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十月一,鬼穿衣 [复制链接]

1#

寒衣节,每年冬天的第一天,尽管因年代和地域等所限,其风俗略有不同,但“送寒衣”的民俗是大同小异的。

本文只提过去风土人情,不提倡迷信,并倡导科学文明祭祀。

寒衣

寒衣节的民俗——

寒冬将至,生者御寒加衣,想到亡者,便买来五色彩纸,剪成寒衣形状(见上图),在十月一的晚上,去亡者的坟前,烧给亡者。

值得特殊一提的,是新丧的寒衣不送彩纸,凡是前三年的,都用素的。

路上远的,客居的,因各种原因上不了坟的,便烧包袱——前三年仍是素包袱。

烧纸

至于包袱里都有什么,无非是各类冥钱,包袱皮儿上也有些《往生咒》的,各式各样,感兴趣的请看文末推介的书籍或自行在网上搜索。

但再次重申,本文只做风俗讨论,绝不倡导迷信。

除去白包袱,其实烧包袱还有红包袱——家里有喜事儿,诸如娶了媳妇儿,添了男丁,给老祖宗们汇报一下。

我们在*节前后,大多能在十字路口看见地上有画着圈,有时候风一刮,还把灰烬吹的哪儿都是,那这种不上坟却烧纸的风俗是从何而来的呢?

答案是道家。

根据道家讲究,划地为坟——给男性烧在地上画十字,给女性烧画圆圈。

有钱讲究的,更要给土地爷单独准备一份,也在圈外撒上一些纸钱。这是给路过的野*的,让它们别抢自家亲人的。

三大*节还是四大*节?

寒衣节、清明节、中元节、下元节,并称“四大*节”。

书籍推介

《我们的中元节》内容简介:阴历七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元节,俗称“*节”。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道教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本书选择了道家哲学中最关键的思想范畴:天人、道言、有无、生死、群己等分别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作者在掌握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本体论、宇宙论及伦理学等方面对这些思想范畴加以多层次的研究、剖析,并与西方哲学中有关领域的理论加以比较。作者着力对以往理解中的含糊、错误之处做了澄清,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力图向读者展示一条现代人深入理解道家哲学的途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