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天中元节,这15大禁忌千万要注意 [复制链接]

1#

周三,9月2日,是中元节。

中元节是民间所称的“*节”,“七月半”,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而俗称的“*节”是源于民俗约定这一天是*门大开的日子,是给*怪“放风”的日子,仿佛也有了一点“庆祝”的意味。

热门手机游戏《江南百景图》中的中元节特定设置

不难联想到墨西哥的“亡灵节”,因一部高分催泪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而更被熟知。

在每年的亡灵节,他们欢欣鼓舞地庆祝生命周期的完成,一年一度迎接生者与死者的团聚。人们祭奠亡灵,却绝无悲哀,甚至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意在与死去的亲人一起欢度节日。

电影《寻梦环游记》图

墨西哥的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克塔维奥·帕斯曾说:“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回照。如果死得毫无意义,那么,其生必定也是如此。”“死亡才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这不但成为带有墨西哥民族特征的文化现象,也表现了墨西哥人的价值与哲学观念。

不管是何种文化,不同地域,接受“死亡教育”也是每个人成长必经的阶段,尤其是落在这命运多舛的年,我们也对“死亡”不断丰富着自己的认识和辩解。

?MarieMuravski

抛开对《八佰》作为电影作品好坏优劣的评价,仅仅是电影标题里浓重的“人字旁”已在提醒我们该如何多元地看待每个个体的生命及其结束,特别是在不由分说的时代大背景(战争年代)下,每个个体的生命选择和(必死的)结果如何晕染出人性的复杂及其光芒……所谓的“死得其所”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电影画面的烘托下,仿佛死亡近在咫尺,生命的可贵才熠熠发光。

电影《八佰》海报

近期,电影《黑豹》男演员查德维克·博斯曼罹患结肠癌去世,终年43岁。最令人吃惊的不仅是这个新闻的“突如其来”,而是博斯曼在4年前就已经被诊断出结肠癌,过去4年里他一直在与疾病斗争,可他主演的电影《黑豹》才上映2年啊!

漫威系列电影《黑豹》电影截图

这就意味着在进行无数手术和化疗的同一时期,他还拍摄了《黑豹》《马歇尔》《誓血五人组》《复仇者联盟3、4》等电影……这不就是大写的“向死而生”吗?

因为只有不回避“死”,才有机会了解“生”。

就像加缪在《鼠疫》的开头说的那样,“要了解一个城市,较简便的方式是探索那里的人们如何工作、如何恋爱、如何死亡。”

对于每个人、每个生命的理解,亦是如此,“死亡”是人生过程中不可忽视且必须审视的一件事情。

?MarieMuravski

对于“死亡”这件事,加缪说过,诞生到一个荒谬世界上来的人唯一真正的职责是活下去,是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反抗,自己的自由。他说,如果人类困境的唯一出路在于死亡,那我们就是走在错误的道路上了。正确的道路通往生命,通往阳光。

我不想相信,死亡是通向另一种生活的大门。对我来说,它是一扇关闭的门。我不是说这是一个我们都必须经历的步骤,而是说它是一段可怕而肮脏的冒险……常常令我吃惊的是,我们如此迅速地对其他事件进行详细说明,对死亡的想法却极其匮乏。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我担心它还是我召唤它……我告诉自己:我就要死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什么,因为我实在无法相信它,只能经历其他人的死亡……认识到我对死亡所有的恐惧都存在于我对活着的焦虑里……但是,不管自己怎样,不管周围环境怎样,人总是要死去的。

——阿尔贝·加缪

但正是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在加缪眼里,便是“荒诞的人”觉醒的标志。“死亡是我们无法摆脱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死。归根结底,太阳还是温暖着我们的身骨。”这就是他身上那个无法战胜的夏天啊。

因为人类独有的优势,特别是对荒诞的人、清醒的人而言,“死亡”是人对自己的独特把握;“死亡”是生活反抗者和斗士唯一可能的安息。人穷其一生与荒诞作斗争,直到死亡,才能获得解脱。

?MarieMuravski

可真实生活里的加缪,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中丧生,为世人惋惜。在威廉·福克纳为他所写的纪念文章中,如此结尾:

人们会说他太年轻了,没有时间来完成自己的事业。但这不是“多久”的问题,也不是“多少”的问题。这仅仅是“什么”的问题。当那扇门在他身后关上时,他已经在门的这一边写下了与他一同生活、对死亡有着同样预感与憎恨的每一个艺术家所希望的事:“我曾经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当时,他正在做这件事。也许,在那光明的一瞬间他甚至意识到自己已经成功了。他还能有何求呢?

在列夫·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这本被认为是人类文学上描写死亡的巅峰的神作之中,主人翁伊凡·伊里奇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一个看起来生活富足诸事圆满的小文官,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庸庸碌碌但也算幸幸福福。

然后有一天他重病了,医生、家人、亲戚、朋友都说着“你会好起来的”,起初他自己也相信着,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他终于发现,或许自己已面临死亡。于是,在死亡近在咫尺的这段时间里,他不断反思着自己这一辈子如何走到今天的地步,摸索着死亡的终极意义,伴随着羞耻和解脱。

在伊凡·伊里奇临终前,借他之口,托尔斯泰写道:“取代死的是一片光明。”

?MarieMuravski

类似的反思也出现在史铁生的文字里。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坦言,他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他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看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走向,意味着彼岸的成立;走到,岂非彼岸的消失?彼岸的消失即信仰的终结、拯救的放弃。因而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

——史铁生《病隙碎笔》

这条通往彼岸的道路便是“人之生”。

生之道路,便是“向死而生”。

?MarieMuravski

“向死而生”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存在论名著《存在与时间》里面用理性的推理详细的讨论了死的概念,并最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

在书中海德格尔对“向死而生”的解释是: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概念。死,可以指一个过程,就好比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过程。而亡,指的是亡故,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真正的消亡,是一个人走向死的过程的结束。

?MarieMuravski

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着。这个存在者的一生贯穿着走向死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先于亡故的存在形式。在这个向死的过程中,人能真实地感受到自我的强烈存在感,自己在这个向死的过程中“在场”。所以,死的过程与亡的结果相比较,这个向死的过程更本真,更真实。

用重“死”的概念来激发我们内在“生”的欲望,以此激发人们内在的生命活力。

海德格尔正是用这种“倒计时”法的死亡哲学概念,来让人们明白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可以延长的,这种延长是“内涵性”,焕发出生命的积极进取意识和内在活力。只有这样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

?MarieMuravski

如果你已看过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新电影《信条》,也许就更能体会,既然我终将牺牲但我仍然选择“在起点等你”的独特精神魅力。

这是由中元节所想到的,

关于“死”,关于“生”。

正是人所具备的这种“有限性”,

才促使人们不断创造。

每个生命都在以“有限”对抗“无限”,

又酷又浪漫。

以上。

?MarieMuravski

言之有物·传达生活可能完

RECOMM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