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治的好吗 http://www.txbyjgh.com/m/中元节是我国本土的传统节日,是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北魏时期,道教认为天地万物由天、地、水三个基本元素组成,这就是“三元”,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上元天官赐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
中元节这一天,“地官大帝会为万鬼祈福赦罪”,地官打开地狱之门,道士们诵经超度,民间百姓则以三牲五果作为祭品,供养十方孤魂野鬼,众鬼即可享受人间烟火,听闻诵经之声,升起摆脱轮回之苦的信心。
因为这个节日的特殊性,许多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充满人文色彩的记录,所以中元节不单单是简单的“鬼节”,它还承载了几千年来人们最温暖慈悲的回忆,包含了不同时期的文化内涵。
随着佛教的兴起,中元节又被富裕了新的内涵。《大藏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犍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目连历经千辛万苦到阴府,看到死去的母亲被一群饿鬼折磨,他十分心疼,就用钵盆装菜饭送给母亲吃,但常常被饿鬼抢夺。
佛祖被目犍连的孝心感动,口授《盂兰盆经》,目犍连按照经中指示,每年七月十五日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饿鬼们再也不敢来抢夺了。为纪念目犍连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
梵语《盂兰盆经》记述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之恩。”这一天,人们以盂兰盆供养过世父母,回忆他们生前的慈悲,回报父母之恩。并愿意以自己所得福报来解救父母在阴间所受倒悬之苦。
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写道:“要闹处亦卖果食、种生、花果之类,及印卖《尊胜目连经》;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可见,当时目连救母的传说与中元节颇有渊源。
盂兰盆节延续至唐代时,唐朝尊奉老子为祖先,推崇道教,每逢七月十五日,都要在宫中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城中的寺院也要备办供品,陈列于佛像之前,十分虔诚。唐代诗人李商隐就有一首写在七月十五日的诗《中元作》,全诗如下:
中元作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题解:
诗题为《上元作》,就是创作于上元节的诗。李商隐早期诗歌多为西昆体,用典精巧,词句瑰丽,对仗工整,声律和谐,但比较难以理解。
注释:
1.绛节:古代使者持作凭证的红色符节,这里指道教庙观举办法会时的旌旗。
2.上清:上清宫,道教庙观。
3.羊权:晋简文帝时黄门郎羊欣之祖,引用仙女萼绿华夜降羊权家之典故,出自南朝梁陶弘景《真诰·运象篇第一》:“萼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以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羊权家。赠以诗一篇,并致火浣布手巾一条,金玉跳脱各一枚。
4.金条脱:金子做的臂饰,即金镯子。
5.温峤终虚玉镜台:温峤娶妻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温峤,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东晋开国名将,司徒温羡之侄。温峤妻子去世后,其堂姑刘氏只有一女儿,相貌甚美,人品贤惠,其姑托其觅婿,温峤自己喜欢上了,就问其姑有什么要求,和自己相比怎样?其姑说丧乱之时,能活下来就不错了,不挑拣。温峤就自己下聘玉镜台,其姑大喜。成婚之日,其表妹揭开婚纱后,拍手大笑道:“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原来表妹也早已经心属温峤,于是有情人成就美满姻缘。
6.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屈原《楚辞·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雄鸩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
有娀:古国名,故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诗经·商颂·长发》:“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相传帝喾之妃有娀氏女简狄生了商的祖先契;
鸩鸟:传说中的毒鸟,把它的羽毛放在酒里,可以毒杀人;
青雀: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神鸟。
赏析:
首联“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诗人起笔梦境,中元节这一天,诗人梦回玉阳山的道宫,山上仪仗符节、旗幡飘飘,场面十分壮大,朝拜完上清宫准备下山回家。首联虽是梦境,却真实展现了唐代中元习俗的场面。
颔联“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诗人借用了神话和典故,一个是仙女萼绿华下嫁羊权,另一个是温峤喜娶表妹。还用了“须”和“虚”两个发音相同的字,表明反义,诗人自比为羊权,却没有金条脱,意思是没有遇上心上人;自比为温峤,却无处下聘玉镜台,因为人间没有玉镜台。
诗人借典故中的两段美满婚姻,对比自己现实心愿没有满足。他梦中见到的这位修道女子十分美貌,道姑似乎对诗人也十分倾慕,于是私下约定终身,意欲成就一段姻缘,可惜如梦中花,水中月。
李商隐十六时,曾经在玉阳山学道。玉阳山是玉真公主的修道地,李商隐在玉阳山时,玉真公主早已仙去。但是作为皇家道观,玉阳山依旧巍峨壮阔,这里的仙山玉池自有人间仙境之感。不过令多情的李商隐留恋于此的不单单是有诸多道友,很可能还有来自宫廷的女子,她们受命来此地清修,青春貌美,聪慧识文的女子,与李商隐擦肩而过,擦出了火花。
在离尘隔世的道观,年轻的李商隐,怦然心动,但一方面把心事隐藏在心底,一方面又写了很多《无题诗》,坦陈心怀。他曾写过“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两个人似乎一起仰望过星空,但是家境贫寒的李商隐,只是到此地修学,尚未考取功名。所以这一段有开始没结局的爱情往事,只是惊艳了李商隐的青春,并没有对他温柔以待。李商隐也只能借由梦境重温初恋的甜蜜。
颈联“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诗人终于从梦里醒来,此情绵绵,怅然若失,那个美若天仙的女子恐怕只能出现在梦里,初秋的雨颇有凉意,微雨洒尘,佳人不再,醒来后的诗人“不知迷路为花开”。
诗人辗转如梦,又在梦中辗转,雨声沥沥,诗人多次从梦中惊醒,但还想继续刚才的梦,和心上人继续看流星雨,可就是不知道如何在半梦半醒之后,真的看到那一朵美丽的花彻底绽放,那一朵花开的时候,也就是诗人开放娶到心上人的时候。
尾联“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诗人连用两个《离骚》中的典故,表达自己见而不能见,得又不能得的惆怅心怀。多年不见,诗人不知道女子的音讯,在中元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女子悄然走进自己的梦中,是她早已身殒托梦,还是也在某个雨夜,做了一个和李商隐一模一样的梦,来来聊寄相思?读者不得而知。
正如李商隐在他的一首《无题》诗中说:“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来,是空,去,也是空,诗人和道姑本就不在一个世界,此种相思,只能独自承受。
李商隐的这首《中元作》,构思新奇,典故颇多,辞藻华丽,风格秾艳,是唐代刻意追求诗美句工的代表作品。李商隐的爱情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独树一帜,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历来被人们广为传诵。
李商隐才学极高,善于用典,在诗词中雕润密丽,给人一种朦胧缥缈的感觉,意旨幽深,情感曲折,是西昆体的推崇者。不过在中元节还能以爱情为主题,托梦寄怀、悲听秋雨,写出花开缠绵、极具艺术感染力的七言律诗,令读者心有戚戚焉!
苏轼写给继室王闰之的这首《蝶恋花》,惊艳了岁月,温柔了时光
北宋高僧保暹写的一首初秋小诗,竹阴静谧,绿苔清凉,洗尽铅华
苏轼第一首赠别词《昭君怨》:融情入景,惆怅满怀,尾句独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