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registers.html今天是“中元节”,民间亦有“鬼节”的称谓。本文就跟大家讨论一个与古代“祭鬼”有关的概念,那就是“厉坛”。
按照传统观念的逻辑,人死之后,有大德者封神,普通者则为鬼。神有职位之分,鬼亦有种类之别。大体而言,有地安葬、可享祭祀的“鬼”为一类;无处安身、无人祭祀的“鬼”则为另一类。对于后者,人们一般称作“孤魂野鬼”。
古人迷信,认为“孤魂野鬼常怀怨气,如不加以安抚,容易化为厉鬼,作祟影响地方”,因此,有必要由公家出面建立合适场所,按期祭祀。“厉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所谓“厉坛”,《明史礼志》载:
“泰厉坛祭无祀鬼神。《春秋传》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此其义也。……洪武三年定制,京都祭泰厉,……王国祭国厉,府州祭郡厉,县祭邑厉,皆设坛城北……里社则祭乡厉。”
由此可见,厉坛的功能定位就是让那些“得不到专门祭祀的鬼和神(不是所有的神都有专门的道场)”有处安身,并且这一制度的推行是全国自上而下,每一级都建有自己相应的厉坛。
厉坛行祭有固定的日期,与民间祭祖的时间大体相同而次数略少。根据《明史》记载,明代后期定制,厉坛一年三祭,依次为清明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朔日。
也就是说,在古代的今天,各州县就要准备好祭品,到各自的厉坛去祭祀鬼神了。
以上内容,主要是关于“厉坛”的大面介绍。接下来,我们就选取清代的掖县为代表,举例阐述。
之所以选掖县为例,一是因为掖县在明清时期为莱州府驻地,县历坛附于府,规格应该相对较高;二是《掖县志》中对此记载较详,有细节可参考。
根据县志所载,掖县厉坛原在城北门外演武场后。明万历二十四年,改于漏泽园之北。而所谓“漏泽园”,系“寄顿客死及贫民无地之棺”的地方,在掖城东北乾河之阳。总体来看,它与厉坛均属带有公益性质的场所。
到了相应日期,当地官方就要来此举行祭祀仪式,在祭祀时,须请城隍之神居中为主,而坛中诸鬼分居两侧,具体布置和祭品为:
正坛神幕一座,羊一,豕一,米饭三器,果五器,蔬五器,羹汤五器,爵三。
左右坛鬼舍二所,羊各一,豕各一,果各一盘,馒各一笼,米饭各一石,羹汤各一桶,冥衣数百具。
与其他庙坛的祭祀相比,厉坛的祭品标准并不算高,但所需之量却不少,因此也要有不菲的资金作为支持。而根据《掖县志》的记载,当地每年列支的“孤魂邑厉坛银”共有四两三钱八分,这一数额比乡贤祠、名宦祠及山川社稷坛均略高。
上述情况大约一直维持到了清末。进入民国之后,旧制废除,掖县的厉坛也逐渐无人问津。三十年代当地续修县志时,关于“厉坛”的记载,只剩下区区两字,那就是“久废”。
官方这种“祭鬼”的仪式虽然随着时代变化而消失,但民间相应的传统却一直延续下来。关于现今中元节的祭祀活动,相信很多朋友都曾身体力行或了然于胸,在此就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