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七月中元节鬼门开,ldquo鬼节r [复制链接]

1#

农历七月半—“*节”

七月,在潮南有着一个重要节日——中元节,“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时间在农历七月半,道教以元宵为上元,七月半为中元,十月半为下元。中元节是祭祀地官、赦免阴间饿*的日子。

传说“自七月初*门开后,地府的孤*野*纷纷跑到人间游荡”,俗称“冥府开禁,**过年”。有谚云:“七月半,*乱窜。”于是,人们在中元节这一天除祭祀祖先外,还要大规模赈济孤*野*。因此,“中元节”又被称为“*节”。

看视频,你就知道~

在潮南,七月半这样过1农历七月半“普渡”风俗:施孤

潮汕地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有一种称为“普渡”的风俗活动。普渡,即普渡众生,也叫“施孤”。施孤,即施舍食物给孤*饿*,也有施舍于孤寡之意。

施孤也叫祭孤,是指人间把祭品施舍给阴间的孤*饿*。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在旧社会潮汕城乡普遍大办施孤。

但施孤的日期不限于这一天,七月十五前后甚至七月内都可以。为什么施孤可以不限具体日子?

传说七月整个月,阴府的地狱门开放,地狱里的孤*饿*可以走出挨饥忍饿、惨遭折磨的地府,到人间享受香火。有“七月初一开孤门,七月三十关孤门”的俗谈。潮人把七月十五作为施孤的正日,故也称这一天为*节,而把七月称为*月。

潮汕的施孤,其来源是各宗教原因,但各地举行的施孤仪式却不尽相同。一般在城镇或较大的乡村,都要搭孤棚,由善堂或道观主持,台上布置经座,悬挂神仙佛像,摆设一些法器,然后把大量的五牲裸品、酒、饭、纸钱、水果和冥衣物等搬置棚上,烧香点烛,由和尚或道士等神教人物登台诵经作法,举行施祭仪式。

仪式结束后把那些可以抛掷的祭品撒到孤棚下,让那些贫苦者抢拾,俗称抢孤。一些不能抛掷的祭品,则编号散发竹签牌子,由抢到签牌者对号领取祭品。

澄海、揭阳普宁等地在施孤时还用竹、纸扎塑一或二尊两三丈高身披白甲的青面獠牙*王,俗称“孤王”,置于孤棚旁或庵堂门边(根据施孤地点定位),其意义是镇守施孤祭坛,监视及制服那些捣乱的孤*恶*,保证施孤礼仪的了顷利进行。施孤结束后孤王与纸钱一起烧焚送上天。

在许多地方由于参加施孤的人家很多,孤棚无法容纳千家万户的祭品,还需在孤棚下面摆设大量的饭桌,供各户人家陈放祭物。饭桌有主办单位筹借的,也有自备的。施孤人家都把香烛分散插在祭品,施孤之后祭品同样分给贫穷者。

另有些地方在河边设道场,请僧尼、道士念经,晚上又在河边放水灯。饭食和其他祭品则用竹篾制成的盘子装着,食物下面奠着剪纸的花,食物有摆在桌上的,也有摆在地下墙角的。没有集体举行施孤祭礼的村落,施孤时或把礼品摆在门口,或摆至巷口。祭品有互赠的,也有施济穷人的,依各村风俗而定。

施孤正日,好些乡镇还演潮剧或纸影(木偶戏),用阳气压阴气,以吉祥冲邪恶。

“施孤”、“抢孤”之风,过去潮阳最盛行,汕头市在升平路头,也曾于七月间择日高搭彩台,聘请高僧,诵经普渡孤*。善男信女“施孤”的祭品很多,堆得如小山一样,故有面线山、包山、饭山、肉山等的称谓。孤棚上在拜祭之后,主持人便将祭品或对物牌子向棚下抛掷,任凭抢夺,名叫抢孤。

抢孤者有将织成漏斗形状的网袋,用竹圈将口张开,装上柄,名叫“孤承”,以承接棚上抛下的东西。孤棚前要立一纸糊的青面獠牙*王(也称孤王)。据说是过去施孤,各方饿*云集,互相抢食,秩序很乱,观音大士想加制止,谁也不理他,结果他只好变成*王,展威弹压,处理了一些欺凌弱者的恶*,才恢复秩序。因而每次施孤,就一定要糊孤王镇坛。

2农历七月半*节的16大禁忌:

1、床头挂风铃:风铃容易招来**,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

2、夜游:八字轻的人千万不要夜游,否则只会自找麻烦。

3、拔脚毛:俗话说:「一支脚毛,管三个*」,所以脚毛越多的人*越不敢靠近。

4、非特定场合烧冥纸:冥纸是烧给**的,金纸是烧给神的,烧冥纸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

5、偷吃祭品:这些是属於*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

6、晚上晒衣服:当*觉得你的衣服好看,他就会借去穿,顺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

7、喊名字:夜游的时候千万不要叫出名字,尽量都以代号相称,以免被*记住你的名字。

8、游泳:此时*会和你玩*抬脚的游戏,一不小心,命就被抬走了。

9、榕树放在家门口:因为榕树是聚阴的植物,同时也是*的最爱,除非你希望好兄弟来家里坐坐。

10、熬夜:人气最虚的时候是在深夜,*气最旺的时候也是在深夜,相较之下,谁会赢?

11、靠墙:*平时喜欢依附在冰凉的墙上休息,此举很容易引起*上身。

12、捡路边的钱:这些钱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们东西,就很容易被他们教训。

13、轻易的回头:当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时,觉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轻易回头,那可能是…...

14、不能随地勾肩搭背:人的身上有3把火,头顶一把,左右肩膀各一把,只要灭了其中1把,就容易被*“上身〃。

15、拖鞋头朝床的方向:*会看鞋头的方向来判断生人在哪里,如果鞋头朝床头摆,那麽*就会上床和的你一起睡。

16、筷子插在饭中央: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此举只会招来他们来与你和齐享食物。

由于迷信*神,以前人们对七月总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理,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深信夜幕降临之后,幽灵就会四处飘荡。许多家庭,不准孩子们夜间出家门,偶尔家中有人患了急症,往往怀疑冲撞恶*,于是祷神拜佛,祈求驱邪祛病。

据说那些“阴气重”、“阳光低”的人,也必须关在家里,这些人不仅夜间在外面要和*碰撞,还会“白日见*”。若人们相信*神的存在,对度*节也就更诚心了。

分享 转发
TOP
2#
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www.xftobacco.com/

明日,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

中元節|七月半

-

俗稱*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時在農歷七月十五日,部分在農歷七月十四日。

七月半,中元至,地官誕,地府慶。

*門大開,逝者歸家,亦求團聚。月滿時分,总是倍思亲,宰雞殺鴨,焚香燒衣,人間家家備祭品,等候亲人*歸來。

-

中元普渡

-

中元節曾是中國八大節之一,因近代歷史原因盛況不再。

過去不少人會在舊歷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間,

擇日以酒肉、糖餅、水果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

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眾家**,並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

較為隆重者,甚至請來僧、道誦經作法超度亡*。

也有人會在這段時間,請出地藏菩薩、目連尊者等佛像放置高臺、

或請藝師扮演驅魔大神鐘馗(有的是請藝師操控鐘馗之傀儡),

以消弭死者亡*的戾氣。

-

古時盛況

-

宋代《東京夢華錄》中曾記載:

“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先數日,市井賣冥器靴鞋、襆頭帽子、金犀假帶、五彩衣服。以紙糊架子盤遊出賣。潘樓並州東西瓦子亦如七夕。耍鬧處亦賣果食種生花果之類,及印賣《尊勝目连經》。又以竹竿斫成三棚,高三五尺,上織燈窩之狀,謂之盂蘭盆,掛搭衣服冥錢在上焚之。構肆樂人,自過七夕,便般‘目連救母’雜劇,直至十五日止,觀者增倍。”

-

從七夕到中元節,街市井巷依然燈火不絕。

坊間樂歌者,換了目連救母等戲,以示孝,

一直出演到七月半,這時候看戲的人比七夕還多呢。

街頭燃蠟燭、陳果餅、掛冥錢,煙火瀰漫。

因此每到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

家家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

點河燈,焚紙錠,四處燃火光,為亡者照回家之路。陸為陽,水為陰,水下神秘昏黑,藏著幽冥地府,**在那裏沈淪,故而在水裏放燈,悼念逝者,祝福親友。滿湖星鬥涵秋冷,萬朵金蓮徹夜明

-

祭祖

-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幹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用新米等祭供。

《東京夢華錄》卷一說:

“中元前一日,即買練葉,享祀時鋪襯桌面,

又買麻谷巢兒,亦是系在桌子腳上,

乃告先祖秋成之意。”

-

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講究孝道的中國人,

例要向先祖報告,並且請老祖宗嘗新,

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

“中元”亦稱“*節”,凡新喪人家,照例上新墳,為防**作怪,也祭孤*野*,民間設道場,請法師做法,去冤*怨氣,超度亡靈,祈福吉祥。百姓皆重視,場面極盛大。

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

因七月暑盡,須更衣防寒,

與人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

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

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

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後土廟進行祭祀,將麻、谷懸掛門首。

-

送羊節

農歷七月十五,還被稱為“送羊節”。

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羊,祥也。”

甲骨文《蔔辭》中也稱羊通祥。

可見在古代,羊這種動物,一向代表吉祥之意。

舊京及華北地區的農村,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

-

傳說此風俗與沈香劈山救母的傳說有關。

沈香劈山救母後,要追殺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

二郎神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誼,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給沈香送一對活羊,

據說這是取二郎神和沈香之母“楊”姓的諧音,

以重結兩家之好。

從此民間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習俗,後來逐漸演變為送一對面羊。

-

做茄餅

民間認為,茄餅可以成為已故祖先前往盂蘭盆會的幹糧。

每到中元節這天,老南京人家戶戶做茄餅,

也就是把新鮮茄子切成絲,和上面粉,用油煎炸。

其實,茄餅如今已是一道再尋常不過的家常菜,

想吃的話隨時可以做一盤解解饞哦。

-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

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和其他孤*野*。

放河燈,尤數黃河裏放燈壯觀。

-

明朝張岱在《西湖七月半》中寫道:

-

“月色蒼涼,東方將白,客方散去。

吾輩縱舟,酣睡於十裏荷花之中,香氣拘人,清夢甚愜。”

可見古時候七月半亦是賞月之時。

如今人們雖閉門不出,卻也可在家中緬懷先人。

-

七月半,秋剛至,夏夜燥去,晚風不涼。月已滿,未到中秋先賞月,院中一張桌、一家人、一輪月,壇滴槐花露,香飄柏子風。

-

福利:评论本文,点赞第一名的,

可获一本花庐花历。

(注意:邮费自理)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