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元节从ldquo鬼节rdquo [复制链接]

1#

中元节,即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道教节日。因为这一天是地官的生日,所以道教还称为“地官节”;七月十五是“佛欢喜日”,又发生了“目连救母”的动人典故,所以佛教称为“盂兰盆节”;在中国民间,中元节被视为“*节”,而上元节正月十五被视为“灯节”。

在旧社会,中元节之日,人们要带上祭品到坟上祭奠祖先,夜间到河湖里放“河灯”;而地方官府则命令寺庙的和尚和道士开设法会,为孤*野*普渡,求社会安定。

中元节从北魏时期就已经定型,到了民国时期达到鼎盛,从民间发展到官方,此时的中元节比“七夕节”、“清明节”还要热闹。民间的主要内容是家庭祭祖;官方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寺庙举办大型法会,为抗战阵亡的将士普渡,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新中国初期,因为中元节封建迷信色彩浓厚,在社会上逐渐被边缘化。到了60年代中期,北京北海公园举办了一次中元节,被视为中元节的收官之作。到了“文革时期”,中元节销声匿迹,乃至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全国地方志修志后的志书中几乎很难查到中元节的字眼!

伴随改革开放的大潮,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在此背景下,中元节在偏远的农村开始复苏,当时在人们的心目中,中元节就是夏季的“清明节”。进入新世纪,中元节已经遍及大江南北、城市乡村,并不断转型升级,主体由“*”转向了“人”,核心内容由“祭祖”转向了孝敬老人、朋友聚会。

纵观各地中元节的活动方式,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以家庭或者家族祭祖为平台,以家庭聚会、家族聚会、同学聚会、伙伴聚会等等为基本活动方式,以孝老敬祖、和亲善友为目的。

就东北大部分地区而言,保留下来的祭祀传统,有“捏面羊”,寓意吉祥如意;有“捏面人”,寓意家族兴旺;有“宰大红公鸡”,寓意吉祥红火等等。现在最为普遍的是宰羊过节,一是羊头祭祖最为尊贵,二是吃全羊聚餐有氛围,最为时尚!一家四世同堂、同宗家族聚集一堂、老同学老伙伴老战友欢聚一堂,亲情、友情、人间真情水乳交融,其乐融融!

羊,做为吉祥和美食的象征,具有广泛的市场认知度,很多商家挖掘羊文化,打造羊品牌。各地地方*府和旅游企业在中元节期间纷纷举办各具特色的羊文化旅游节,很受游客热捧。中元节俨然成为人间的节日、欢聚的节日、快乐的节日!形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社会局面。

其实不言,凡接受东方文化的国度,都很重视中元节。据说在日本,企业要给员工放假七至十五天,人们赶回故乡团聚,男女老少同跳盂兰盆舞,成为家庭团圆、合村欢乐的节日。在新加坡,中元节已经成为“多元节”,他们把中元节做为乡邻聚会叙旧、同业生意人联络感情的机会,还借中元节之机为慈善事业募捐。

今天的中元节由“*节”演变成了“人节”,是信奉中元节文化国家的普遍演变规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中央的决策为我们在中华传统节日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新发展、为时代所用指明了方向。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将会与时俱进、大放异彩,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还想看:

中元节要到了!有这两种现象,就证明过去的父母没有离苦,需要救拔!

明日中元节,这些禁忌一定要提前知道!都看看吧!

中元节特刊!净空法师:中元节就是*节,祭拜祖先的时候有一点要特别注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