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冬似故人缓缓归 [复制链接]

1#

在我老家,一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足以说明人们对冬至的重视。当然,无论什么节气,在那少不更事的年纪,喜欢的都是那种仪式感和那个特定的节日里的美食而已,都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和感慨。年龄渐长,好像才开始怀念以前的那些节日的美好。

记忆里,冬至时节,总是天寒地冻。母亲早早的就开始忙碌,从南墙根下拿出早已经挑选好晾晒好的大白菜,剥去外面的青绿色的大叶子,扔给早已闻声赶来的几只鸡。两只大白鹅,本来正在悠闲地晒着太阳,听到几只鸡的争吵,也赶紧摇摇摆摆地赶过来,想要一起分享那些鲜嫩的叶子,几只鸡就朝着它们大声的抗议,两只大白鹅就伸长了脖子大声地宣示他们的主权,安静的院子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正眯着眼打瞌睡的小黑狗被打扰了,朝着它们不高兴地叫起来。院子里真的可以说是热闹非凡了。很多年以后,我常常在阳光灿烂的午后想起那样的时光,那就是传说中的鸡鸣犬吠的乡村生活中的岁月静好吧。

当母亲在菜板上“当当当”地跺起了肉馅儿,院子里反而安静了下来。她忙忙碌碌地剁好肉馅儿,又开始剁白菜馅。母亲先把剥好的白菜切碎,然后剁细放上盐,攥出水分,和肉馅放在一起搅拌好后,就和面开始包饺子。

母亲把饺子煮好后盛到一个一个的碗里,放到箢子里。这第一锅饺子是不允许小孩子吃的。父亲打好纸钱,放上香,带上筷子,酒瓶和酒盅,然后把物品用包袱盖好,郑重其事地走出家门去祭祖。

小时候并不懂祭祖的含义,长大以后才明白,冬至,是和清明节、七月十五(中元节)一样重要的祭祖大节。这三个节日的祭祖,体现的是一种乡土文化,是孝道也是传承,祖宗虽远祭祀心诚,缅怀先人思念情真。

如今又至冬至,看到有很多乡人郑重地回乡祭祖。冬天来了,尽管阳光灿烂也难以抵挡严寒,北风起,落叶飘零,思念升起。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天总是给人萧瑟的感觉,但也总是让人想起“春天还会远吗”。我们在冬的萧索中,在岁月寒凉中,愈加会体会到暖的温情,暖的珍贵,暖的来之不易。为了心中的一丝明媚和暖意,我们小心翼翼收藏着点点滴滴的关爱和欢笑,用作照亮心扉的火焰,用作温暖生命的暖。

也许,人们总是寒由心生后,才由衷地更盼着暖,更怀念曾经的温暖。期盼天气再暖和一点,阳光再明媚一点,期盼亲人再亲昵一点,期盼世界再真诚一点,生活再温柔一点。人生,总是处在不断的告别和不断的遇见中,时光留不住昨天,缘分无法停留在初见,那么,就让我们学会在平淡腐朽的日子里熠熠生辉。

有人说,花不会因为你的疏离,来年不再盛开;人却会因为你的错过,转身为陌路。有些人,真的是转身就是一辈子。人生,总有许多沟坎要跨。岁月,总有许多遗憾要弥补。生命,总是有许多迷茫要领悟。

那么,就做一个心中有暖阳的人吧!即使世间炎凉,也能传递温暖,收获温暖。做一个暖由心生的人吧!走过四季流转,才会无惧岁月的寒凉,无惧人生的风雨。

如此,才不会辜负,冬似故人缓缓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