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中元节是我国传统的孝亲节,民间俗称“*节”。
传言,农历七月十五地府*门大开,万*都从阴间来到人间,探视亲友子孙、或寻求供奉,直到七月底关闭*门时才返回。所以自古人们就认为七月十五这个日子阴气极盛,甚至连同七月都称为*月。
其实,“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那时候民间称为“七月半”,到了东汉时期,道教把这个日子设立为“中元节”。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
道教的三官大帝
在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并相沿迄今。
所以把七月十五和*、阴气相连,源于宗教、文化和民间习俗。
那么,从中医角度如何看待七月十五呢?这一天要怎么过呢?
我们知道,从夏至开始,天地间阴阳就开始悄悄发生转换了,夏至一阴生,这时就像精卵相合后形成的体细胞一样,小到不能再小,但已经有了,并且在后面的日子里,逐渐长大。所以《*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说:
“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
而到了七月半的时候,阴气已经形成一定气候了,这时候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昼夜温差大,晚上不能再开窗了,树下飘落的*叶越来越多,到了阴雨天,还真有一种萧条凄凉的感觉。
其实阴气在七月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突破性进展。
精通阴阳术的隋朝养生家萧吉在《五行大义》里把金、木、水、火、土在十二宫(十二时辰、十二月份)的生死旺衰的历程非常详细地展示了出来。
其中水的内容为:
“水,受气于巳,胎于午,养于未,生于申,沐浴于酉,冠带于戌,临官于亥。王于子,衰于丑,病于寅,死于卯,葬于辰。
水为阴中之阴,所以从水的生死衰旺上基本可以看到阴气的变化过程。
农历四月,前气已绝,后气将续。
农历五月(一阴生的夏至就是在农历五月),后气结气成胎。
农历六月在腹中养胎。
农历七月,出生。
农历八月是它的婴幼儿阶段,(浴,意为出生后沐浴去垢。)
农历九月,青少年时期(冠,意为人渐长而需冠带)。
农历十月,由长而壮。
农历十一月,体力、智力都到达最旺盛的时候。
农历十二月,盛极而衰,开始走下坡路了,
农历一月,由衰败而生病。
农历二月,由病而死。
农历三月,死而埋葬入墓。
可以看出,在农历七月,水(阴气)呱呱坠地了。这就是一种从零到一的突破。
而且七月十五是月圆之日,月是阴精,月圆之夜,也是阴气最盛的时候。人体的阳气此时也是最衰。
但是我认为七月十五阴气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日子我们“*节”、“*节”地叫了几千年,要知道语言虽然是信息层面的,但信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能量。
所以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言行要非常谨慎,避免扰动气血,同时避免再接触阴性的东西,包括:
夜间阴气更重,到了傍晚就赶紧带孩子回家吧,避免晚间在外面活动。
避免过量饮酒,造成阴阳气血失调。
不宜夜晚在外晾晒衣服。
不宜玩灵异游戏、观*怪电影。
不宜无故伤害生灵。
不宜宣淫堕胎。
不宜随地大小便。
不宜性生活、受孕。
医院、坟墓、河边等阴气重的地方。
不宜游泳,(过多地接触水)。
不宜搬家、装修。
……
在这一天晚上,爸妈们最好带孩子早早回家静养,可以给孩子讲讲故去的祖先所做好事,如果方便,还可以为他们点一盏灯,点明一个蜡烛,烧一柱香,这些都是一种阳性的能量,可以用来寄托我们的感恩和思念。
相关阅读:
儿时神受扰导致十几年失眠和噩梦不断,请让孩子远离万圣节
小树精妈妈孩子易“惊吓”,处理有办法
近期导读:这是个清泻内热的好穴位发烧、肺炎、咳嗽、嗓子疼……都能调“14亿护旗手”:今天,我们要和孩子谈谈爱国学习古法育儿,永远绕不开的一个字原来红糖、白糖、冰糖还是三味药功效多得想不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