不大早。点解你单身前往、又试剩落个的妻孥。开讲话一部通书,都唔睇得到老。况系个的区区陈迹,重驶乜咁心操。既系你上日唔知,我亦唔怪得你去做。唉!悭吓脚步,何苦去寻烦恼。不若静坐思量,想吓边一样可图。九月九,个个都去登高,你睇个班嫩仔,走得气嘈嘈。放起个只纸鹞在高处舞,扶汉声声(响弓声),唤起个的懦夫,总系企在个处风头,须要努力正好。虽有声威,可惜你未满羽毛,怕只怕失足云霄,个阵就遗恨万古。咪估个条包索,可以把天箍,既替得个佬流灾流难,边处唔流到。唉!难把身世顾,只望得天怜悯,俾你有点功劳」。05.节日常识需要熟记·人生快乐自然而生。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佳节。古人认为,数字“九”为老阳,农历九月初九乃是所谓“两九相重”。因此叫做“重阳”,也叫做“重九”。10月28日,人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重阳节,让老*历为你介绍,重阳节的习俗与禁忌:忌行房事…男女交合时,才能达到阴阳调和。否则,阴阳不调,不利于后代的繁衍,还会生出许多祸患。“重九"是阳数之巅峰,过后则转为阴数。所以禁忌一切冒失的行为,小心慎行,房事也在禁忌之列。忌煮饭也…过去传说,“重阳不蒸粑,老虎要咬妈”。重阳节是“老人节”,过节这天要让老母休息,不能因做饭而劳累。当时没能把这个道理讲清楚,就拿这个俗语来吓唬人。忌送菊花…因为菊花是祭花,送菊花不合适。忌说快乐…重阳节」是全家出去“登高辟邪”的日子。因此,重阳节里的祝福是“身体健康”或“全家平安”。《周易》中,九为老阳,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周易》讲究阴阳平衡,中和为贵,正如“否”卦一样,两个老阳相遇,也是不相往来和交通。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万物不遂,不通不顺。因此,重阳节不但不是个吉庆的日子,反而是个大凶的日子。为了破解这大凶的日子,重阳节多了好多的禁忌,也形成了不少以辟邪避祸为宗旨的风俗,包括登高望远、插茱萸、饮菊花酒等。由于重阳节是个大凶的日子,人们在相互碰面的时候,不能说“节日快乐”。06.往日重阳前去问候·今日登高前往远景。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翻开今天的日历、都会不由自主的感叹:“九九重阳、又老一岁”。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囗游学「传统节日」悟道札记:…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01.民族文化穿越历史·穿越时空历经沧桑。有一种文化,穿越历史,历经沧桑。因为久远,所以厚重,所以永不褪色。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节日」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密切”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丰富着我们的社会文化。精神,就是我们每一个民族传统节日的*。通过学习传统节日,使我们对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和元宵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不仅知道了它们的来历,还知道了它们的习俗。02.新春佳节农历新年·最为隆重最为难忘。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03.传统节日博大精深·炎*子孙理当传承。在自己的亲身体验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作为炎*子孙,我们有责任继承传统,让它们继续发扬光的。现在我们天天都在过“节日”,刚刚过完了元旦,元宵急急而来,不久,清明又如约来到;清明还余绪未断,端午又要到了;端午才结束,“五一”“五四”连袂而来…。可是,这还不能算是节日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因为它“融入”得还不够完美,它只是融入了我们的物质生活,还没有融入我们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而要真正地使节日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恐怕还要走一段更长的路。我们牢牢地记得在“元旦”晚会上,一定要与亲友们狂欢,吃团圆饭,却不曾想过花上几分钟心平气和地解读“元旦”的内涵;我们可能会记得在“清明”那天一定得跟父母长辈登山上坟,给故去的亲人友人寄托思念之情,却不肯记得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摆上一束花;我们可以记得在“五月初五”那天,万万不能耽误吃粽子,看龙舟竞赛,却往往忽略了两千多年前屈原怎样的肚肠寸断…。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以无声的方式提问我们:要何时才能真正懂得去感受节日?04.传统节日文化缩影·民族精神之*象征。什么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缩影?是节日。什么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是节日。什么是一个社会高度文明经济高度发达的见证?还是节日。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国家的兴衰荣辱,文明的传承变迁,可全都写在节日里。毫不夸大地说,如何过好一个节日也是该民族文明程度的真实写照。它须要我们记得,但它更须要我们去用心感受。改用欧阳修的一句话来说:“节日之乐,感受在物质上而领会在文化层面上”。每一个节日都是一种文化的符号,而每过一次节日都是在传递一回文明。它不止于大操大办,大吃大喝,然后一哄而散,这就叫作“过节日”,而在于通过过节让我们的人民从中接受洗礼,进而弘扬中华文明和精神。精神,就是我们每一个民族传统节日的*。我们不能就那样肤浅地过完了罢,而是深刻一点去理解它到底传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然后思考它,感悟它,甚至“批判”它。现在,有的“节日”过得有点扭曲了,它成了达人贵妇们挥霍的日子;它成了心怀不轨的人们勾搭的日子;它成了妄想发达的人们走捷径的便捷之门…。我们的节日有些沉沦了…不过我们相信,一个真正属于我们民族的人,它早晚会懂得如何在节日里去收获些真的感受。05.传统节日意义深远·节日风俗源源流长。如今相对开放的国际环境,使得各种地域文化交汇融合,过各种洋节日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这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渐渐地不被重视。现今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着的使命。中国的传统和文明需要传承。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存和发展的产物。现在的中国人,未来的中国人,若是无法了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发展,轻视这些传统和文明,那么这样的中国人也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特色。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品性的紧密联系,也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容被西化。中秋节」寄托了游子对家的思念;端午节」展现了耕作的劳动人民对丰收的喜悦;清明节」表达了亲人对逝去者的哀思;新年」则体现了人民向往和平快乐生活的朴素愿望。这些节日背后所存在的意义,是任何一个洋节日无法替代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保护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从原来没有节假日变成了休假一天,电视媒体也日益加大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当今时代,在外来文化强烈的冲击下,我们太多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