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YEAR
除夕的由来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夜晚。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
除夕的习俗
忙年
年末廿三或廿四日,在民间称为“小年”,从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了。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北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扫尘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等。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寄托着人们辟邪除灾、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祈求与愿望。
祭灶神
农历十二月廿三或廿四日祭灶,是日入夜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至除夕日早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烧香、点烛、放纸炮。
除旧迎新
“年”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也叫“除夕”。它与新年首尾相连,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此期间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拜神祭祖
除夕祭祖是过年重要习俗之一,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祖先,报答祖先的恩德。祭祀祖先,不仅涵盖了中国所有的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民俗节日永远的主题。
贴年红
贴年红,即是贴春联、门神、年画、福字、横批、窗花等的统称,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年夜饭
年夜饭也叫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饭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压岁钱
压岁钱是春节习俗之一。压岁钱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的,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
守岁
守岁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新年前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全家团聚,迎接新岁到来,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除夕的诗词
自古以来,除夕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游子回家,期待团圆,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宋人苏东坡有诗云“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更有王安石诗《元日》,写出了除夕的喜庆。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女书字作者:中华好家风讲堂学员邱淑彦
女书作品内容:王安石诗《元日》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